谧兰吧 关注:1,060贴子:7,074

回复: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也许不服,不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起因只是因为给孩子蒸鸡蛋,老妈说老了,媳妇说凑合吃吧,又不是贵族,整天给孩子都这么吃,结果就对着顶了几句,然后就有了这次争吵,。。。
因为吵,妈妈哭,原子借来小胖的车把老妈送回家,再去岳母家接上岳母,岳母在车上音声怪气,原子多次对岳母说,一个草竖起来还有高低,不管怎么样,小的不能和老的骂吧,希望岳母说说给自己妈妈道歉。
可是岳母一直觉得自己女儿委屈,告诉原子,一头老婆一头妈妈,说啥说,就因为这个没说,导致了一次动手,,原子跑到小东那里住了三天,这其中原子的媳妇没问一句。。。原子告诉小东说:起先家里不同意那么早结婚,但是原子觉得自己能处理,觉得父母一生过得失败,啥意见都是废话,,现在想起小东的爸爸能够阻止小东,真的很羡慕。。。真的很希望当时家里能给他一个好建议。。
后来原子回家,多次听小东,和胖子说,原子其实属于同龄孩子里边能力比较强的,错就错在结婚太早,结婚也不要紧,主要就是要孩子太早,自己的承担不了,家里也帮不了什么忙,才活着真么累,现在还是出矛盾,孩子依旧在慢慢长大,小胖对我说:这样下去可能会离婚。小东告诉我:原子这样维持下去,也许哪天会崩溃了。。。
原子我给他打过一次电话,问他为什么经常羡慕小东,原子对我说,因为自己内心否定了父母,自己心里实质觉得父母很失败,当初父母希望晚点结婚自己没有听,当然父母没有坚持,结婚了,一直催着要孩子,自己在没有积累的时候,结了婚,生了孩子,这些矛盾的出现不是偶然二是必然。。。。
其实我还是想说,刚踏入社会的时候,父母的意见真的很重要,如果讲不出道理,这重要的选择的时候,一定坚持一下,原子,我身边这个年龄有的依然在重复原子的另一个版本相同的故事。。。
在没有积累的时候,一定不要去做承担不了的事情,要不真的太累了。。。
这些孩子我照管了六个月,注意了一年半,觉得他们的群落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人生其实有些规律可循,只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去选择,自己有没有足够能力去分析自己选择的正确与否,包括楼主自己,经常过了几年后,才发现原来当初就是个小傻瓜,在没有家庭以及家族的助理完全靠自己选择,除非是上天青睐的那种人,要不然大多都得让自己错误的思维框架给摔个满头包,甚至头破血流。
有很多白手起家,有很多励志故事,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能进行一个平凡的人生,每个人心里都渴望成为李嘉诚,但是李嘉诚之后,又出了几个李嘉诚呢???
生下来,活下去就是生活吧。。


IP属地:甘肃17楼2013-06-26 01:02
回复
    如何活是一个问题,无非就是轻松简单点,安稳点,保障高点,很多孩子也包括当年的楼主在学校的时候,觉得心比天高,但是到了社会上摔打几年,有发现这个江山真是铁打得,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很重要的一点在即将毕业将要选择进行什么工作的时候,真的需要精心来思虑一段时间,包括我们这些成年的面料跳槽,同样需要认真的去思考,指导这个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自知指明,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条件,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背景,这里面不能有半点幻想的成分,。。
    人生很有意思,你怎么对它,它怎么对待你,你拿人生开玩笑,不认真,人生立马偿还你一个你的人生是笑话,你如果选择不认真,那么立马人生就对你不认真,其实人生在某种可控范围内是可以规划的。。。
    怎么规划就是看你身边和你条件差不多的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一点,有一个对比,这样去从这些曾经和你条件类似,通过不同的选择,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你参照的例子,因为他们身上有你现在的影子,。。如果有条件,找机会和他们详细的谈谈,年长的人一般都会比较乐意把自己成功,失败的经验,选择的得失,告诉晚辈,但是怎么选择,怎么去甄别,怎么去对待,还是那条真理,自知之明一定带着审视自己。。这样或许你能少走很多弯路。。。。
    其实,楼主不想去强调投胎是门学问,也不是在那里痛苦的呻吟,只是想探索出一些规律,也许自己水平有限,写的不是那么好,但是包括楼主自己,也想活的好一些,过得轻松一点,一年半来看这些孩子,好像七八年前的自己,水平有限,还请大家原谅,也请大家一起总结,那些曾经让你得意成功的选择,还有那些让你痛苦,懊恼,甚至后悔不已的错误选择总结一下。。。
    也许这整片帖子都是废话,但是总希望其中有那么一两句,能够让看到帖子的朋友去抉择的时候,有点浅显的规律可寻,尽力的让大家在人生的选择上,掌握一点点规律,放弃幻想,踏踏实实的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楼主觉得人在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虑一下的自己的家庭环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条件来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找份什么样的工作。。。
    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两家事最重要。。
    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一份待遇较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可能有人觉得什么叫好工作,好的,什么政府,银行,电力,我根本进不去,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人得经验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能不读研究生就不要读研究生了,因为本科,研究生工资差不了几百块,所谓好工作,不是说进去养着的工作,是你在里面却是可以学到东西,将来不再这家单位做了,因为在这单位工作学习的经历,能让你很快找到下一份同类型的工作,尽量最初选择工作的几年,能进大机构就不要选择小公司,因为大机构接触的层面高,即便将来有能力,大机构本事就是个机器,你可以选择为这个机器服务,自己也能开创依附大机构服务的行业,这样路不会走死。。


    IP属地:甘肃18楼2013-06-26 01:02
    回复
      要选择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单位,因为接触的人脉不一样,不要忘记了人熟就是宝。
      在初期的时候最好不要自己创业,因为这条路很难走,没有经历,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很难。,即便你是IT天才,也希望你服务大机构几年后,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在自己创业。。。
      第二,是选择一个他或者她结婚。。。
      楼主朋友有离婚的好几对,几年来前还恨不能长在一块,最近离婚闹离婚的,相爱的人几乎成了仇人。。。
      楼主的看法是感情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世界,哪里没有性价比,没有安全,只有各种生活物品的价格,但是婚姻的本质是交换,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东西,不要去幻想你是例外,结婚的时候,没有想离婚的,,那些离婚也不傻,。。
      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一定记住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工作不会抛弃你,不会嫌弃你,在婚姻里安全感和舒适感是你需要提供给对方的,然后从对方那里在获取安全感和舒适感,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是物质是基础中的基础,请相信无论你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不用放弃工作,因为放弃经济自理就等于要失去自我。。。
      如果你是异地留下的尽量不要选择同时异地的伴侣,因为孩子,老人很麻烦,都是现实的问题,最好有一方是父母在本地,这样你可以生活的相对轻松。。。
      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选择结婚的对象的时候一定牢记 一个原则,选择爱你的那个人结婚,而不是你爱的那个人结婚。。。
      如果你有条件追到条件优越于你的家庭的对象结婚是你福气,,但是最好别比你的家庭差。。。
      在这两项中
      工作的地位高于婚姻感情
      工作不会抛弃你,工作能养活你,让你活着不用靠人施舍,当你的工作处理好了,婚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的,,
      但是如果你要是想着先成家,再立业,我会告诉你,我身边有朋友因为颠倒了顺序现在离婚了。
      人是靠本能和欲望活着的,婚姻是一个相互交换,相互承诺的本质,构成是两个人,这里面是有利益衡量的,如果婚姻的天秤不是那么平衡了,要么一个人永远受气,要不不受气就是分手。。
      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再是30年前,结婚了就是一辈子,了解这些,做好自己,婚姻也差不到那里。。。。。
      现在谈个问题就是不平衡感:
      中国现今的社会,最受穷的是我们的父辈,五六十年代那一辈人,但是告诉你成功相对容易也是那一辈人。。
      如果家庭很优越,不愁工作,不愁房子,家里甚至能帮着你选择对象,那么你是很幸运的,楼主在这里祝福你。因为你前30岁的家里有能能力给你安排,有能力给你庇护。你真的很幸运,你就是社会上,羡慕,嫉妒,恨的那个阶层、。。
      只要不吃喝嫖赌,不乱搞男女关系,你这辈子是不会很差的。。。


      IP属地:甘肃19楼2013-06-26 01:03
      回复
        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去找份好工作,这是包括楼主在内的所有人从小听到最大的话,也是家长反复唠叨的一句话。但是楼主在毕业工作后也没弄清楚这里面的必然联系。。。
        我们中国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古人只要刻苦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从此就成了古代朝廷的工作人员,朝廷给你官职,给你待遇,虽然也从底层做起,能力的不同,基本上两千年来这个待遇是很优厚的,古人劝道人读书的方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楼主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古代的教育何其开明,为什么读书,科举制度在你那里,很公平你只要好好读书,参加科举,无论是物质,还是婚姻,都有国家的承诺,好好读书可以改变你的地位,你的阶层。。。古人的教育强调黄金屋,强调颜如玉可是很浅显的。。
        我们这个社会,太远的没有必要追溯了,从77年恢复高考,到96年取消统一分配钱,其实仍然是科举制度的变量人才制度。那个时候,好好念书,考好大学,毕业国家统一分配。教育是没有打问题,因为国家的公信力还在保障。。
        但是96年后,就坏了,学校开始扩招,国家取消统一分配,这时候从96年开始其实大学教育就已经不是那种保障制度,,而变为一种淘汰制度。从这开始你能读到大学,所以读书的过程还不算是一个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父母如何向你解释读书的意义,这个意义的主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学习的真正作用——储备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增强能力。获取更多你身边人不具备,不会,不懂得知识,因为是这样,你可以从做父母,身边人,周围人做不了的事情,你积累的越多的知识,掌握越多的思维技巧,你就会脱颖而出,遗憾的是多数家长理解不了学习的目的是淘汰不学习的,学习好的目的是淘汰学习不好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级一级实际上是个完美的淘汰制度。。。。。。。
        很好理解,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你连孩子初中的数学你都办不了,谈何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如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父母的教育是:“儿子你想这个题是这么做遇到那个题会怎么样呢?下一步又会产生什么呢?条件呢?……”孩子再笨在这种气氛中也能学会思考,何况这样教育方式人家两口子的基因怎么会生出笨儿子呢。
        十几年的学习的真正作用——储备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增强能力。真正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不是学习得了多少分,上了那个学校。。。。


        IP属地:甘肃20楼2013-06-26 01:03
        回复
          言归正传,开始分析。。。。。
          小胖在同龄人中我是最看好的,为什么,因为小胖的爸爸,小胖虽然没留在银行,尽管他也很想进来清闲的工作,但是小胖爸爸的教育给了小胖一个不用忧心的物质环境,所以小胖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有的孩子为什么开朗,有的孩子为什么沉默寡言,你能指望一个家长整天抱怨钱不够花,整天说大学的生活费太贵了,整天挣钱不容易,这样苦口婆心压力下的的孩子,内心很阳光,内心很灿烂,不可能吧。。。
          因为物质条件的丰盈,或者说从没有因为正常的生活消费而受到父母关于钱财的压力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开朗,相反如果家长以为的念叨,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抱怨什么也贵的时候,我很荣幸的告诉这位家长,您在把您的无能贯穿到孩子骨髓里。。。


          IP属地:甘肃21楼2013-06-26 01:03
          回复
            治国表现很好,为什么做了六个月的部门领导,到了最后都不肯为其说一句推荐的话,因为送的礼物是仍货吗,我想不是,是看重小利。要命在那两盒烟上,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争夺小利会损害人际关系,让周围的人对你有意见有看法。而人际关系受到损害势必会影响你在重大利益上的得失。这样一进一出,最后就不划算了。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烟本身小事情,因为部门领导把治国归类为了:爱占小便宜,从而一句好话不愿意多讲,我深层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治国为什么会拿烟,为什么小东,为什么小胖不会去拿。。。。
            为什么治国会有念头去拿,因为在治国的脑海里“中华烟”是好的东西,是家里不会买的,因为就放在那里,因为有很多,因为父亲没吸过几次,动手拿了,归根结底还是家庭贫困的原因。。。。
            从品德上讲不见得小胖,或者小东,就比治国来的高尚,为什么他们不会随手拿烟,因为也许中华在他们眼里不是什么很想要的东西,小东的爸爸是副厅级干嘛,估计吸烟都应该比中华好,而小胖家里开着家具城,应该是经常请客送礼的,小胖的潜意识思维,这烟家里可以随便买,所以小东和小胖不会去拿,,,治国的意识里是这是好烟,爸爸没抽过几次,问题的深层原因不是什么品质,是内心看待这烟凸显的心理价值,治国被看你了拿烟被归类,其实深层次还是家庭能够提供给孩子看待物品心理价值的问题,就是治国的心理价值让其做出了拿烟的举动,还有就是治国这孩子不傻,懂礼节,知道送礼,为什么送的礼物被扔了,原因还是心理价值,治国的心理价值觉得物品不错了,觉得礼物很好了,或者是治国的父母已经觉得挺贵重了,但是就是这个治国的心理价值,用他们部门老总的心理价值来衡量是可以扔掉的心理价值。
            治国在学校的成绩,在学校的表现比小东,和小胖都强,为什么当人生刚开始迈步的时候,反差那么大,治国也请客,小胖也请客,治国也送礼,小胖也送礼,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兴许看到的会说,小胖有钱呗,治国没钱呗。
            其实这其中不是礼物好坏那么浅显的道理,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是一个做人做事,接人待物的技巧的问题,治国自己请客,治国自己送礼,这当然也许治国自寻了家里,但是问题悲哀的是,治国没有助力,
            第一:治国的请吃饭,错了环境,错了对象,你想去获取工作,先阶段下工作的含义是多重大家心里清楚,治国你太小了,你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许就是人家一瓶酒钱。
            第二:治国的送礼,治国你有这个意识不错,但是你忽略双方心理价值的平衡,你的礼物是起不到作用的。。。。
            其实治国的悲哀就是家庭的助力几乎没有的痛楚,在这个过程中,治国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接人待物的处世技巧,这些因为他的年龄,阅历没有办法,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指导,其结果就是一头一头的包,也许孩子不错,但是社会没那么简单,现实的很,也许在同龄孩子单纯的比较孩子,治国很不错,但是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人都很现实,治国,都会狗眼看人低,治国为什么你请客,送礼没有预期效果,是因为治国你的心里价值太低,治国为什么周周可以请到行长吃饭,因为周周背后的价值是做省级单位的处长,这些治国是那么没法去比较的,这些也许你现在也不明白。。。。


            IP属地:甘肃22楼2013-06-26 01:03
            回复
              小胖的处事方法
              小胖的爸爸很明理,懂得孩子的事情也很重要,小胖的爸爸特意来到这里给小胖的主管领导送礼;首先不会发生接受礼物不适感的错位,其次因为家里经商,小胖爸爸的礼物不会产生双方心理价值的失衡。
              自然小胖的请客,送礼的方式会达到预期效果,这点事小胖爸爸的人生阅历,外加小胖家可以这么做到,不会有压力感。
              正式小胖爸爸家具城老板的身份,在接触小胖爸爸的时候不会去贬低小胖。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两下一比较小胖和治国的差别就在这里。。。治国忽略了心理价值和处事技巧;小胖则是按照正常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在那里运作。。。。
              其实本质的原因还是家庭,还是父母的助力,还是家庭的心理价值,这点上治国虽然成绩好,但是在社会这个圈子里治国你稚嫩的处事方法必输无疑,没有例外。。。源于我们的社会太现实。


              IP属地:甘肃23楼2013-06-26 01:04
              回复
                同一所大学的孩子,单纯比较孩子,也许不想上下,甚至原子更强一些,但是加入了父辈,祖辈的能力,背景,见识后,原子这个自身能力和小东差不多同学,立马在起跑线被甩了几条街,这种东西我也考虑不清楚怎么改变。
                当然有吧友说,寒门也能出贵子,什么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楼主也快工作将近十年了,从起先的观察这群孩子,总结出的一点细枝末叶,到楼主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好似都在沿着一条的无形的线走,这条无形的线的开头就是家庭环境,见识,家庭规划。也许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楼主身边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奇迹,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贫困的轨迹,摆脱了那条无形的线,从此过上让周围人羡慕,嫉妒,的人生,,。。富人家的混蛋孩子有李天一,穷人家的就有一个马加爵。都是个例,根本代表不了所在的阶层。
                大多数出于各个层次的人还是严重家庭开始的那条无形的线在走,在生活。其实过得好不好,压力大不大,心情舒畅不舒畅,唱高调是没有的,在那里自我强调和疯子似的想摆脱也是不现实的,马克思说过:阶级一旦形成,那么出于各个阶级的人想打破阶级的鸿沟壁垒几乎不可能。楼主自己也是追寻到细枝末节,看到一点点,也希望找到通向快乐人生钥匙,但是,楼主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单位,楼主接触的现实,阶层在固化,富有越来越富有,穷困依然还穷困。
                有位吧友留言说,年纪越大越相信命了,我挺认同,记得又一次在办公室谈起“命”,有位年长的同事说“命这个字的结构是人一叩"。然后说,古人造字是有含义的,不是象形就是会意,人为什么把一叩造成命字呢,也许就是这一叩首的组成了命字的解释,也许人真的有命,也许很多事早就注定了,一叩首为什么叩首呢,因为自己服了,因为自己承认了,认可了才低下头叩首。。


                IP属地:甘肃25楼2013-06-26 01:04
                回复
                  治国的房贷和周周的婚房
                  治国最近频繁的拨通我的电话,治国要卖房子了,在市郊的一个小区,当时听到位置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远,从治国买房子的位置,到治国上班的保险公司,我估计要是公交车,需要倒三站,不堵车也得一个小时,当时,我就对治国说:远点吧,是不是考虑一下治国你没有车,这样单位和家的距离很远,治国的回答是:远点但是价格低些,原来治国给我电话是有所求的,即便是价格低点,市郊的房子,治国也只能首付30%,其他的自然要贷款了,房屋贷款也是有学问的,因为银行一般不太愿意接受“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比较低是4%点多,所以银行比较对公积金贷款卡的严格,也就是不愿意带,银行批复拨款快的是纯房屋商业贷款,因为利率比较高,能达到6%点多或者7%,这样每套房子拉到十几二十年里面,银行的利息收的要比纯公积金贷款多不少。
                  治国想通过我给其办一个公积金贷款,这样可以少付不少利息,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治国应该找风控部曾经实习的部门吧。原因有二:第一,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第二风控部应该说话好用点,毕竟你在那里直接实习了六个月啊。可惜的是,风控部好像没有愿意帮治国的,那么我也只好跑了一趟,去打招呼,没费什么劲,治国的贷款给批复了。
                  起先这事我并没有在意,当时只是觉得举手之劳,但是后来治国因为这个非要请我吃饭,我才知道,治国为了这个贷款,跑了多少趟,治国告诉我说,没想到买房子这么难,治国告诉楼主,治国为了买房子,几乎看遍了这个城市所有的楼盘,跑了三分之一二手房中介中心,就是想买一套价格相对能承受的房子。
                  几乎看遍了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楼盘,说是一句话,但是实际行动,对于没有车的治国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几乎把所有的也许时间,和所有本该和女朋友逛街,看电影的时间全部用来看楼盘找价格合适的房子。治国在那里讲着。楼主的脑海里展现出这么一个场景,治国坐在公交车上和女朋友拿着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资料,在那里翻看,然后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去看,去问,这里面当看到大房子,看到好小区,治国和女友因为手头的钱不够,带着羡慕无奈的眼神,在奔向下个楼盘的时候。拿心中的五味杂陈应该只有治国和他的女朋友了解其中的含义吧。
                  能说什么,又应该说什么,这也许就是贫苦家庭孩子留在城市工作,安家的必然过程吧。。给治国办贷款我没觉得什么,这是楼主的实话,楼主只是从办公室走到个人部去大了个招呼,然后就是接到电话说可以。楼主没想打这件事,治国却是甚是感动。
                  治国在看好这个房子的时候,提出赴首付的时候,然后贷款,本来购买房子的房产公司是有几家银行的设点的,当然这几家银行,治国每一家都递交了贷款申请,无一例外的批复是将近7%的商业利率,治国无奈了,最起先,治国的女朋友通过自己单位的领导,请客吃饭,这个领导找到相关设点银行,据治国说废了半天劲,设点银行的批复是可以把治国的贷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积金贷款,剩下的一部分按照商业房贷利率。组合贷款。。。
                  楼主每每听到组合贷款这种奇葩招数,和规定的时候,真是感叹,是什么样的牛人设置了这样的天才技巧,真是为了抠唆老百姓的那点钱,用尽脑细胞啊。。
                  治国的房屋贷款给办理了以后。楼主也很快快淡忘了。
                  直到一次机会去到了治国的新房,治国的贷款70%购买的新房的时候又是一番无限感慨。
                  因为楼主所在城市的南部郊区,有山有水比较风景秀丽。假日休息的时候很多城市内的人喜欢开车到南部,去踏踏青,去吃个土鸡。一次,小胖邀请楼主去南部吃土鸡,在南部吃了土鸡,猪蹄的楼主和小胖开车回市里,在刚进入市区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区,小胖对我说;治国的家就好像在这里,不知道在家吧,因为帮治国贷款的原因,楼主也有点好奇,就让小胖打电话问治国在家吗
                  电话的结果是,治国在家,电话既然打了,那么肯定是治国强烈要求我们去新家做做,那么我们自然就把车开进了治国的小区。。
                  治国自然和女友,在楼下等待我们。上楼后,来到治国家里,才发现治国的父母,和弟弟也在,然后是冲茶倒水。加点眼。


                  IP属地:甘肃26楼2013-06-26 01:04
                  回复
                    在说着闲话的同时,我环顾了一下治国的新房,没有装修,客厅了很简单的突然家具,看样子是已经住进来了,小胖说治国你应该装修一下,治国说:买了房子就没什么钱了,哪还有有钱装修啊,小胖很聪明,立马转换了话题,开始和治国的爸爸说话,看着这个大概70来平方的房子,也许两个人住可以,但是加上治国的父母,和弟弟,就觉得这房子立马挺热闹,人有点多。原来治国的弟弟没有考上大学,也来这个城市,在治国保险公司的合作汽修厂学习修理汽车,这样父母也跟着来了,这样算是一家五口住在这个70来平方的小房子里。
                    楼主的第一感觉是治国的女朋友挺不错,能接受,真不知道这个只有两间卧室的小房子,五口人是晚上怎么睡得,谈话的过程中,才了解治国已经在老家举行了婚礼,并没有在工作的城市在请客,原因是人不多,这个城市的婚姻饭店的价格实在是高,也因为买了房子,手头实在是紧张,小胖还在那里说:治国没有带着嫂子去旅个游啊,治国低下头没说话,治国的媳妇就在此刻起身去了厨房。我拉了小胖一下,不让他说了,楼主总觉得治国的低头,治国媳妇的起身离开,是一直无奈。。。
                    治国的爸爸看到我们的到来,聊天的兴趣倒是很高,第一感觉治国爸爸是个倔强的老头,当楼主出于客气,问了治国的爸爸的年龄后,有点惊讶,因为治国爸爸和楼主的叔叔同岁,但是楼主的叔叔还和楼主称兄道弟拍肩膀,感觉楼主叔叔还是中青年呢,但是治国爸爸已经白了一半头发,脸上刻着很深的皱纹,从那双粗黑的首,就能看出这个老头一辈子都是在从事体力活。。。
                    治国的爸爸不断的强调,他们为治国的新房出了7万块钱,这是他打工挣得,是出了养育治国和治国弟弟一辈子的财富了,看得出老头很自豪,也对自己为治国首付出钱,感觉自己功劳不小,楼主和治国爸爸的聊天中感觉,治国爸爸有个可怕的思维,也许会形成治国以后生活道路中的强大负担。


                    IP属地:甘肃27楼2013-06-26 01:04
                    回复
                      治国爸爸一直强调年龄大了,大儿子出息,大学毕业,在省会找了媳妇,买了房子,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平且自己积蓄的大半给了治国付首付,治国作为哥哥自然应该承担弟弟的责任,治国爸爸对着楼主和小胖,好似在讲自己的历史任务自豪的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治国在享受了爸爸供应了大学教育后,找到工作,接受7万块钱的房子首付后,治国应该也必须要承担起弟弟,以及治国的家庭来。。
                      楼主看到自得意满治国爸爸,看到抱怨城市啥也贵的治国妈妈,治国那句一句话都没说的老实弟弟。
                      楼主看着治国就是在大口大口的吸烟,也许治国大口的吸的不是烟,好像是在笑话某种压力,某种难以承担的压力。。。
                      做了一会后,治国要留我们吃饭,早已经吃的一肚子土鸡的我和小胖赶紧立马起身告辞,当车子行驶出小区的时候。小胖告诉我说;刚才问治国媳妇,新婚生活咋样,治国媳妇答复是谁见过这样的新婚生活,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租着房子住。。
                      当小胖说完这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治国家里的沙发是一个炸药包,引线已经点燃,至于什么时候爆炸这个我不清楚,但是我肯定的是这个家庭炸药包肯定会爆炸。
                      如果不去看治国的一家的境况。周周的婚房也许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房子。
                      某天下午,下班碰到我的同事周周,也是那个实习生里面第一个确定留下的女孩子,下班了,楼主刚要发动汽车,看到来接周周下班男友和周周,周周对我说:她的新房装修完了,再楼主家小区隔着一条马路的新建小区里面,以后我们不仅仅是同事了,还成了隔着一条马路的邻居。。


                      IP属地:甘肃28楼2013-06-26 01:04
                      回复
                        既然同事,现在有邻居了,那么周周的新房无论是出于什么,楼主也是得出于礼貌去看看周周的新房的,周周的小区,是新建小区,里面的房子大概一大户型为主,价格几乎是楼主买房子时候价格的一倍,这就是楼主最初对周周新房的了解。
                        那天傍晚,我回到家里,又接到周周男友的电话,邀请去看看,楼主只好带着老婆,抱着儿子,来到隔壁马路的新校区,以及周周的新家。。。
                        在迈进门口这对新人的小家之后,楼主不夸张的说,第一感觉真大啊,看着装修的欧式风格,善于接待的周周抱起了我儿子,拉着我老婆做到了沙发上,周周的男友,陪着楼主看房子,楼主有点恍惚这是实话,这套房子的样式,大小,就是楼主经常做梦想自己能够住上的大房子。
                        周周的热情周到很快就和我老婆打成一片,然后从周周的男友口里知道这个房子,210多个平方,错层建筑,四室两厅,看着干净整洁的大房子,看着这一套欧式装修,和家具楼主头脑一直在跳跃数字,房子的价格,装修保底得三四十万,家具。。当看到装在屋顶的环绕杜比音响的时候,楼主不太懂,但是楼主老婆惊讶了,大声说这套得二十几万吧。周周说:二十七万。
                        周周的一句价格,楼主心里的感觉,这个曾经跟着我实习的小姑娘,现在我的同事,这个隔着我一条马路的邻居,这个曾经被我认为是小屁孩年龄的小姑娘和他同样年龄的男友,竟然拥有这么一套大房子。。楼主的感觉是,楼主被这个曾经眼里的小姑娘,小孩子甩出了至少十条街。。。
                        楼主现在在周周家的感觉就是楼主的家,那也太寒碜了点吧,强烈的感觉。参观了超大的阳台,然后参观可尽快卫浴的大卫生间,和那全套欧式风格的卧室后,楼主已经有些不自在了,想告辞,但是抱着我儿子的周周,拉着我老婆,一定坚持请我们吃饭,周周的男友,恰当适宜的说:媳妇的老领导带着嫂子和侄子来,我不请客,这没法向组织交代啊,,呵呵,说完,就拿起挎包,拉着我,周周抱着孩子,拉着我老婆去了饭店。
                        吃饭的时候,感觉周周的男友不愧是省政府开工资的组织人员,说话的方式,劝酒的态度,照顾孩子方法,起因饭局的话题的水平,楼主自叹不如。。也就是那天我发现周周的交际能力,吧第一次见面还略显拘谨的我老婆等到吃晚饭已经好像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楼主的感觉是,这俩孩子挺好,真的挺好,挺活,真的说话方式,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超过楼主两口子。
                        当吃晚饭的时候,楼主和妻子回家的时候,妻子开始抱怨起了她这个深爱的小家。呵呵
                        楼主晚上和老婆夜谈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得出结论,背景,条件太重要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IP属地:甘肃29楼2013-06-26 01:05
                        回复
                          楼主参加周周的婚礼的时候,看到那包含了两个大厅的盛大婚礼,周周母亲单位的同事都写着单位名称,父亲的单位名称。。然后是周周单位省政府的餐桌,然后是我们银行的餐桌。第一次感觉婚姻餐桌有了层次,第一次看见,几位行长同时出席一个人的婚宴,婚礼是光彩照人的周周,和英俊潇洒的周周老公,以及每张餐桌对新人的祝福,听着周周老公讲着那经常的恋爱故事,听着这对新人要在婚嫁里去欧洲11国游玩。
                          楼主就在这时候竟然想起了治国。看着周周作为新娘的光彩夺目,看着周周老公的满脸醉意,我脑海里一直闪现着治国的大口吸烟,和治国媳妇的因为旅游话题的无奈起身离开。
                          参加的是周周的盛大的婚礼,但是治国和治国媳妇无奈的神情在楼主脑海里定格。怎么也挥不去,弄不走。
                          楼主突然脑子里还是昏忳,
                          知道周周的父母和周周的公婆四个人相继对新人的祝福,楼主明白了什么。
                          周周的老爸讲到,周周出嫁了,长大了,周周未来的人生,就是老爸的一切,老爸会继续帮助这对新人,会继续呵护他们的新人家庭。
                          周周的老妈更是说道,今后两家老人会全心全意的包共同心力浇筑在这对新人家庭上,如何如何的不遗余力。
                          周周的公婆自然是承诺,周周进了他们的家门,周周的公婆会如何如何对待周周,让周爸爸,周妈妈放心。。
                          最后周周的老公的爸爸在最后强调,无论这对新人,将来怎样,如何,周周的父母周周的公婆都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就是这句话,就是这句话。。。楼主彻底的感动了。。
                          楼主听到这句话后在看每张餐桌的单位好牌,已经不是餐桌,是一张大网,一张无形的大网,一张人际关系的大网,一个人的力量是一,假如他认识十个人,这十个人都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十个人的力量都加在他身上就变成了十,而这十个人每个人都再认识十个人,于是他的力量就变成了一百。如此连接,人际关系形成一张大网,很多个人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人脉网就可以解决了。


                          IP属地:甘肃30楼2013-06-26 01:05
                          回复
                            周周父母给周周建立这张网,这个人际关系脉络,周周父母为周周参考的婚姻,让这张网继续扩大了一倍。。。
                            盛大豪华的婚姻下面是这种巨大的关系网在支持周周小两口未来人生,那么在这张网的保护下,周周的家教,周周的亲和力,周周的老公的为人处事风格,让我觉得这对新人前途无量。也许从这开始周周这对新人,已经把工作10年的楼主摔到二十条街开外了。。
                            参加完婚礼,小胖从楼主回家,小胖告诉楼主治国和治国媳妇没有来参加婚礼,治国的媳妇还曾经和周周一个宿舍。
                            楼主当时心里想:小胖你还小,楼主已经看出了,治国媳妇即便在学生时代和周周是很要好的同宿舍同学,她来参加周周的婚礼,无异于在某种程度上恶心自己。同是重点大学的一个年级一个学院的一个宿舍的同学。
                            说现实境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毫无差别吧。怎么来。看着周周220平方的房子,看着周周雪白的婚纱,看着周周盛大的婚礼,比较自己70平方还住着五口人,公婆,外带小叔子,你让她怎么说服自己,怎么安慰自己,是人就有攀比心,是人就有比较心,当初四年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同学毕业没两年,这么大的差距谁也受不了。来收刺激,还不如不来。
                            也许从此两种人生,两条道路在不相交。何苦来呢。。。
                            参加周周的婚礼。听到双方父母的讲的最多的是:孩子的人生刚开始,刚起步,双方父母还得奉献,双方父母还得保驾护航。看得最多的就是双方父母摆脱双方单位领导要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媳妇。然后就是开始拉近私人关系,相互交换名片,然后就是在端着酒杯的同时,周周的四位老人已经和我们的行长约定了下次的聚会时间。这是交际,也是现实,也是社会地位,也是心理价值的体现。周周的父母公婆还在继续为这女儿,儿媳妇夯实基础。
                            在周周公婆父母的眼里他们依旧是一对新人,依旧稚嫩,依旧需要他们在把基础夯实的牢固一些,再把人际关系网络建立的牢固一些。这是思维,这是现实,这对新人还是在享受着双方父母的保护奉献。结婚是个开端,双方父母依然要沿着婚姻的开端作为开始,为两个孩子借助各自家庭的优势弥补各自家庭的劣势,即便在普通人眼里他们一个家庭就很让人羡慕了,但是几个家长不约而同,还是认为应该在努力把孩子弄更好些,基础打得更牢固些。。。这就是出于这个社会比较上层的家长的想法,对自己孩子的关怀,对自己孩子的规划。。
                            这样周周怎么能走的不顺呢。。


                            IP属地:甘肃31楼2013-06-26 01:05
                            回复
                              当一个暑假回来,楼主成了大二的学生,宝宝哥也搬去了研究生宿舍,宝宝哥开始了研究生的岁月,因为宝宝哥的本科同学飞奔了全国各地的工作岗位,这下宝宝变得有些孤单,一个对这个学校熟悉,但是同学有有些生疏的奇怪状态。那么自然楼主这个小师弟,就没事依然跑宝宝哥的宿舍,也是因为这样楼主和宝宝一起踢球,一起打篮球,的日子更多起来。楼主那时候一人没心没肺,但是宝宝却不像在本科的时候那么快乐了,这是一种压在心里的感觉,但是能感觉到,当时的楼主是没有能力去理解的。。
                              有几次去宝宝的宿舍,会发现丽丽和宝宝在闹矛盾,这是以前从没见过的,但是楼主搞不清楚为什么。偶尔宝宝已经工作的同学会来学校请宝宝吃饭,当然如果遇到,楼主也是厚着脸皮,叫着师兄,跟在去混饭吃。那对楼主来说是件快乐的事。。但是对宝宝来说好像不是。。。至于为什么,楼主那时候是不清楚的。。。
                              慢慢的楼主发现,丽丽开始抱怨宝宝哥,具体的原因没有探究过,那时候的楼主也满学校的追女孩,但是心里还是向往能遇到一个丽丽一样的女孩,楼主也能展开一段宝宝哥和丽丽那样的恋爱。呵呵,十年后的楼主依然记得这个曾经脑海中很清晰的小目标。
                              楼主大三,宝宝研二,日子还是这么过,但是经常那时候在没有丽丽在场的时候,宝宝哥经常会说,不知道读研究生是不是一个错误。那时候的楼主心里还觉得宝宝哥可能是书读太多,脑子坏了。哈哈。但是宝宝最让楼主佩服的是,宝宝哥学的法学专业,宝宝在研二考出了司法证,那时候觉得宝宝肯定将来会是法官或者检察官。。让楼主羡慕许久。
                              楼主的大四,也是宝宝的研三,那年楼主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伤感,总是郁闷,总是不那么开心,迷茫,混沌,迷糊。宝宝哥的状态和楼主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俩差着三岁,但是却有着相同的话题,毕业了做什么,虽然宝宝是研究生学历,还手拿司法证,但是当时楼主就觉得压力宝宝一点不比楼主小。
                              当楼主问宝宝哥,我还是不是考研的时候,宝宝哥斩铁截钉告诉楼主,别上了,举出了一堆他当年本科同学,舍友的例子,现在有的都新房住上,新车开上了,如果我还打算住宿舍那就考吧。。宝宝完全鄙视,对绝对是鄙视我要考研的想法。好像他自己不是研究生一样。楼主当时大学本科说实话,还真考不上研究生。楼主就开始了塌心找工作,当然是全家总动员的找工作。楼主的老妈是很想楼主考研究生的,但是楼主的老爸好像牙根就没期望楼主上什么研究生,用楼主爸爸的话说,考上本科,已经走狗屎运了,还研究生,赶紧弄份工作混社会吧。楼主跟着当年的实习生大军进了现在的单位实习,也通过楼主老爸的运作楼主留在现在的工作单位。
                              那年楼主做实习生的时候,宝宝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很棒,但是面试宝宝落选了,什么原因落选十年后宝宝才知道,丽丽的公务员考试,很直接,笔试都没过。
                              那年,楼主作为单位实习生在满楼跑的时候,宝宝出现了两难抉择,宝宝也要毕业了。
                              这有个问题,宝宝的女友丽丽是南方“明珠”城市的老家,宝宝则是本地的,丽丽是独生女自然很希望回到那个被称为“明珠"的城市。当然那个城市比我们这个盛会知名度高许多倍。“明珠”解放前就是冒险家的乐园啊,民国时代的故事大多以其为蓝图,当然说实话对宝宝的吸引力也很大。
                              但是,宝宝的父母却是不太愿意,或者是不愿意。。。
                              不知道当年的宝宝是怎么说服的父母,依然拉着皮箱牵着女友丽丽的手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楼主在工作单位,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毕业了,有工作了,楼主每月有工资了,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另外那时候的楼主感觉突然好像身边的同事,没法在想学生时代,同学,老师那样相处了。呵呵。。楼主进入社会了。


                              IP属地:甘肃33楼2013-06-26 0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