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吧 关注:209,859贴子:1,196,229
  • 11回复贴,共1

【文言文】初一下30课《狼》不解。不知可有大神答我所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前声明我会码很多字。觉得不耐烦的就请不要进了
先来镇楼图。这里新人梦纸一枚。




首先是因为大家同学的听课状况那么投入。老师也讲得激情四射。就不忍心扰乱课堂。但还是想知道,抑或是想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我想的和老师讲的以及本文的意思都是相反的,还望大神们可以给我个解释或是什么。进入正题
先上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此为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有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向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追赶,另一只狼仍旧跟从。屠夫又投骨头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止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投完了,两只狼还是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感到非常困窘,害怕受到狼的前后攻击。往旁边看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其中堆积了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它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自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过了很久,那只狼似乎闭眼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疑问开始:
1.形象:老师曰:狼乃贪婪,凶狠,阴险狡诈;屠户乃机智勇敢。
________我却曰:狼食肉乃本性也,非贪婪而言。再者屠户为已在杀生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屠户应比狼更凶狠。其次认为狼并非阴险狡诈。而言聪慧、因为狼它是狼它的身世不怪它啊(好吧这里鸡冻了00),也再次认为屠户并非机智勇敢,应是本能反应而已。再者屠户前面已经躲避了。所以并非言之勇敢。
2.启示:老师曰: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面对“狼”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
________我却曰:遇事冷静为正解。但如果说不能未免太绝。力求世界和平。非要弄个你死我活不可?人皆有善,能改则改,不能则再“杀”。
3.手法:老师曰:此文用讽刺手法反应了当代现实社会的黑暗,狼为欺压弱小人民的恶势力者,而屠户为善良的人民。正所谓邪不压正。。。。等等
________我却曰:为何不能这样想?难道狼就一定是反面人物吗?我认为那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即使动物再聪慧,也不能摆脱人。所以为弱肉强食。弱不胜强。再者还可以理解为。此文有说他是屠户。宰杀动物的人。为何不能想成狼是为了报仇呢?为什么一定要把狼当成负面人物呢?
===========================================================================
关于此文我就这么多疑问。希望得到想要的答案。(啊哦。突然发现我是用有的古的语言。。算了应该会懂,最近总背文言文都崩溃了哎。明天周日我们私立学校还上学。哎。先睡觉了。希望明晚回家能有回复。新人发帖求别秒沉


1楼2013-06-15 21:27回复
    我只说一句话
    作者的立意说了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6-15 21:35
    收起回复
      2025-07-21 04:43:51
      广告
      突然发现,这、这、这!其实也蛮有道理的。。(表示今年初二,这学期学的《狼》)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15 21:36
      收起回复
        同为狼迷……学这课的时候也很那啥(摊手)
        但是事实上,蒲松龄首先是一个人,且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所以他写出来的文章肯定包含了他个人的一些观点。这个没办法因为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是不相同的,有一句话叫啥: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记不太清……不过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现代人们都意识到某些动物是对食物链有决定作用的对吧……但是在古人看来,狼虎豹等猛兽既然吃人,肯定不是啥好东西嗯= =还是因为大背景环境有差异的原因……所以对狼的憎恶也可以稍微理解。
        然后老师说的等等啥反映社会黑暗啊,都是由文章本身延伸出来的深层思想,只是借狼这个形象来代表这些啥黑暗势力……这样借动物形象来代表人的文章还有很多吧?黔之驴大概也属于这样?也不是专门针对这种动物而言……
        (不过就算自己能理解,学的时候作为一个喜欢狼的人还是很别扭= =)
        以上是个人意见嗯w


        IP属地:北京4楼2013-06-15 21:55
        收起回复
          新人发帖果真秒沉


          6楼2013-06-18 21:09
          回复
            虽然终究少数服从多数,但也仅限于考试。自己就是自己,会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我们可不是机器人。
            楼主这样挺好的,别学死了。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6-18 21:23
            回复
              我不觉得少数服从多数,只要不是百分之百,那么答案都不确定。
              事物都有两面性,你可以和老师探讨一下。
              我觉得,中国故事里会用这类方式来反映品行,以力求真善美的角度。
              我是赞同楼主观点的…很多时候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断定或者标准答案是那种立场的话…我总是像个愤青一样= =……


              IP属地:广西8楼2013-06-18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