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煌吧 关注:66,754贴子:658,390
  • 12回复贴,共1
看书过程中看见武悼天王冉闵,本来还以为是开荒编纂的名字,后来查阅发现这位真正被埋没在历史中的人物却是开荒笔下四位霸王中最为霸气,最为可悲的。大家有空去查阅一下。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一些资料截取: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和敌人拼命,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冉闵死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太监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
别说什么杀戮过剩,项羽还是无故坑杀秦兵呢,怎么没人说他,甚至还比为鬼雄。在我看来冉闵更堪称鬼雄,在他的时代朝代更迭迅速,很难说什么忠诚,而他却有那么多人愿意慷慨追随赴死,这点上有谁能比,而他为抢粮而被埋伏,最后不幸被杀又岂是项羽那“天亡我,非战之罪”这种推卸的话调可比。
遗忘才是真正的悲哀我不要求大家怎么样,至少去查查看关于冉闵的资料吧,可能是因为民族问题,所以冉闵的贴吧已经被封,大家还是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IP属地:浙江1楼2013-06-07 22:57回复
    网上可能有一些文章是说他不好的,但是冉闵的功绩是不可抹灭的,为什么我们都可以接受项羽,而冉闵却被遗忘在历史中。


    IP属地:浙江6楼2013-06-08 10:53
    收起回复
      网上有篇文章说冉闵他战绩不行,但是我想说冉闵他凭借的是一地之力,而像霍去病之类的是举全国之力去征讨某一异族,而且这个道理就像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一样。冉闵能走到这个位置肯定不是傻子,知道杀胡令肯定会受到所有异族势力围攻,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冉闵作为乞活军的代表人物不愧其名


      IP属地:浙江9楼2013-06-08 11:59
      收起回复
        会自杀殉国的不仅仅是其他朝代,冉闵王朝才是真正的大范围自杀殉国,基本上所有的大臣都自杀殉国。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


        IP属地:浙江13楼2013-06-08 12:30
        回复
          看完去查查冉闵和他的杀胡令,到时候别看完《神煌》后依旧以为冉闵只是个历史上打酱油的,那就太不对了


          IP属地:浙江14楼2013-06-08 12:39
          回复
            ok,太祖,个人觉得他好像是没啥功绩。
            1.发动内战
            2.破坏文化
            3.某条好像说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人家敢不先安内吗


            IP属地:浙江16楼2013-06-08 13:21
            收起回复
              好吧,好像歪楼了


              IP属地:浙江17楼2013-06-08 13:22
              回复
                冉闵的话,如果是不得民心会有那么多人慷慨赴死吗,而且将军粮分给城内百姓,历代的军阀,帝王,有谁能


                IP属地:浙江18楼2013-06-08 13:25
                回复
                  要是冉闵打赢了,估计又是千古一帝


                  IP属地:浙江21楼2013-06-08 14:10
                  回复
                    功绩盖千古,勇武凌天下


                    IP属地:浙江22楼2013-06-08 15:12
                    回复
                      如果冉闵胜利,估计史书会这么写: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中原,太祖起兵于。。。战于。。。斩敌。。。然后应该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比如汉室自十室九空。。。也许会掺杂个故事,比如冉闵在路边看见胡人欺压汉族。。。或者其他什么的,然后愤而杀人。。。估计这一段被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太监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其实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写史者理亏,直接抹去这部分。下面这段史料就是当时的民族矛盾激烈程度的写照
                      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乱”之时。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段氏鲜卑来对付成都王司马颖。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总人口2000万,北方发达地区大概12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个人觉得杀胡令可能是在冉闵即位后发生类似事情造成了情绪极端反弹,毕竟石虎当初的暴行冉闵也都看在眼中,可能是因为实力,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不过他都容忍了,说明冉闵不是冲动的人。不冲动的人却发布杀胡令,中间发生的事情必然是耸人听闻的。所以说他不顾大局什么的,年少时期的他都能容忍,怎么可能会是在即位后马上就糊涂了。


                      IP属地:浙江25楼2013-06-08 20:46
                      回复
                        当不悔大劫,纵天下皆金铁。旌旗纷飞,谁可敌?曾回首作别,天下缟素。可叹英雄泪,无人问。


                        IP属地:浙江36楼2013-06-09 21:01
                        回复
                          可叹无人问津啊


                          IP属地:浙江37楼2013-06-10 0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