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很好吧 关注:54贴子:4,788
  • 12回复贴,共1

今年助理面试好变态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6-13 22:04回复
    八、从事岗位
    工程勘察、工程测量、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矿山建设、土工试验、地质灾害评价、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组织、地基基础监理等。 九、需要考取的证书 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地质师、水文地质工、测量证、土工试验员证、工程监理证、施工员、资料员等。 十、职称评定 大专毕业——1年——初级职称——2年——助理工程师——4年——中级职称——5年——高级职称 十一、就业企业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省丹东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省贵阳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都江堰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市)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明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西安市)上海汇谷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


    4楼2013-06-13 22:10
    回复
      2025-05-20 19:58:07
      广告
      十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内容: 1、水文地质学是从寻找和利用地下水源开始发展的,围绕实际应用,逐渐开展了理论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 2、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探讨地下水量、水质和温度传输的计算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定量模拟。这是水文地质学的重要基础。 3、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4、供水水文地质学是为了确定供水水源而寻找地下水,通过勘察,查明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5、矿床水文地质学是研究采矿时地下水涌入矿坑的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以及其他与采矿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6、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另一方面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7、地热是一种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热水或热蒸汽携至地表的地热能,用来取暖、温室栽培或地热发电等,以及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察与开发方法等,是水文地热学的研究内容。 8、区域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区域性分布和形成规律,以指导进一步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为各种目的的经济区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9、古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环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等。据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机制,阐明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矿产的形成、保存与破坏条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环境有密切联系。水文地质学以地质学为基础,同时又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学是与水文地质学是同时相应发展起来的,因此两者有不少内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积极参与水文循环,一个地区水循环的强度与频率,往往决定着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因此,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学、气象学、气候学有密切关系,水文学的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是以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并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是:由主要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转向更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饱水带的含水层,扩展到包气带及“隔水层”;由只研究地壳表层地下水,扩展到地球深层的水。


      5楼2013-06-13 22:10
      回复
        预计今后的水文地质研究,在下列方面将有突破:裂隙水与岩溶水运动机制和计算方法;地下水中污染物和温度运移机制和计算方法;粘性土的渗透机制;包气带水盐运移机制;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学模型;地球深层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基本内容: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6楼2013-06-13 22:10
        回复
          好长,什么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6-14 10:13
          回复
            内容跟题目讲的是一回事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6-17 10:53
            收起回复
              🐴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10-24 0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