科大生科院是全国名校中规模较小的一个,但学科水平非常高,师资力量非常强。
1、高端师资,很强大
1.1、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蕴渝 院士
1.2、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
姚雪彪、向成斌、毕国强、廉哲雄
1.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姚雪彪、牛立文、刘海燕、田志刚、史庆华、毕国强、王均、孙斐
1.4、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光寿红、张华凤、薛天、柳素玲、杨振业、丁勇、张智、宋晓元、刘强
1.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吴缅、姚雪彪、刘海燕、向成斌、田志刚、周江宁、温龙平、周丛照、孙宝林、史庆华、
王均、孙斐、杨昱鹏、毕国强、田长麟、臧建业、朱涛、胡兵、廉哲雄、刘北明、张华凤、白丽、张效初、光寿红、周荣斌、孙连宏、赵忠、龙凤
1.6、国家七部委“百千万杰出人才”工程
陈林
1.7、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周逸峰、陈宇星、单革、蔡刚
其他博导、教授就不列了。
2、ESI
科大在没有医学院的情况下,临床医学就进入了ESI世界前1%。
3、高水平学科
主要包括免疫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3.1、免疫学
科大免疫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荣获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4、学科优势
2000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权,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生物学一级学科获批准为生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准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成为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建有“生物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国家级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建有“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野外教学实习基地”。
本科教育历来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数理化知识基础。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院所学科和科研平台,为本科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5、重要科研机构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脑功能和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细胞动力学和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研究所
6、联合成立前沿系科
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
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组建)
【 7、毕业生出路国内名列前茅 】
毕业本科生中,每年有1/3的同学获得奖学金出国深造,1/3以上的毕业生攻读本校、中科院和国内其他高校的研究生。
1、高端师资,很强大
1.1、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蕴渝 院士
1.2、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
姚雪彪、向成斌、毕国强、廉哲雄
1.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姚雪彪、牛立文、刘海燕、田志刚、史庆华、毕国强、王均、孙斐
1.4、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光寿红、张华凤、薛天、柳素玲、杨振业、丁勇、张智、宋晓元、刘强
1.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吴缅、姚雪彪、刘海燕、向成斌、田志刚、周江宁、温龙平、周丛照、孙宝林、史庆华、
王均、孙斐、杨昱鹏、毕国强、田长麟、臧建业、朱涛、胡兵、廉哲雄、刘北明、张华凤、白丽、张效初、光寿红、周荣斌、孙连宏、赵忠、龙凤
1.6、国家七部委“百千万杰出人才”工程
陈林
1.7、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周逸峰、陈宇星、单革、蔡刚
其他博导、教授就不列了。
2、ESI
科大在没有医学院的情况下,临床医学就进入了ESI世界前1%。
3、高水平学科
主要包括免疫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3.1、免疫学
科大免疫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荣获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4、学科优势
2000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权,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生物学一级学科获批准为生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准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成为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建有“生物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国家级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建有“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野外教学实习基地”。
本科教育历来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数理化知识基础。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院所学科和科研平台,为本科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5、重要科研机构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脑功能和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细胞动力学和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研究所
6、联合成立前沿系科
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
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组建)
【 7、毕业生出路国内名列前茅 】
毕业本科生中,每年有1/3的同学获得奖学金出国深造,1/3以上的毕业生攻读本校、中科院和国内其他高校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