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经中原则,道理,观点。
@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不同生活)。
含义: 思想控制行动,行动不同,富贵贫贱不同。富贵贫贱由言行(劳动)创造,非由想象求神求人搞迷信上帝命运乞讨等歪门邪道决定。改变贫贱命运为富贵命运只能从改变思想信念着手,只能以工作劳动实现。
@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含义: 思想信念是看不见的,千变万化的,客观存在的.采用不同思想信念,其富贵贫贱的结果不同,且对应结果是肯定的,唯一的,不变的。善得福,恶得祸,是不以个人意志或喜厌或权力等而改变。思想信念实际上是些规则,道理,信条,语录等。是做或不做什么的条例或自我规定。善就是能生福的规定,言行,事情等等。恶就是生祸的规则,信条,事情,言行等等。
@ 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命运由神控制或是随机而无原因的)中,于诸福田(工作),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含义:生富贵的思想信念:敬养,敬,以人为主人,顺其意,从其令。不自大,不骄傲,不自是,不自用,也就是敬顺从,不骄逆争;养:养护人的财产生命尊严,不毁伤人的财产生命尊严。待人如祖宗(孝)。幸福富贵只能从工作劳动中产生。
@ 当知菩萨有一法(办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贫贱灾难)。何等为一?谓于昼夜(非常关键,时时刻刻,变成习性),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思考说什么做什么,才能让人高兴而不生气,才能有益而无害大众),令诸善法(好思想,好信念)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坏思想,坏信念)间杂,是即能令诸恶(害人的思想信念)永断,善法(利于人的思想信念)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富贵大众)。言善法者(例如),谓人天身(富贵望族豪门),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富贵)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规则)。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伤害人及不适当的动物)、偷盗、邪行(迷色奸淫而取乐,非生育目的交配)、妄语(欺骗)、两舌(恶告状,挑拨,造矛盾)、恶口(辱骂)、绮语(挑衅,挑逗)、贪欲(争,不知足)、嗔恚(生气怨恨)、邪见(讲迷信及歪理邪见,非劳想得,违背因果平等,公平交换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