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公益吧 关注:723贴子:2,476
  • 9回复贴,共1

=== 人生在世,孝字当先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上午,临邑县义工协会冒雨开展了“情浓五月天, 欢乐度端午”活动。
为临邑镇、孟寺镇、宿安乡和理合务镇四家敬老院送去了9箱西红柿和几锅粽子。
对于我们在这样的天气前去献爱心,老人们深感意外,话语中都隐含着歉疚。
在理合务镇敬老院,我见到了一位81岁的慈眉善目的老婆婆。
认真地帮她修剪完指甲,又聊了几句。
看到她桌上摆放的那两束丝袜花,我有点好奇:“老大娘,这是谁做的啊?”
她兴奋的告诉我:“这是我闺女拿来的。”
哦,原来她是有子女的啊。
提到女儿,老婆婆眼圈红了,说:“我这个闺女还不如你们呢!整天不来看我……”
见触到了老人的痛处,我有点慌,笨嘴拙舌地试图安慰她——
“您闺女一定很忙,您在这儿生活也挺好的,能让她放心,她不忙的时候肯定来看您了……”
老人似乎更委屈了:“忙什么忙啊,她又不上班,天天在家闲着……”
我一时语塞,幸好有人转移了话题,
老人才又面露笑容,亲切的抓着我的胳膊说:“你们都是好人哪,总是来关心我们……”
她的表情和动作,深深触痛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那个地方。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我不知道老人的女儿是出于什么原因把她送到这儿来的,
也许因为这里衣食无忧,有人照管,比自己家里条件可能好上无数倍。
可这一定是老人需要的吗?
八十多岁的老人,也许最渴望的就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
他们没有太多的欲望,只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这点要求过分吗?不过分!那为什么无法满足他们呢?


1楼2013-06-10 23:26回复
    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可是,仍有许多人把这种美德抛在脑后,仍然让这份美德悄悄从自己身边流逝,
    自古就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词句,
    可是又有几人真正仔细理解与体会过这其中的含义呢?
    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老去,都会像自己的父母现在这样,生老病死,
    在对老人不管不问时,是否想过有一天你自己的子女也像自己这样对待你呢?
    你现在的一言一行都会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
    现在在我们中国,慢慢流传出来了父亲节母亲节这些节日,虽然这很好,
    但是,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
    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
    不是说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
    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都只是形式,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
    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
    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
    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
    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
    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
    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但不到老谁都不会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老人心里有什么需求。
    但我想我们能做的尽力去做,给他们买件喜欢的衣服,买些可口的食品,耐心地听他们絮絮叨叨地告诉你一些“新闻”,尽管你对此也许没有丝毫兴趣。
    把生活中、工作上的事跟他们说说,尽管他们可能并不能体会你的艰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朋友们,仔细体会一下这其中的含义吧。
    善待我们的父母,孝敬我们的爹娘吧!


    2楼2013-06-10 23:36
    回复
      善待我们的父母,孝敬我们的爹娘吧!


      3楼2013-06-11 12:43
      收起回复



        4楼2013-06-11 18:01
        回复




          5楼2013-06-11 18:02
          回复
            感觉敬老院的条件一般呢 地面貌似很潮湿的样子。


            7楼2013-07-17 18: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