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这标题有点偏向之嫌…
低龄化不代表就是俗化还是劣化,但为什麼一扯到儿童剧就会觉得它们是品质不好的剧?
我觉得这是比较需要深思的地方。
反过来问,什麼叫高龄化的剧?
高龄化的剧又有哪些特点让人家觉得他是高龄化?
年龄层唯一被限制住的只有观看的尺度,像是血腥、暴力、色情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说有这些原素的就叫高龄化吗?
个人觉得探讨的角度不同也会造成这样的印象在,国仇家恨、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常常会被认为是高龄化的「深刻」剧,大问题通常会造成「大气」感,因此觉得这是适合成人的剧,因为够刺激,够让人想去思考大问题。
不过这里我想问的是,难道小问题就得忽略不计?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反而是小问题居多,可是教育让我们只想往大问题去发展,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有深度的样子」。
举个例,高考完了吧,各位的家长希望各位读怎样的科系呢?
愈是看起来光彩有面子的科系,就愈有人气,也是家长们希望孩子去读的科系,这是家庭的大问题,可是这是孩子想要的吗?孩子想要这件事是个人的小问题。
所谓的低龄化和高龄化争论大概也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