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吧 关注:2,998,456贴子:10,346,891

回复:开贴回复关于中财和高财部分的题不懂戳进来一块探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上自习前再次来水一贴
说一下合并报表吧
两个企业合并了要编合并报表分为同一和非同一两部分来讲
先说简答的非同一控制下 合并时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注意了,调整分录只能出现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别把什么有的没的都给用了)
而同一控制下合并日一般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
除非合并日在元旦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因此就可以看出来了同一下编表要比较麻烦了~~~~追溯啊调整啊~~~


IP属地:上海51楼2013-06-25 18:08
回复
    上来等着签到 看一下以前的帖子 好吧 原来我是冷门贴专业户~~~~楼主在考虑是否也要开一个会从的帖子 楼主也刚考过没多长时间 ~~~哈哈 O(∩_∩)O~~ 开玩笑啦~\(≥▽≤)/~
    这帖子我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啊 ~~~~ 大家都不爱可能大家不需要吧 我当时开贴的目标群体可能没找准~~~·


    IP属地:上海53楼2013-06-28 23:50
    回复
      楼主回来了 专业课彻底拜拜了 ~~~~哎~~还蛮不是滋味的 别了我的专业 下一步也快别了我的学校了,本帖会不定时更新 不过也要找的想说的才行 ~~~


      IP属地:上海57楼2013-07-03 09:15
      回复
        今天没事就来更一下 但不知道是否要继续高财还是中财的某些板块的内容 话说真的不知道从化更起 要不说一下别的什么的有的没的吧 楼主本来是打算考研的 原因嘛很简单 对学历不满也就是对自己上的学校没自信吧 外加一些年少时候的梦吧(现在看就是梦),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但是楼主在前一阵决定不考了 很大的一个考虑就是楼主有点厌学了 厌倦了学校生活(我自己的内心感受) 想试着走出来走到社会中 不管怎样就是想出来看看 还有就是一些思想的转变吧 所以衡量一下我更想出来吧 反正大三的时候要想的就是那几件事情 今后走向何方 找到方向就准备吧 想工作的那你就想想怎么把你的那张纸-简历 写得漂亮 有亮点 别盲目那也要看你想找什么工作 有点针对性 ~~~各种证有需要的可以搞起 最好搞点有含金量的 还有就是实习经历啦 所以说找个对自己未来有点帮助的实习 还有就是语言 这个你有优势的话肯定错不了~~~你基本的四六级要能拿得出手 然后可以不考其他的证书了 比如说非要考个什么中级高级BEC啊 弄个口译啊 或者考个托啊涂个鸭啊 如果你口语能基本交流在国内你就已经胜过了一批人了 到时你面试秀一段就行了 但你非要考些证那也行 还有就是社团活动重要不 这个有比没有强 但如果真的没有也就算了毕竟都过去了 把你的实习丰富下可以弥补 我就没有什么社团活动 还有在校专业成绩的问题 这个肯定要能高尽量高啊 哎 实在高不了了 那也就只能这样了 楼主这个学渣绩点从后数遥遥领先 奖学金毛边也没沾到过


        IP属地:上海61楼2013-07-03 22:00
        回复
          楼主现在没有专业课了 大四下有两门晚上的课(辅修的)~~~~故决定看能不能找到实习当然会尽量找跟财务能沾上边的东西 找不到看看 能不能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 还是找不到就再改改 哎这都是后话了 LZ目前也是要加入到考证大军了 不过会考点有含金量的证书 鉴于CPA目前报不上(不想找中介,话说有学姐被骗钱的),楼主走起了考司考的路 (这个我可以考) 我是非典型 大家不要质疑和效仿 名也报了 230吧报名费 不记得了 ,哎~~ 想出来有个好看点的简历不容易啊 考完司考在实习话说到那个时候好找不好找,再说吧 还有就会楼主会搞好自己的英语尤其是口语~~~·


          IP属地:上海62楼2013-07-03 22:12
          回复
            还有就是贴吧里的也有很多人立志考CPA 有在校生有在职中人 有这个想法当然是不错的 有目标的话肯定会督促自己充电的 但也不要盲目 合理评估和安排一下自己的时间精力 可以根据自己目前的水平一点点慢慢来 不要基础没打牢就直接去盲目报名 这样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万一受挫还蛮打击人的 反正就是别扰乱正常的生活就行了 我是这么想的


            IP属地:上海63楼2013-07-03 22:20
            回复
              下面来说一下我在大学中听到过的NB证 什么 精算师 什么保荐代表人 注册电气工程师
              (外国认可的就不提了 如 CMA ACCA ICMA CCMA ICPA AICPA CGA CIA ),反正觉得这三个特NB 我等就只能肖想下CPA 不过知足常乐 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 量力而行,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有考试报名专业限制的证书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不能报就算了,一笑了之……


              IP属地:上海64楼2013-07-03 22:31
              回复
                考证要理智 别盲目 拿到证书了也要理智看待 有时候证书跟能力阅历不一定成正比 米有搞到证书的更要理智看待 话说证书不能说明一切 当然没有东西能说明一切 他不能代表你这个人怎样 人不要太物化 被现实工具化的人太多了 别太累了 你要知道你才是目的你才是你存在的本质 好了 ~~~~~暂时说的这,能有点思考我就感到莫大的安慰了~~~~·


                IP属地:上海65楼2013-07-03 22:37
                收起回复
                  今天跟同学顺大流去听某一老师的注会培训课 上课期间各种困 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果断决定不去上了 不给自己找事 搞好司考就行了 今天他好像在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我困得实在是头都提不起来了 哎 大家对这块有没有想知道的 有的话 我就把我今天上课终觉得不错的地方贴出来 没有的话就算了~~~


                  IP属地:上海67楼2013-07-05 22:31
                  收起回复
                    我就直接粘贴吧啊 分享给大家 有不懂的再问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现金流量)的资产。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作为参考。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对于收到补价的一方来讲:
                    补价比例=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对于支付补价的一方来讲:
                    补价比例=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
                    注意:
                    (1)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而预付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债券性质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也视同货币性资产。
                    (2)当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为应税(增值税)的货物时,其公允价值均包含增值税,并以此计算补价比例;
                    (3)在特殊情况下,双方所计算的补价比例可能不一定相等
                    (4)补价比例大于25%(含25%)的,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或事项
                    1、不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
                    非互惠转让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由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企业。
                    (1)与所有者的非互惠转让如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等,属于资本性交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2)与所有者以外方面发生的非互惠转让,如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属于政府以非互惠方式提供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2、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1)在企业合并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2)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3)企业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相当于以权益工具(如发行股票方式)换入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8楼2013-07-06 14:25
                    回复
                      关于确认和计量部分 是在是太多了 我就不一一详说了 大家自行看书吧啊
                      确认和计量原则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
                      ……………………很多情况
                      (二)以账面价值计量
                      ……………………很多情况
                      还有说一下 关于商业实质的判断 这个比较重要虽然书上BLABLA说了一大段,不过一般我们做题都比较简单 很容易判断出来 这个判断出来了 计量原则就基本确定了 也就可以进行会计处理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9楼2013-07-06 14:32
                      回复
                        上面说的是不是有点水啊 哎 东西太多了 话说大家就自己对照书看一遍也不是太难 每次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自己判断具体使用森马方法进行核算
                        下面上事例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A公司以存货交换B公司的固定资产(注:2009年以后购入),假设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换入的资产按照原在对方的资产类别进行核算。假设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存货的成本为80万元,跌价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固定资产的成本(原始价值)为100万元,折旧20万元,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增值税税率17%。补价按照各自的公允价值之差确定。另外,A公司分别为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发生运费1万元、2万元。作出A、B两公司的会计处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0楼2013-07-06 14:38
                        回复

                          A公司的处理:
                          计算补价比例: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含税)=90×(1+17%)=105.3(万元),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含税)=80×(1+17%)=93.6(万元),收取的补价=11.7(万元)
                          补价比例=11.7/(93.6+11.7)=11.7/105.3=11.11%<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借:固定资产 80+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1×7%
                          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
                          银行存款 1
                          借:主营业务成本 74
                          存货跌价准备 6
                          贷:库存商品 8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
                          借:销售费用 2×(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
                          贷:银行存款 2


                          IP属地:上海71楼2013-07-06 14:42
                          回复

                            B公司的处理:
                            计算补价比例:
                            补价比例=11.7/105.3=11.7/(93.6+11.7)=11.11%<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
                            累计折旧 2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贷:固定资产 100
                            借:库存商品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
                            银行存款 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80-70=10


                            IP属地:上海72楼2013-07-06 14:44
                            回复
                              好了先上这么多~~~~后面的会不定时补上来~~


                              IP属地:上海73楼2013-07-06 14: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