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荒纪吧 关注:2,344,111贴子:48,173,998

回复:爱看不看,自个写得小说。(吧主不删就一直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俞天知道,既然自己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不做出一番合理的解释肯定是不行的了。
  俞大少爷当即便解释道:“不瞒二位长辈,青山虽然不精武技,不过师父他老人家却授过我一门防身法术。这种法术无须主动施展,只要有人对我发出攻击,此法术便会以一种预警的形式自动显现。也就是说,凭借这种法术,我能提前预知攻击并做出应对,任何有形的物理攻击也无法伤害到我分毫。只是,这种法术却无法对其他法术类攻击做出预警。”
  俞天自然不会提到什么玄忶之体的天赋神通之类,这厮也只是为了应付眼前的二人,虚虚实实地随意瞎掰了一通。
  俞天说完佯作疑虑地沉吟了片刻后,又接着道:“如果那李重远不是什么精通法术之人的话,青山自认赢得三祠擂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俞大少爷这番解释直言,对于眼前的二人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了些。刘仁奎和李岩的脸上,此刻都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疑窦丛生之色。
  俞天话音落定没多久,李岩便欲加证实般地张口道:“若果真如此的话,重远定然不会是你的对手。不过,你可否让老朽试上一试?”这老头说罢又跃跃欲试般地朝前踏了一步。
  俞天点头应道:“李前辈尽管近前一试。”
  俞大少爷话音一落,李岩便面显厌色地打断道:“什么前辈不前辈?小子看招。”
  其实在李岩张口的同时,其身上便已经冒出了红色虚影。
  俞天也不管这老头使出的是什么高深招数,侧身闪过攻击的同时往虚影李岩的后肩轻轻一拍。


313楼2013-06-29 22:47
回复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李岩说完后出手的招数被俞大少爷轻易避过不说,其后肩还被俞天轻拍了一掌。不服输的这老头虽然紧接着又连使了好几招,不过他却连俞大少爷的衣角也未触碰到。
      俞天也是存心显摆,这厮每次让过李岩后都往其后肩的同一部位轻巧地拍上一下。
      这二人的一番“争斗”很快便停了下来。止住攻击势态的李岩,一改淡漠不屑的神色。他满脸不可置信地诧声道:“好小子!果然是大有门道,你开始时若对着我的要穴来一下,我哪还会有再击之力?”
      俞天谦逊地朝李岩施了一礼道:“晚辈并不通晓半点点穴的法门,否则的话,明日的三祠擂便要轻松许多。”
      俞大少爷说完又有些过于担心地接着道:“就不知那李重远有没有习过法术,如果明日他施展法术类攻击的话,青山可是半分胜算都没有。”
      一旁的刘仁奎缓了缓面部有些瞠目的神色,喜不自禁地接口道:“这点你大可放心,世间哪见多少人有你这般际遇的?”
      缓过神来的刘仁奎说完后,又略显激动地接着道:“你有了这等奇异之术,倘若再会些点穴手法的话,世间又有几人抵得住你的一击之技?”
      刘仁奎说完意有所指地看了李岩一眼,提示般地张口继续道:“李岩,你不觉的有样东西很适合青山吗?那人留下的那东西虽然被我等视为鸡肋。不过,对青山而言,却是一件如虎添翼的难得之物。”
      刘仁奎一番没头没脑的话让俞天大感诧异。这厮暗想:刘叔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自己如虎添翼?
      俞大少爷正疑惑间,便见眼前的李岩恍然般地应道:“仁奎不说我倒忘了!”这老头说完伸手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尺许长的条形锦盒。
      就见李岩神游般地愣神了片刻后,便轻缓地打开了锦盒。
      让俞天大跌眼镜的是,锦盒内竟放着一支枯萎的不成样子的花束。未及这厮多想,李岩又变戏法般地从开启后的锦盒顶部轻轻一抽,一块手帕模样的白色绢布便出现在了李岩的手掌中。
      李岩取出绢布后便毫不迟疑地合上锦盒,重新将其收入了怀中。
      俞天觉得这老头怀中的锦盒实在是大为古怪,这李岩为何会如此敝帚自珍般地保存一朵枯萎的花束?难道会是他的某种怪癖?
      俞大少爷斜眼看了看刘仁奎,却见这老家伙见怪不怪地并未显露出过多的异色,似是李岩锦盒中的东西他早就知晓般。不过,在李岩将锦盒收入怀中时,刘仁奎还是怜悯般地摇头轻叹了口气。


    314楼2013-06-29 22:48
    回复
        未及俞天多想,李岩便将取出的绢布往这厮面前一递,浑不在意地张口道:“拿着,便宜你小子了。就不知道你能参透几分?”
        一旁的刘仁奎面色略缓地插口道:“这是李家一位先祖的遗留之物,此人我之前也跟你提起过。”
        刘仁奎说到此处略有顾忌地轻咳了一声继续道:“这是青云寨第五代大当家李怀瑞当年创出的一门点穴功法,李怀瑞当年也正是凭借这门高超的点穴手法独步于天下。不过,你面前的这套功法并不完整,这只是标注了穴位的图谱,相关的修习功法早就无迹可寻。”
        俞天听刘仁奎说完后,便伸手接过了李岩手中的绢布。这厮摊开手帕大小的绢布定睛而望,就见有些泛黄的绢布上描绘了几幅人体穴位的标注图。绢布的上方位置有墨笔绘出的“先机点穴法”五个繁体小字。
        俞大少爷还未及细看,身前的李岩便缓缓解释道:“上面除了标注有寻常的人体穴位外,还有很多难以参透的古怪之处。不过对于掌握“料敌机先”法门的你来说,倒是可以花点心思去研习一番的。”


      315楼2013-06-29 22:48
      回复
          俞天悻悻地收起绢布后,便合衣上了床榻。兴许是做了一下午导游的缘故,有些倦乏的俞大少爷上床后没多久便传出了鼾声。
          第二天一大早,俞天便被李岩给唤起了床。
          不怎么习惯早起的俞大少爷随这老头出院门一看,竟发现他的马车也停在院外。
          俞天暗道:“难道这是要出远门?今天自己不是还要参加三祠擂吗?”
          有些疑惑地俞大少爷禁不住问李岩道:“李前辈,我们这是要去哪?”
          已经行至马车旁的李岩板脸看向俞天叱道:“什么前辈不前辈?我叫李岩不叫前辈!”这老头有些生怒的反应让俞大少爷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厮一脸无辜地看着他不知如何应答。
          李岩似乎也意识到刚才的反应有些欠妥。这老头语气略缓地继续道:“今天还能去哪?去青云祠。”李岩说完就翻身上了马车。
          俞天心想,看来自己做了少当家待遇就是不一样,青云祠没几步的路刘叔竟然也要安排马车。
          俞天故作谦让地对李岩道:“青云祠也没多远,我还是走路过去吧。”
          谁料李岩竟斗气般地道:“你不走过去,难道还想上车让我载你过去?”这老头说完轻“驾”了一声,便独自驭马而去。
          俞大少爷心内这个怒啊!这厮大为光火暗道:“你这老头也太不识抬举了!我好歹也是堂堂青云寨少当家,怎么在你眼里就跟个龟孙子般地不讨喜呢?”
          俞天虽然知道李岩跟李权并不对路,不过这厮只觉这李家的人还真没几个上路子的。
          俞天心内大为不爽地生了会闷气后,便准备抬步跟上去。这时的他发现,侧前方宽阔的谷场另一端,若兰正骑在马上看向自己。
          若兰悠闲自得的样子能看出来并不像是要赶路,俞天估摸着这妮子来谷场应该是准备遛马,毕竟她得到追风也没几天的时间。想要成为一位合格的马主人,也要经常与马增进点感情不是?
          因为二人相隔较远,俞大少爷也只是朝她点了点头便转身随着李岩朝青云祠行去。
          俞天到了青云祠后才发现,此时祠前的广场上已经站了不少人。
          青云祠前一左一右的两座高台已经布置一新,昨天还在赶工的观礼席也及时地搭建完毕。
          除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外,广场上还站着好些他并不熟识的人。这厮估摸着应该都是以前未曾谋面的寨中族人。
          眼前热闹喜庆的场面,顿时让俞天有些积闷的心情舒缓不少。
          俞大少爷发现,坐在马车上的李岩并没有过来跟他招呼的意思,这老头正抱着膀子低头打着盹。


        318楼2013-06-29 22:49
        回复
            “这么早把我叫过来就是看你打盹?”俞天赌气般地嘀咕了一句后,也找了个石墩靠站着闭目养神起来。虽然现场略显嘈杂,不过没怎么睡饱的这厮还是想眯上一会。
            就在靠站着的俞大少爷睡意正酣地打着瞌睡时,耳旁忽地响起了一句“青山贤弟!”
            俞天满面睡容地循声望去,就见张一年兄妹正站在他的身前。
            俞大少爷赶忙定了定神,这厮稍作调整后抬手应道:“二位早啊!”
            张一年面显笑意地道:“哪有贤弟早?现在都辰时了。”
            一旁的张一彤也打趣道:“青山哥,你昨晚做贼去了吗?站着也能睡着?嘻嘻!”
            俞天瞪了她一眼,看向张一年岔开话题道:“张伯父何时到?令尊今天也来吗?”
            张一年答道:“伯父他们估摸着也快到了,我爹他……”
            张一年话没说完,一旁的张一彤便爆料般地插口道:“何止我爹,欣姨今天也会来。”
            张一年嗔怪地瞪了这丫头一眼后,转眼看向俞天道:“我们别在这站着了,去那边坐坐吧。”张一年说话间朝不远处的观礼席仰首示意了一下。
            青云祠前的两座观礼席内此刻并未坐人,俞天三人无所顾忌地进入左边的观礼席落座后,便旁若无人地闲聊起来。
            寨中之人显然都认识这对兄妹,刚刚三人行走间,周围还不时有人跟张一年抬手打着招呼。那啥?咱一年兄在青州城可是有头有面、家喻户晓的人物。
            只是这些人在看到张一年身旁的俞天时,脸色顿时或多或少地都显出了些鄙夷之色。俞大少爷虽然心内有些不平衡,不过他也未予理会。
            三人胡吹慢侃地聊了小半个时辰,随着青云祠前的人越变越多,场面也开始变得越发嘈杂起来。
            就在俞天心内暗测今天的“两会”何时开始时,现场陡然间变得一静。俞大少爷知道:看来是有什么重要人物到场了。
            张一年兄妹顿时也止住话头,大家都起身往远处张望着。
            张一彤略显紧张地道:“一年哥,是不是伯父和爹爹来了?”
            俞大少爷从这丫头此时显露出的表情判断:看来这张家二小姐来青云寨观礼,一定又是未经允可的擅作行止之举。
            俞天抬头循望的同时心内暗测:自己来这半天了,怎么也不见刘叔过来跟自己交待什么?
            就在俞大少爷思虑间,人群中响起了窃语般地议论声。
            “是唐大人,据说今年重开的三祠擂,就是由唐大人作仲判的。”


          319楼2013-06-29 22:50
          回复
            第九十二章 军督
              众人议论间俞天已经看到,青云祠前的主道上,此刻出现了一队皇家仪仗式地人马。
              被主道两侧人群簇拥着的队伍中间,隐约可见一座八人抬的红顶大轿。轿前开道的一位骑马军士,肩上还扛着一杆黄色旌旗。随风展开的旌旗上,但见一个极为醒目的红色“唐”字。
              青云寨三个当家以及李权等一大帮寨中高层,都伴行在轿子的左右两侧,场面显得极为隆重!
              俞天之前也听说了有个唐大人会来青云寨观礼,这厮大为唏嘘地暗叹道:“此人的出场阵势真够张扬的!就不知待会翰林宗院张秋林抵达时会是怎样一番阵仗?”
              俞大少爷正思虑间,竟意外地发现:李权等一众黄袍长老竟引领着唐青的仪仗队,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间拐行而去,并未直接行向自己身处的观礼席。
              而刘仁奎等人则是继续朝着青云祠的方向,迎面行了过来。
              张一年有些诧异地自问道:“怎么唐伯也过来了?”
              一旁的张一彤在张一年言毕后,脸色一变地接口道:“一年哥,平东王过来做什么?也是来观礼的吗?”这丫头问询的语气明显带着些厌恶的口吻。
              张一年转脸叱道:“小妹休得放肆!唐伯现在是西楚军督,怎容你这般信口胡言?”
              张一年一脸严肃的训斥让张一彤吓得一缩脖子。这丫头吐了吐舌头低声驳道:“哼!我才不怕他呢。”
              张一彤虽然显得有些不服气,不过气势上明显矮了下去。她说完又有些暗悔般地自语道:“早知这样,我就让欣姨不要过来了。”
              这二人的一番对话俞天自然听在了耳中。他此刻才知晓:原来这唐大人竟是身世显赫的平东王唐青,难怪此人的出场阵仗会有那么大的排场。
              让俞大少爷暗为疑惑地是,张一彤刚刚并未说什么逾矩之言,虽然这丫头语气带些不善,不过张一年也不至于训责般地做出那般反应来。
              俞天虽然闹不明白张一彤的言语中犯了哪些忌讳,不过这厮也未作深想。他随即又想到:从张一年兄妹看到唐青仪仗后的反应看,这二人似乎并不知道平东王会来青云寨观礼的事。
              思及此处的俞天待这二人回身落座后,便主动解释道:“一年兄不知青云寨今年除了青祠会外,还会重开三祠擂吗?”
              张一年有些不解地看向俞大少爷疑道:“三祠擂?”
              俞天瞥见刘仁奎等人暂时并没有近前的样子,便絮絮叨叨地跟这兄妹二人详解了一番。当然了,关于寨中李家有所图谋和他继任少当家等一些隐秘之事,这厮并未提及。
              张一年听后略觉释然地道:“原来如此,想不到李提将也会参加三祠擂,身为军督的唐伯来观礼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旁的张一彤有些兴奋地插口道:“三祠擂定是要比那青祠会的武赛精彩多了。青山哥,三祠擂什么时候开始啊?”
              这丫头说完俏脸一扬,带着些显摆地神色接着道:“等下擂赛开始后,你们两个书呆子可不许走开。待本小姐好好给你们评点一番。”
              俞天大寒,这厮心下揶揄地暗道:”这小丫头片子还想评点擂赛?待会本少爷一上场定会亮瞎你的钛合金眼。”


            320楼2013-06-29 22:50
            回复
                未及俞大少爷细想,张一年便笑着挖苦道:“就你会的那两手三脚猫功夫?也不怕丢了单师傅的脸?”
                张一彤闻言顿时大为激动地站起身来,这丫头后退两步,摆出一副邀战的姿势,挑衅似地对张一年道:“哼!手下败将!要不咱俩现场来比划比划?”
                张一彤的反应顿时让俞天和张一年都忍俊不禁般地大笑了起来。
                张一彤自知有些小题大做,这丫头瞥了瞥周围被其吸引看过来的几人后,跺脚嗔怒道:“一年哥就知道戏耍彤儿了!”
                张一彤说完便赌气般地撅着嘴,回坐到了座位上。
                张一年哄赞道:“小妹文武双全!青州城谁不知晓?快别耍脾气了,叫旁人看到还以为我跟青山在欺负你呢?”
                俞天也敛住笑意,故作郑重道:“哦!看不出一彤小姐还有这番本事?青山之前倒是眼拙了。”
                这二人演双簧般地一问一答,顿时让张一彤喜逐颜开起来。这丫头毕竟是孩子心性,她虽然听出了眼前二人话音中并未有多少正经意味,不过她还是自得般地扬眉道:“单玉师傅说我的习武天赋可是难得一见,若不是我身为女儿身,他定会正式收我为徒的。”


              321楼2013-06-29 22:51
              回复
                  张一年面显轻笑,打趣般地附声调侃道:“对对!难得一见,难得一见。”
                  张一年一说完,就见张一彤顿时眉间一蹙,眼看着又要发作。
                  俞天赶忙打岔般地插口道:“一彤,单玉师傅是何许人?是位武学高手吗?”
                  张一彤果然被俞天的问询之言给吸引了过来。未及这丫头做出解释,一旁的张一年便张口释疑道:“单师傅是翰林院的亲卫总管,也是我西楚六十万御林军的前总教头。一身的硬气功独步天下,鲜有人敌。军督唐伯曾力邀他担任副军督一职,不过单师傅与伯父相交颇深,也不愿从军。于是就一直留在了翰林院,随侍伯父左右。”
                  俞天听闻后略觉释然地点了点头。这厮此刻又想到,西楚虽然文官称“巡”、武官称“督”,不过这唐青明明是平东王,为何张一年却一口一个地军督地称呼着?
                  俞大少爷道出了心中的疑问后,张一年大为惊异地反问道:“贤弟果真不知?”
                  俞天没想到张一年会做出这番讶然的表情,这厮大感好奇地追问道:“还请一年兄解惑一二。”
                  张一年神神叨叨地左右看了两眼后,压低声音对俞天解释道:“虽然西楚人人都知道平东王既为唐青,不过平东王只是唐伯在前楚时的封号。自从前楚的镇西王做了圣上后,便取消了这一封号。平东王的称谓私下说得,大庭广众之下是不能随意乱说的。”
                  俞天这才恍然,难怪之前张一彤在口无遮拦地称唐青为平东王时,张一年会厉声训斥于她。看来这个张家二小姐说起话来还真是百无禁忌。
                  俞大少爷正腹测间,发现刘仁奎正领了一批人朝其身处的观礼席行了过来。这厮暗道:“刘叔总算想起自己来了。”
                  俞天起身相迎的同时,张一年兄妹也礼节性地站了起来。这厮看到,刘仁奎身旁除了李涣真、佟景元外,刘若兰和李俊明也跟在了身后。不过除了这些自己熟识的面孔外,这老家伙身旁还伴行了一位长相俊朗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与刘仁奎年龄相仿,此人虽然生得温文尔雅,不过却披挂了一身锃亮的盔甲。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不仅不输于刘叔,眉宇间还比其更多了几分飒爽干练的英气。
                  未待俞大少爷细细打量,刘仁奎一行便已经到了近前。
                  刘仁奎止步后先是朝俞天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他便含笑着朝张一年兄妹客套道:“张公子和一彤小姐久候了,老夫事务繁多,招呼不周,还请二位海涵。”
                  紧接着,刘仁奎又伸手作介绍状地转首看向身旁的中年男子,和声道:“重远,这便是我刚刚跟你提到的,张府的一年贤侄。”


                322楼2013-06-29 22:51
                回复
                    刘仁奎说完,又将手引向张一彤继续介绍到:“这位嘛!便是张老爷子的掌上明珠——一彤姑娘了。”


                  323楼2013-06-29 22:51
                  回复
                    第九十三章 文武赛
                      刘仁奎的一番介绍之言让俞天微微色变,这厮没想到眼前的中年男子竟是明天参加三祠擂擂赛的李权长子——李重远。
                      刘仁奎话音落定后,李重远极有风度地朝张一年兄妹微微一颔首,这老家伙笑着对张一彤道:“老夫在军中便听闻,张府的二小姐虽然未至及笄之年,不过却是灵艳无双。今日有幸得见才知晓,军中传闻果然不虚!”
                      李重远的这番见面开场白赞得不虚不妄,再加上这老家伙一副极富亲和力的表情作态,就连一旁的俞大少爷都对他生出了些许好感。
                      俞天暗想:此人虽说是李权之子,不过其性格与那老匹夫可是差得多了。李重远两个儿子的脾性也是大为迥异,长子李俊明虽说有些锋芒,不过处事为人还是像其父多点;而次子李俊生骄横跋扈的样子则更像李权。
                      李重远极有水准的一番赞誉之言自然也博得了张一彤的好感。原本还一脸不怎么待见的这丫头,居然转性般地朝李重远施了一礼,她这副“知书达理”的举动顿时让场中与其熟识的几人一阵恶寒。
                      李重远在张一彤施礼间,又转眼看向张一年趣声道:“一年贤侄可还记得你重远叔,以前我可是没少抱过你。”
                      张一年笑着揖道:“一年怎会不记得?小时候我可是常缠着重远叔要去宝膳坊听戏的。”这家伙说完笑意一浓地继续道:“重远叔现在已经贵为西楚提将,一年现在可不敢再缠着您了。”
                      张一年一说完,众人皆有所回应般地朗声笑了起来。
                      俞天发现,李重远在张一年施礼回话间,似是有意无意地瞥了自己一眼。让这厮略觉惊异地是,这老家伙原本极为随意的目光在触及自己腰间后,神情陡然间竟是一凝!不过他很快又佯作无事地调整了过来。
                      李重远神色间的异变虽然是一闪即逝,不过俞天还是敏锐地察觉出了一丝诡变云谲的意味。
                      俞大少爷暗自腹测:这老家伙跟自己应该并不熟识,难道他刚才极为突兀的表情反应,是因为李俊明兄弟二人曾与自己发生过冲突的缘故?


                    324楼2013-06-29 22:52
                    回复
                        俞天思虑间下意识地垂目看了看腰间,当他看到先前随意别在腰带上的金乌刀时,才恍悟般地释然开来。这厮暗道:“看来身前的李重远,应该还不知道自己继位青云寨少当家的事。”
                        李重远与张一年玩笑般的一番寒暄之言,很好地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李老家伙脸上刚刚无意间闪现出的异样神情,也因为这番对话而巧合般地给掩盖了下去。
                        众人一阵寒暄过后,便随意落座在了俞天与张一年兄妹之前攀谈时所居的次席处。
                        带有顶棚的观礼席内分有主次席位。离青云祠前高台最近处有着檀木制作的桌椅台几,几面上皆放有茶具瓜果类的招待物事,一眼便知是用来招呼张秋林或唐青等重要观礼贵宾的主座。
                        主座后则依次分列了些普通的桌椅圆凳,看起来应是给一些随从或寨中观礼陪侍所预留的次席。
                        让俞天大为郁闷的是,落座后的众人似乎是商量好了般,竟全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了一起,却将俞大少爷一人给单独晾在了一旁。
                        刚刚刘仁奎在向李重远引见过张一年兄妹后,也没有接着介绍俞天的意思。这老家伙此刻正与李重远及张一年兄妹落座在了一处。
                        而李涣真、佟景元二人虽然都跟俞天做了些眼神的交流,不过这俩老家伙却和刘若兰、李俊明坐到了一起。
                        被众人直接无视的俞大少爷在不知所从地呆立了片刻后,便悻悻地寻了处较偏的角落坐了下来。这厮带着些情绪地暗道:“这也太TM丢身份了吧?怎么说我好歹也是青云寨的少当家啊。得!我干脆离你们远些,也好图个耳根清静。”
                        百无聊奈的俞大少爷也懒得理会这些人都聊些什么,这厮自我平衡地平复了下心境后,便饶有兴致地打量起了眼前不远处的两座高台。
                        青云祠前的这两座高台今天已经是焕然一新!不过这两座高台的布置却是大为迥异。
                        左边稍小的高台除了台身披红挂绿外,台上还竖起了一排排的竹竿,少说也有五六十根。每根竹竿上都悬有一只如同锦囊般大小的红色布包。


                      325楼2013-06-29 22:52
                      回复
                          在青云祠前晃悠过几天的俞天,对青祠会文武赛的一些规则及典故自然也了解了一些。这厮知道,眼前的小型高台是青祠会文赛时所用的题台,布包内装都装有此次文赛时所准备的各类试题。
                          文赛题台上展示出的所有试题,全部都出自三祠的长老之手。这些试题在被封装于布包之后,便会将其打乱顺序再吊上竹竿,以此来防止文赛时可能出现的,各祠长老私自泄题的舞弊行为。
                          青祠会开始后,参加文赛之人先是按次序进行“挑杆”,意思就是任意选择题台上所展示的一根竹竿,并解出其布袋内的试题。挑杆之人如果解答有误便即出局,而答出正解之人则有机会继续挑杆,连续成功挑杆十次之人便能晋级下一轮。
                          不过,只要能连续成功地挑杆五次,后面即使失败也还会有一线晋级的机会。那便是对“青龙对”。
                          相传前楚年间,有位云游的道人在遍历青龙山道观后,曾出了一副极为古怪的上联。此上联当时虽然对者无数,不过却无一能得到云游道人的认同。此事流转于民间后,这副上联便被楚国当时的学子们称做“青龙对”而流传至今。
                          俞天之前也听说了这半副青龙对,其上联为“长道,短道,直道,弯道,青龙道,道道是道!”当然了,这有些怪异的上联在俞大少爷眼中自是不值一提。不过这厮在被刘仁奎选作少当家后,也没打算参加这次的青祠会。这文赛中所提到的青龙对他也就没放在心上。
                          据说挑杆五次失败后只要能对出让文赛仲判满意的青龙对,也能直接晋级。所有晋级之人最终由谁胜出,就要看后面翰林宗院张秋林的现场命题了。这老家伙会沿用西楚通试的方式,或是经义论证或是命题诗赋,究竟谁会最终夺魁自然也由他说了算。
                          相较于文赛用的题台,俞天右前方的武赛高台要宽大的多。其台身虽然也做了番装饰,不过台面的布置相对就简约多了,一眼便知是用来竞技的擂台。
                          大约三丈左右长宽的武赛擂台中央,仅有一根碗口粗的榉木桩,两人高的木桩顶端悬吊了一朵艳丽的稠花。
                          武赛的规则并没有文赛那么繁琐。武赛开始后,三祠将分别派出五名年轻族众同时上台竞技。当然了,出于族人安全的考虑,参加武赛者皆不允许使用武器。哪一祠能最先拿到稠花便即胜出,其中表现最为抢眼之人,自然也就是此届青祠会青武榜的榜首。
                          此时的武赛擂台边沿处,正有几个八九岁的寨中孩童在追逐嬉闹着,高台附近的人群也越聚越多。整个青云祠前显出一派喜庆隆重的热闹场面。


                        326楼2013-06-29 22:52
                        回复
                            俞天正兴致不减地抬眼打量间,耳旁忽地响起张一彤银铃般地阵阵嬉语声。这厮循声而望的同时,禁不住摇头暗道:“这李重远竟能将这丫头逗得如此开心,看来这老家伙对付女孩子的手段还真是有一套。”
                            不过转眼凝望的俞大少爷却发现,将张一彤逗得嘻嘻哈哈的却并不是李重远,而是一旁次席中的刘若兰。
                            原本分作两处的几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调整了位置。李重远和刘仁奎兄弟三人坐在了一起,而张一彤兄妹则跟刘若兰、李俊明聚在了一处。
                            不知若兰这妮子说了些什么趣事,竟将身旁的几人都引得一脸兴致。张一彤更是手舞足蹈地轻语嬉笑着,这丫头全然不顾她刚刚才塑造出的“淑女”形象。
                            张一彤一边用手夸张地比划着,一边朝刘若兰嬉笑道:“鼻涕能喷这么高?若兰姐姐说得真是稀奇!彤儿见过最大的鱼也不过跟我个头差不多。”
                            张一年也极感兴趣般地插言道:“这叫什么鱼?这么大的鱼若是袭击行船,那岂不是连一丝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刘若兰有些自得地回道:“这鱼的名字我也叫不上来,仁风叔说南洋的人都称之为海神。不过这鱼性子温顺的很,从来不会攻击行船。”
                            这几人所处的位置距离俞天稍近,他们的对话声俞大少爷自然也都听了个一清二楚。这厮暗觉好笑,从张一年兄妹刚刚的描述来看,刘若兰所说的海神应该就是鲸。
                            刘若兰话音落定后,一旁的李俊明接口道:“南洋人靠海为生,既然他们也称之为海神,想必此鱼或许真是仙界某位神灵的化身也未可知。我以前听长辈说过,很久之前西楚可是出过一位神灵的,而且那位神灵就是一只凤凰的化身。”
                            李俊明神神叨叨地一番话顿时让其周围的几人变得大为好奇起来。尤其是张一彤,这丫头此刻的脸上,写满了一副遥想神游的表情。
                            俞天刚才虽觉这几人聊的话题有些好笑,但是他并没有插言解惑的意思。不过,在李俊明这小子故弄玄虚地一番胡扯后,俞大少爷立马改了主意。要知道,这厮对李俊明兄弟可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俞天当即起身插言道:“这种鱼名为鲸,是世上最大的动物。鲸有很多种,最大的蓝鲸能长到十丈长。一彤刚刚所说得那也不是什么鼻涕,而是鲸呼吸时所喷出的水柱。”
                            俞大少爷侃侃而谈间已经行至这四人的圆桌前。
                            俞天话刚说完,张一彤便一脸兴奋地起身近前道:“青山哥,你也知道这种鱼?快说出来让大家长长见识!”
                            桌旁的刘若兰此时也有些惊异地看向俞天询道:“佟公子也去过南洋?”
                            俞大少爷刚欲答话,便见面前坐在圆凳上的张一年神色间慕地一紧,随即他又“嚯”地一下站起了身来。


                          327楼2013-06-29 22:53
                          回复
                            第九十四章 无需理会
                              几乎就在张一年猝然起身的同时,俞天身前的几人也都有所发现般地站了起来。
                              青云祠前略显嘈杂的人声也在此刻矮了下去。综合张一年刚刚做出的反应,俞大少爷心内料定:过来之人必是翰林宗院张老爷子无疑了。
                              俞天当即止住继续给张一彤普及鲸鱼知识的话头,回身望去。
                              观礼席后方不远处的青云祠广场上,张秋林和另一名微胖老者并肩而行。二人身后则跟行了一众家眷及仆从,李权为首的几个黄袍长老正一脸谄媚地伴行在两侧作引领介绍状。
                              让俞大少爷略觉意外的是,张秋林身旁之人却并不是其弟张秋良。这个有些微胖的老者所展现出的“气场”明显不输于一旁的张秋林,其睥睨天下般地神情步态让人一眼便知:此人身份很不一般。
                              “难道他便是西楚军督唐青?”俞天心内暗询道。
                              俞大少爷正疑惑间,便听身后的张一年矮声自语道:“爹怎么没过来?”
                              张一年自语声一落,张一彤便回应般地道:“爹没来正好,省得一会我要挨骂。”这丫头说完又语气一忿地嘟囔道:“哼!那只母老虎果然也来了,待会肯定少不得又要数叨欣姨。”
                              张一年有些怒意地小声斥道:“小妹休得胡言!大伯父和唐伯都在,欣姨断不会受委屈的。”
                              张一彤轻哼了声后,便不再言语。
                              通过张一年兄妹的一番窃语声,俞天也确定了微胖老者的身份,看来此人就是之前先一步抵达主寨的军督唐青了。
                              张秋林和唐青都是西楚朝中的泰斗型人物,这二人同时莅临观礼,对已经没落的青云寨来说,自然是件荣耀万分之事。也正因如此,由寨中辈分最高的众长老亲自陪侍接待,才不至失了礼数。
                              刘仁奎、李重远等人在张一年兄妹说话间,便已经快步迎了过去。
                              这种大人物的到场,青云祠前的三祠族众顿时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张秋林、唐青显然都看到了已经迎至近前的刘仁奎等人。二人止步的同时,刘仁奎抱拳施礼道:“青云寨掌事刘仁奎见过二位大人。”刘仁奎话音一落,其身后的一众人等纷纷躬身行礼。
                              张秋林颔首回礼后,笑着揶揄道:“刘大掌柜瞒得老夫好苦啊!”
                              刘仁奎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便恍然赔笑道:“宗院大人勿怪,青云寨今年临时决定重开三祠擂,唐军督为擂赛仲判。刘某没有事先告知大人,实为考虑不周,见谅见谅!”


                            328楼2013-06-29 22:53
                            回复
                               刘仁奎言毕,便见张秋林转首看向唐青戏言道:“唐大人可信了老夫了?老夫可不是架子大,实在是事先并不知情啊。”
                                一旁的唐青闻言后,笑着应道:“看来本督倒是错怪张宗院了,既然如此,明日本督为张宗院设宴赔礼,到时宗院大人可要赏光啊。”这老家伙说话间虽然面色带笑,不过其怪声怪调的语气中,还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习惯性的傲慢姿态。想来位高权重的此人平日里也是个不可一世的主。
                                张秋林抚掌笑道:“老夫可不敢让军督大人赔礼,不过明日老夫一定要去贵府讨杯酒喝才是。”
                                二人间又相互玩笑了几句后,便在李权等长老的安排下,将张、唐二人及其家眷仆从分别引向了各自的观礼席。
                                一直呆在观礼席内的俞天发现,刘仁奎等人自上前行礼后,根本没什么插话的机会。堂堂青云寨大当家,在张、唐二人面前显得有些无足轻重,宾主关系似乎完全颠倒了过来。
                                最让俞大少爷暗为愤懑地是,刘仁奎在向张、唐二人行礼后,张秋林起码还颔首示意地打了声招呼。不过,身为军督的唐青架子未免也太大了些,这胖老头竟目中无人地瞧都没瞧刘仁奎一眼。他这番狂妄无礼的作态,让身为青云寨少当家的俞天大为反感。
                                不仅如此,唐青在与张秋林一番玩笑寒暄过后,还饶有兴致地转首与李权交流了几句,最后他又主动将刘仁奎身旁的李重远给唤至近前耳语了一番,这胖老头彻彻底底地将青云寨三个当家给当作摆设撂在了一旁。
                                不过,刘仁奎的心理素养显然有着极高的道行。这老家伙自始至终都是面含笑意地不温不怒,仿佛唐青这番极为轻视的举动他早有预料般。


                              329楼2013-06-29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