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仙(Narcissus viridiflorus)原产西班牙南部、直布罗陀和北非摩洛哥北部沿海及海拔较低的坡地。绿水仙在水仙属分类属第十三组别, 即是「原生种」、「野生变异种」及「野生杂交种」。在西班牙原产地, 绿水仙经常生长在农田旁边排水沟内, 被视为野草。
绿水仙跟水仙属其他品种有明显分别: 一般水仙品种的花长有发达的花冠, 但是绿水仙的花冠并不明显, 长度与雄蕊相约(大约0.2至0.3公分长)。此外, 绿水仙的花瓣(segments)幼细, 并不相连, 绿水仙深绿色的花, 与其他品种的分别就更加明显。植物学家一直找不到绿水仙与其他水仙品种在形态和生理上有任何关系, 於是推断绿水仙是远古一水仙亚属遗留下来唯一品种。因此, 绿水仙在植物学上被誉为「植物学奇种」(botanical curiosity)。
形态
绿水仙属中小型品种。植株一般不超过25公分高, 但间中也有个别超过35公分高。每球长2至4片深绿色, 呈狭长草状的叶, 一般大约20公分长。花梗深绿色, 圆筒中空。花2至3 (~4)朵, 直径大约3公分, 同样都是深绿色, 没有花被管(perianth tube)或花被管并不发达。根部属球茎类别, 棕色外壳, 成熟球茎大约3公分长, 直径约2公分宽。
生长周期
绿水仙产地属典型地中海气候区, 所以绿水仙跟一般水仙品种一样, 都是(秋~)冬季生长, 夏季休眠。惟绿水仙通常在秋末已经来花, 同时长叶。生长期延至明年晚春始进入休眠期。
管理
由於绿水仙产自地中海西面沿海地区, 此种较其化水仙更容易适应温暖气候地区生长。惟种者切记所有产自地中海气候地区品种都是冬季生长, 夏季休眠, 绿水仙也不例外。在秋末开始球根开始长出新叶时就可浇水, 至於浇水份量就视乎介质、大气相对湿度、花盆物料而定。虽然绿水仙喜土壤潮湿环境, 而在产地球根可能短暂时期浸於水里, 球根若长期受浸会引致败根。因此, 建议在绿水仙生长期一周浇水三至四次, 直至多余水份从花盆底部排出。浇水之间介质稍为乾燥对绿水仙生长不会构成任何影响。至於夏季休眠期, 可以完全停止浇水, 并让叶片内所含养份回留球根然后自然枯乾。休眠中的球根可留在介质里或挖出, 先放在通风环境然后放进冰柜下层, 待秋季再次上盆。
绿水仙喜含沙质量和排水能力较高的介质。相信含腐植质的土壤混合沙石也可作一试。
冬季生长温度宜在10-15度左右, 但香港冬季气温经常超过20度, 似乎对球根生长及开花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绿水仙喜全日照或半日照环境。球根宜深埋若10 公分或以上。由於绿水仙形态如野草般杂乱, 建议用支架保持狭叶直立, 改善外观。
虫害方面, 绿水仙一般都没有太大问题。定期进行杀菌灭虫可以减少蟎虫浸害及引致传播病毒的机会。
绿水仙花期维持接近一周。深绿色小花在日照下散发出话梅气味(友人说这气味与清洁液相约) , 这种气味并不太强烈, 要贴近盛开的花才会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