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三国中,不乏既能领兵打仗,也能为文作赋的将领。当然后者是后人通过蛛丝马迹寻找出来的,譬如诸葛亮的文采可从《出师表》中窥得一斑,他在文中自创了大量合成词(成语),流传于后世。
而江东弟子多才俊,在三国时自然也是不乏儒将。那么周瑜和陆逊是不得不提的。
江东儒将中,周瑜和陆逊并提,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出身于江东世族,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是一战成名,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和孙氏有紧密的姻亲关系……
也许他们还有许多我没有发现的共同点。
只是一直困扰我的是,相似的开端,相似的背景,结局是截然不同。
如果周瑜没有早亡,那么英雄迟暮后,同样年老的孙权会怎样对待兄长的托孤之臣?
我没有探究过老年孙权的心境,但也惊讶于那个曾亲射虎、抗曹魏的少年郎,那个曾让曹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江东之主,晚年竟做下种种匪夷所思的行径。
想到这里心里却难免拔凉拔凉的。
江东世族,一战成名,执掌大权,这些无一不成为了功高震主的依据。
只是一个早逝在孙权的盛年,一个经历了孙权时代的后期,落得截然不同的下场。
也许的确是因为名将不许见白头的缘故吧。
不过私心里还是认为陆逊胜过周瑜。
周瑜是赤壁的火神(神周瑜称号),也留下了美周郎的称誉,他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风流了千古。但这仅仅局限于他一个人的荣耀。
陆逊焚尽了八百里连营,不曾留下只字片语。而他的后辈陆抗却继承他的风范,与羊祜留下了一段佳话。就连孙辈也获得【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的美誉。
宁愿相信是三国的漫漫狼烟容不下舞文弄墨的机会,所以他的风华得以继承,源远流长。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