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磊的那篇《别跟我提梦想,戒了》我很喜欢,其次也非常喜欢这个标题,透露着一种无奈。我突发奇想,觉得用这个标题可以再写一篇文章。董晓磊的那篇写的是对学校生活的感受,而我想写的是离开学校之后的感受。但既然这么好的标题被别人用了,我就不能再用了,虽然喜欢得不行。经过苦思冥想,现在只好把标题换成《戒了梦想的瘾》了,与之相比,显得逊色多了。
“梦想”一词,明确地出现在我脑海里还是高中时。我不知怎么自己就爱提梦想了,反正觉得自己很年轻,有许多事情想要完成,那些事都是我喜欢做的,所以不带有功利性。也就是说,我要让自己通过喜欢做的事过上好的生活。那么,那些事我们该怎么称呼呢?只好用“梦想”来称呼了。别无其他。
也许在常人看来,无论你有什么大的小的或者不大不小的梦想,处在上学年龄的你不上学还能干什么?对此我表示既赞成又反对。没错,我们的梦想还是通过上学更容易实现些,不过有些梦想也不一定上学才能实现。当初的我就是这样想的,而且早已对学校枯燥的生活深恶痛绝,结果早早断送了自己的学生时代。现在说来,我经历了很多很多,不再像那时如此冲动任性。不过,我知道即使时光倒回去,我还会那样做,想当初我痛苦到了什么程度啊,简直像在地狱受煎熬。
我上的高中在我们那里算不错的,考上的时候有些意外。因为初三时我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没想到挣扎之下真的成功了。记得中考时,我有种莫名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过分数线。成绩出来后,果真超过了忘记是十几分还是二十几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考上了比较满意的高中。另外,我们那里还有一所重点高中,但我却不乐意去那里。我不明白很多人拼命考去那里有什么意义,甚至他们为了考上那里接连复读,白白浪费了时光。尽管他们有的考上了,也没见又考上他们想考的清华北大。他们的决心是除了重点中学和清华北大,其他一概不理——对此我只能说脑残,没那个金刚钻,何必要揽那个瓷器活呢?而我不想去重点高中,就是因为我认为那里面一定有很多书呆子,虽然学习好,可是除了学习什么也不懂。话是这样说,我也不能去什么都不是的学校,那里面倒没几个学习好的,混子居多,但为了虚荣也得是那么回事。
我觉得信心很重要,比如我的那次中考,就是因为信心十足考得才好。除此之外,很多时候面对很多事情,我却是往往没有信心的。仔细想想,在这个世上我有什么呢?我没钱没权力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要说有也就只有梦想了,可是说出来显得多么寒酸啊!就像我喜欢写作一样,在众人面前我提都不敢提,别说我没写出什么名堂,即使写出了名堂也未必敢说“我是作家”,我觉得如今社会当个作家也很寒酸,虽说有混得很好很好的。而若是在别人面前提梦想,人家以为你矫情那是轻的,不说你神经病就谢天谢地了。
尽管如此,身边认识我的了解我的都不是傻子,他们早就看出我是个有梦想的人了。他们虽然没说我是疯子,可是他们把我当成了疯子。哪怕他们说“现在像我这样有梦想的人不多了”,形似夸奖的话我都觉得如此如此讽刺!
再说说我离开学校时的事情。我还清晰地记得那种感觉,很刺激,就像一次逃亡。其实本来我没有离开的念头,但那天上晚自习前,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再继续下去,我非疯掉不可。于是我决定晚自习后离开。我走时没带任何东西,一身轻;我也没把离开的事告诉任何人,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并不怎样,所以此事与他们无关。我没有任何可留恋的,要说留恋,可能我会留恋这个地方,毕竟我在这里呆了一年多。第二天我回了家,父母对我不上学没说什么。我知道他们或许还会很赞同,因为我在学校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一次,因为我经常逃课,父亲还被班主任叫到了学校。此后父亲不想再让我上学了,可我还是执意回到了学校。那时我很害怕自己没学可上,我觉得除了上学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离开学校后,不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惊奇。父母也没想到,我不上学的意义不是那么普通的。
我不上学后,并没有按照计划出远门,而是在家找了个工作。大约半年之后,我又去聊城上了技校。过了没几个月,我就离开了那个技校。我发现自己再回到学校真是愚蠢,不知当初是怎么想的。聊城是我第一次去的远一点的城市,去那里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坐火车时,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天真的想象。高中时,我们学校就离火车站不远,晚上躺在宿舍睡觉时,便会听见火车路过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使我陷入幻想,比如什么时候我才能坐上火车呢?像许多人一样去很多地方。我知道最多不过再过两年,等我考上了大学,就能坐火车去上学了。甚至为了多坐火车,我想去很远的城市上大学。那时我还从没见过火车,一直想去火车站看看火车的样子。有的同学闲暇时去火车站玩,他们回来后谈起此事,我就问他们火车站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你没去过吗?我说没有。他们说,火车站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我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他们说因为铁路就很高,所以火车站也要一样高。我明白了,但还是无法想象火车站的样子。他们让我下一次和他们一起去玩,但始终没有去过。
我上高中时,离开学校的很大原因就是想去追梦,没想到直到离开技校后,我才开始真正踏上梦想的旅程。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虽说动荡不安,但也经历了很多事情。要说我真是去追什么梦想,我也说不出是什么。也许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一直追寻的梦想吧。
这些年来,我去了不少地方做过不少工作,自然也吃过不少苦。因此,我本以为精彩的世界,感到更多的是无奈。那时我想就算以后尝尽无奈,我也觉得那是精彩,所以我始终在坚持。如果去回味这些年的辛酸,我可能会流泪,但并不是懦弱,因为我走的路无论怎样都是自己选择的。我无法一直忍受同一种生活,所以始终在换地方换工作,面对这些家人尤其不能理解,他们只想让我安定下来。在农村老家,像我一般大的差不多都已结婚,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唠叨这事。我表示理解,但我却不想屈服。但有一天我累了,也许就屈服了。
现在我的确成长了。而生活还在继续,我还年轻,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不做被打败的人。我相信我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如果有下辈子,我可能就不会这么早不上学了,就算是混,我也要混上几年,因为我觉得什么时候就该什么样。其实,我还是挺向往大学生活的。或许上过大学的人不这样认为。我所想像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而他们认为是不美好的。我想不出来有什么不美好,我曾设想考上大学后,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他们觉得不美好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我并不是抱着学习态度去上大学的,而是想给青春留些美好回忆,要做很多难忘的事情。但这些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了,只有下辈子。
说到最后,现在我已不想再提梦想了,因为觉得那样就恶心了。你说你到了一大把年纪还口口声声把梦想挂在嘴边吗?那样非恶心死人不可。藏在心里,只有这样。其实年轻有梦想是好的,就像一种瘾,但不可上瘾,要戒了梦想的瘾。
“梦想”一词,明确地出现在我脑海里还是高中时。我不知怎么自己就爱提梦想了,反正觉得自己很年轻,有许多事情想要完成,那些事都是我喜欢做的,所以不带有功利性。也就是说,我要让自己通过喜欢做的事过上好的生活。那么,那些事我们该怎么称呼呢?只好用“梦想”来称呼了。别无其他。
也许在常人看来,无论你有什么大的小的或者不大不小的梦想,处在上学年龄的你不上学还能干什么?对此我表示既赞成又反对。没错,我们的梦想还是通过上学更容易实现些,不过有些梦想也不一定上学才能实现。当初的我就是这样想的,而且早已对学校枯燥的生活深恶痛绝,结果早早断送了自己的学生时代。现在说来,我经历了很多很多,不再像那时如此冲动任性。不过,我知道即使时光倒回去,我还会那样做,想当初我痛苦到了什么程度啊,简直像在地狱受煎熬。
我上的高中在我们那里算不错的,考上的时候有些意外。因为初三时我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没想到挣扎之下真的成功了。记得中考时,我有种莫名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过分数线。成绩出来后,果真超过了忘记是十几分还是二十几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考上了比较满意的高中。另外,我们那里还有一所重点高中,但我却不乐意去那里。我不明白很多人拼命考去那里有什么意义,甚至他们为了考上那里接连复读,白白浪费了时光。尽管他们有的考上了,也没见又考上他们想考的清华北大。他们的决心是除了重点中学和清华北大,其他一概不理——对此我只能说脑残,没那个金刚钻,何必要揽那个瓷器活呢?而我不想去重点高中,就是因为我认为那里面一定有很多书呆子,虽然学习好,可是除了学习什么也不懂。话是这样说,我也不能去什么都不是的学校,那里面倒没几个学习好的,混子居多,但为了虚荣也得是那么回事。
我觉得信心很重要,比如我的那次中考,就是因为信心十足考得才好。除此之外,很多时候面对很多事情,我却是往往没有信心的。仔细想想,在这个世上我有什么呢?我没钱没权力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要说有也就只有梦想了,可是说出来显得多么寒酸啊!就像我喜欢写作一样,在众人面前我提都不敢提,别说我没写出什么名堂,即使写出了名堂也未必敢说“我是作家”,我觉得如今社会当个作家也很寒酸,虽说有混得很好很好的。而若是在别人面前提梦想,人家以为你矫情那是轻的,不说你神经病就谢天谢地了。
尽管如此,身边认识我的了解我的都不是傻子,他们早就看出我是个有梦想的人了。他们虽然没说我是疯子,可是他们把我当成了疯子。哪怕他们说“现在像我这样有梦想的人不多了”,形似夸奖的话我都觉得如此如此讽刺!
再说说我离开学校时的事情。我还清晰地记得那种感觉,很刺激,就像一次逃亡。其实本来我没有离开的念头,但那天上晚自习前,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再继续下去,我非疯掉不可。于是我决定晚自习后离开。我走时没带任何东西,一身轻;我也没把离开的事告诉任何人,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并不怎样,所以此事与他们无关。我没有任何可留恋的,要说留恋,可能我会留恋这个地方,毕竟我在这里呆了一年多。第二天我回了家,父母对我不上学没说什么。我知道他们或许还会很赞同,因为我在学校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一次,因为我经常逃课,父亲还被班主任叫到了学校。此后父亲不想再让我上学了,可我还是执意回到了学校。那时我很害怕自己没学可上,我觉得除了上学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离开学校后,不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惊奇。父母也没想到,我不上学的意义不是那么普通的。
我不上学后,并没有按照计划出远门,而是在家找了个工作。大约半年之后,我又去聊城上了技校。过了没几个月,我就离开了那个技校。我发现自己再回到学校真是愚蠢,不知当初是怎么想的。聊城是我第一次去的远一点的城市,去那里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坐火车时,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天真的想象。高中时,我们学校就离火车站不远,晚上躺在宿舍睡觉时,便会听见火车路过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使我陷入幻想,比如什么时候我才能坐上火车呢?像许多人一样去很多地方。我知道最多不过再过两年,等我考上了大学,就能坐火车去上学了。甚至为了多坐火车,我想去很远的城市上大学。那时我还从没见过火车,一直想去火车站看看火车的样子。有的同学闲暇时去火车站玩,他们回来后谈起此事,我就问他们火车站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你没去过吗?我说没有。他们说,火车站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我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他们说因为铁路就很高,所以火车站也要一样高。我明白了,但还是无法想象火车站的样子。他们让我下一次和他们一起去玩,但始终没有去过。
我上高中时,离开学校的很大原因就是想去追梦,没想到直到离开技校后,我才开始真正踏上梦想的旅程。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虽说动荡不安,但也经历了很多事情。要说我真是去追什么梦想,我也说不出是什么。也许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一直追寻的梦想吧。
这些年来,我去了不少地方做过不少工作,自然也吃过不少苦。因此,我本以为精彩的世界,感到更多的是无奈。那时我想就算以后尝尽无奈,我也觉得那是精彩,所以我始终在坚持。如果去回味这些年的辛酸,我可能会流泪,但并不是懦弱,因为我走的路无论怎样都是自己选择的。我无法一直忍受同一种生活,所以始终在换地方换工作,面对这些家人尤其不能理解,他们只想让我安定下来。在农村老家,像我一般大的差不多都已结婚,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唠叨这事。我表示理解,但我却不想屈服。但有一天我累了,也许就屈服了。
现在我的确成长了。而生活还在继续,我还年轻,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不做被打败的人。我相信我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如果有下辈子,我可能就不会这么早不上学了,就算是混,我也要混上几年,因为我觉得什么时候就该什么样。其实,我还是挺向往大学生活的。或许上过大学的人不这样认为。我所想像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而他们认为是不美好的。我想不出来有什么不美好,我曾设想考上大学后,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他们觉得不美好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我并不是抱着学习态度去上大学的,而是想给青春留些美好回忆,要做很多难忘的事情。但这些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了,只有下辈子。
说到最后,现在我已不想再提梦想了,因为觉得那样就恶心了。你说你到了一大把年纪还口口声声把梦想挂在嘴边吗?那样非恶心死人不可。藏在心里,只有这样。其实年轻有梦想是好的,就像一种瘾,但不可上瘾,要戒了梦想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