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社吧 关注:594贴子:1,808
  • 8回复贴,共1

高级话术。看不懂不要来。免得被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格拉底的聊天方式


IP属地:意大利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6-22 03:07回复
    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叫做“产婆术”式的教学对话.
    2.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苏格拉底与青年欧谛德漠有关正义的“产婆术”式的教学对话,其教学情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不乏启迪。欧谛德漠想当一名政治家,于是苏格拉底便向他提出了有关:“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为使欧谛德漠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苏格拉底与他进行了如下问答:
    问:虚伪应当归于哪一行?。
    答: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一行。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
    答:应归于非正义一行。
    这时苏格拉底洁问道: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自家利益的敌人,并对其采取了奴役的手段,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该如何断定?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听到这里,苏格拉底说:好吧,那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倘若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如果他欺骗士兵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士气,取得了最后胜利,这种行为应怎样理解?
    答:也应算是正义的。
    苏格拉底又接着说:如果一个孩子有病,却不肯服药,父亲骗他说药很好吃,结果治好了他的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行呢?
    答:应属于正义一行。
    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答: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情况。。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间不能存在欺骗吗?
    答:请您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3.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环环紧扣,层层解析,步步推进,启发诱导,其判断的标准是一般的社会通则。实际上,问答法是一种探讨和辩论教学方法,即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把获得一般规律性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导学生在认识中逐渐排除非本质的成分,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于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思结合”,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又找到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因而一直为进步的教育家们所肯定与弘扬,并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IP属地:意大利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06-22 03:08
    回复
      2025-05-14 15:23:17
      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22 16:36
      回复
        我每天都问你,够十五字了吗?够吗?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6-23 00:1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3-06-25 03:38
          回复
            碉堡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1-14 21:12
            回复
              我每天都问你,够十五字了吗?够吗?够了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18 20:01
              回复
                回应术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1-21 17:46
                回复
                  2025-05-14 15:17:17
                  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4-05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