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提南马迪(芬兰赫尔辛基人):两千零十三年五月于哈尔滨和包头的旅行。
我注意到了哈尔滨举行青年世界语研讨会后,就决定到那去。那像芬兰一般的气候吸引着人,而我还遇到了举办者宋平女士。到了全新的环境里我不太想走来走去。
花费
四天里我通过请柬轻而易举地拿到了签证,大使馆索要费用六十欧元(我去的时候的一欧元等于七块三至七块六人民币)。俄罗斯航空公司低价机票(赫尔辛基至北京至赫尔辛基还包括在莫斯科换乘航班)要价五百五十。出发日期是五月七号,返回日期是五月二十三号。
旅行完后我统计了一下,在中国消费了两百八十欧元。宋平女士帮我支付了酒店房间住宿和伙食费用。要不是中国的世界语人士这般的热情好客,我可要花多一百欧元,真太多了。我回家时带回的礼物有茶、几幅日历和一些小吃。
中国基本上吃的价格比芬兰低。学生食堂吃的只要六块,而在芬兰要三倍。正好三倍,对于其他餐厅也一样。旅途上搭火车似乎要五倍。城市里公车车票仅要一块,在赫尔辛基甚至季度地图都至少要九倍。我搭几次计程车并发现,这儿搭车一次的花费(九至十五块)要是在芬兰可能要十二倍。在哈尔滨和包头我住在简单的酒店双床房间。花费是每八十块一天。在芬兰没东西是十欧元就可以买的,甚至最便宜的过夜处都要好多倍,酒店一房间要八十欧元已经算便宜的了。芬兰人的中国旅行在花销方面要比中国人在芬兰旅行更幸福。
遇见
从赫尔辛基起飞两小时到了莫斯科,然后又花了七小时抵达了北京(路程共计七千公里)。我行李里的凝乳盒爆了,虽然我很小心地把它放在铁罐里,但其中之一仍旧破了个洞。有一不普通的巨大力量弄破了它。当我清理完行李,在飞机场兑换了钱并买了到夜晚到达哈尔滨的火车票(一百五十五块半)。只有座可以坐着,可惜火车太慢了(二十三点至十四点三十分)。一年轻人帮忙说着英语,我从自动机里买了张中国手机智能卡(一百块两百分钟,如果我没错,价钱和在芬兰相仿)。这样我就可以以最少的钱在中国给中国号码打电话。还有一后来就像“专业” 要钱的助手也被添加了进来。因为他要我凭喜好付服务费,我给了三十块,才没有像要求一样给一百五十块。而且那些都是小服务(通信和引导如何坐去往飞机场的火车),况且我也没要过服务。我两星期后飞回家时又出现了和那相似的助手,但这一次还有价值,因为我相信那飞机场的员工。我什么也没给他。如果谁无条件地帮助我,那帮助还要收费吗?那个年轻人没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