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在家里你使用什麼Stax耳机和耳放?哪个是主力?
[Mr. Sasaki]没有最好或最爱的型号(平等的意思?),但基本上我在家使用SR-404和SRM-T1S.
[Mr. Meguro]25年前我有一台JBL功放和号角.用一台成像大,深和3D的黑胶唱机.
当我听到CD机时,它的平面成像令我失望,从那时起我个人就对数字音频没了兴趣,
但我知道数字革命的巨大商业潜力.我开始做音频设备销售工作,随后加入了Stax.
现在,运营Stax对我而言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我是作为一个发烧友加入Stax,那我个人对声音的看法或喜好可能会影响产品设计.
但与此相反,我们的换能器要追求客观的性能.当然,不可能做到完美.
我们努力还原最真实的,乐器原本的声音.理想中是同时还原音色,氛围/音场.
至少,我们目标是要能清楚辨别各乐器,在这想法下,我们认为009是我们现时最大成就.
总之,我们的设计哲学是倾向於追求换能器的客观性能和准确地还原声音,
而不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来调音.
10.设计时,Stax主要是参考客观的性能指标或是主观的聆听?
[Mr. Meguro]当然,我们不能只靠感觉来设计产品,我们必须从技术角度开始设计.
例如某个新技术可提升还原度,这个阶段我们会把个人喜好放在一旁,
在初步阶段,原型机会首先经过客观的性能指标测试.
这是自然的流程,跟其他耳机制造商差不多.
在后面阶段会作聆听测试,因个人聆听难以全面地判断好坏.
所以是由数人组成的试听小组做.最终设计是采纳或丢弃,是由大家的试听印象决定.
当然,很多样机因为听感不佳被废弃,这种事经常发生呢(笑)

Stax以往的产品,包括DAC如Talent DAC和SRM-T2放大器,供访客参观
11.Stax在设计和试听时,会使用什麼放大器?例如会使用大推力的T2,还是在产型号?
[Mr. Meguro]直到最近,我们一直都是用SRM-T1.
这产品有长久历史,从T1开始,然后T1S和006t. 现时我们使用两台在产型号作参考:SRM-727A和SRM-007tA放大器

传说中的SRM-T2放大器
12.Stax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生产静电耳机的厂家,
你们觉得这是因为优秀的静电耳机需要由少数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做的出,
还是说是因为生产问题(如电极板误差的精度要求)?
[Mr. Sasaki]是的,这市场确实很小,我相信其他竞争对手也感到这里竞争激烈,很难持续发展.
然后,当然经验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你看看过去,
一些日本厂家如Sony,ATH也曾设计和生产静电或驻极体产品.
很多制造厂家参与进来,但后来大多数都退出了,因为它们发现赚不到钱.
Stax在这领域成功了,我们无意把公司做大,面向也是小众市场.
并且,生产静电单元并不容易,需要一些经验去把它做正确.
薄膜是由供应商提供,然后我们在房子内组装,
组装是在无尘室进行,因振膜和电极板相距很小,加上是静电驱动的关系,
一粒小灰尘就会造成大问题,这是加工的难处.
检查电极板由一个技术人员做,要细心地检查电极板表面是否有缺陷或小颗粒.
你可想像,这样很难大量生产它们,也成为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
基本上,我们不可能大量地生产SR-009单元,平均每月20-30付,
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等候交货.
[注:随后我们路过运输部门,见到货架上本应放置009的位置,上面并没有东西]
13.有无计划生产SR-009配套的旗舰耳放.
[Mr. Sasaki]是的,我们有计画做,但需要一些时间,产品设计在有步骤地进行中.
14.是否会出类似SRM-T2的产品,生产的难处是什麼(重量,体积,价格)?
[Mr. Meguro]SRM-T2是和SR-Omega配套.两件产品当时价格都是18万日元(18年前)
(好像笔误吧,T2是46万).009价格几乎是Omega两倍,所以如果我们要做旗舰耳放,
性能表现需超过T2,要更出色,所以,考虑了这些因素,目前在设计阶段.
设计已经在做,我们现阶段在考虑外壳尺寸之类,基本设计已经完成,
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机箱.因现在的机壳会放不下.
15.漫步者收购有对Stax造成影响吗?如改变设计方向之类(例如降低成本).
[Mr. Sasaki]现时为止,没有影响.
[Mr. Meguro]我们像以前一样,完全自主地运营,漫步者希望将来在中国正式售卖Stax产品,
而生产仍在日本,对於中国市场,"Made in Japan"是Stax品牌价值重要一部份.
所以漫步者目标是不干涉产品设计和生产,而只是售卖完全由日本Stax设计和制造的产品.
问题是中国的产品认证比较严格,较难通过.
[Mr. Sasaki]特别是放大器,我们必须遵守中国安全规范.
[Mr. Meguro]相比下,其他地方的安全法规没中国那麼严格
[Mr. Sasaki]跟其他地方比较,中国的法规较独特,在这方面,漫步者有帮助我们通过认证.
16.在日本Stax是直接卖东西给音响店,对吗?外国呢
[Mr. Sasaki]在日本,是的,我们直接卖产品给零售商,和批发经销商.
在外国我们依赖分销商.
17.这麼说的话,有计划通过漫步者的销售渠道,来在海外经销Stax产品吗.
[Mr. Sasaki]目前没有这个计划,漫步者只在中国市场售卖自家产品
访问完

感谢 Mr. Sasaki和 Mr. Meguro让我们探访,
我们参观了工厂,见到了正在准备装运Stax最新产品:SR002/SRM-002和SR-003 mk2/SRM-252S.
我们还见到了技术总监Mr. Kazuo Suzuki,大家在之前SR-009发布时的访问已见过他了.
他不让我们参观他的研究室,但放心,他在努力地设计Stax下一代产品!
也感谢有机会能参观工厂,见识了著名产品生产和QC程序,如SR-009.
总之,那天对我们三人来说是美妙的一天,希望读者喜欢这些报告.
永远的Stax!
-- Scott, Arnaud and Amos
[Mr. Sasaki]没有最好或最爱的型号(平等的意思?),但基本上我在家使用SR-404和SRM-T1S.
[Mr. Meguro]25年前我有一台JBL功放和号角.用一台成像大,深和3D的黑胶唱机.
当我听到CD机时,它的平面成像令我失望,从那时起我个人就对数字音频没了兴趣,
但我知道数字革命的巨大商业潜力.我开始做音频设备销售工作,随后加入了Stax.
现在,运营Stax对我而言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我是作为一个发烧友加入Stax,那我个人对声音的看法或喜好可能会影响产品设计.
但与此相反,我们的换能器要追求客观的性能.当然,不可能做到完美.
我们努力还原最真实的,乐器原本的声音.理想中是同时还原音色,氛围/音场.
至少,我们目标是要能清楚辨别各乐器,在这想法下,我们认为009是我们现时最大成就.
总之,我们的设计哲学是倾向於追求换能器的客观性能和准确地还原声音,
而不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来调音.
10.设计时,Stax主要是参考客观的性能指标或是主观的聆听?
[Mr. Meguro]当然,我们不能只靠感觉来设计产品,我们必须从技术角度开始设计.
例如某个新技术可提升还原度,这个阶段我们会把个人喜好放在一旁,
在初步阶段,原型机会首先经过客观的性能指标测试.
这是自然的流程,跟其他耳机制造商差不多.
在后面阶段会作聆听测试,因个人聆听难以全面地判断好坏.
所以是由数人组成的试听小组做.最终设计是采纳或丢弃,是由大家的试听印象决定.
当然,很多样机因为听感不佳被废弃,这种事经常发生呢(笑)

Stax以往的产品,包括DAC如Talent DAC和SRM-T2放大器,供访客参观
11.Stax在设计和试听时,会使用什麼放大器?例如会使用大推力的T2,还是在产型号?
[Mr. Meguro]直到最近,我们一直都是用SRM-T1.
这产品有长久历史,从T1开始,然后T1S和006t. 现时我们使用两台在产型号作参考:SRM-727A和SRM-007tA放大器

传说中的SRM-T2放大器
12.Stax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生产静电耳机的厂家,
你们觉得这是因为优秀的静电耳机需要由少数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做的出,
还是说是因为生产问题(如电极板误差的精度要求)?
[Mr. Sasaki]是的,这市场确实很小,我相信其他竞争对手也感到这里竞争激烈,很难持续发展.
然后,当然经验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你看看过去,
一些日本厂家如Sony,ATH也曾设计和生产静电或驻极体产品.
很多制造厂家参与进来,但后来大多数都退出了,因为它们发现赚不到钱.
Stax在这领域成功了,我们无意把公司做大,面向也是小众市场.
并且,生产静电单元并不容易,需要一些经验去把它做正确.
薄膜是由供应商提供,然后我们在房子内组装,
组装是在无尘室进行,因振膜和电极板相距很小,加上是静电驱动的关系,
一粒小灰尘就会造成大问题,这是加工的难处.
检查电极板由一个技术人员做,要细心地检查电极板表面是否有缺陷或小颗粒.
你可想像,这样很难大量生产它们,也成为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
基本上,我们不可能大量地生产SR-009单元,平均每月20-30付,
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等候交货.
[注:随后我们路过运输部门,见到货架上本应放置009的位置,上面并没有东西]
13.有无计划生产SR-009配套的旗舰耳放.
[Mr. Sasaki]是的,我们有计画做,但需要一些时间,产品设计在有步骤地进行中.
14.是否会出类似SRM-T2的产品,生产的难处是什麼(重量,体积,价格)?
[Mr. Meguro]SRM-T2是和SR-Omega配套.两件产品当时价格都是18万日元(18年前)
(好像笔误吧,T2是46万).009价格几乎是Omega两倍,所以如果我们要做旗舰耳放,
性能表现需超过T2,要更出色,所以,考虑了这些因素,目前在设计阶段.
设计已经在做,我们现阶段在考虑外壳尺寸之类,基本设计已经完成,
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机箱.因现在的机壳会放不下.
15.漫步者收购有对Stax造成影响吗?如改变设计方向之类(例如降低成本).
[Mr. Sasaki]现时为止,没有影响.
[Mr. Meguro]我们像以前一样,完全自主地运营,漫步者希望将来在中国正式售卖Stax产品,
而生产仍在日本,对於中国市场,"Made in Japan"是Stax品牌价值重要一部份.
所以漫步者目标是不干涉产品设计和生产,而只是售卖完全由日本Stax设计和制造的产品.
问题是中国的产品认证比较严格,较难通过.
[Mr. Sasaki]特别是放大器,我们必须遵守中国安全规范.
[Mr. Meguro]相比下,其他地方的安全法规没中国那麼严格
[Mr. Sasaki]跟其他地方比较,中国的法规较独特,在这方面,漫步者有帮助我们通过认证.
16.在日本Stax是直接卖东西给音响店,对吗?外国呢
[Mr. Sasaki]在日本,是的,我们直接卖产品给零售商,和批发经销商.
在外国我们依赖分销商.
17.这麼说的话,有计划通过漫步者的销售渠道,来在海外经销Stax产品吗.
[Mr. Sasaki]目前没有这个计划,漫步者只在中国市场售卖自家产品
访问完

感谢 Mr. Sasaki和 Mr. Meguro让我们探访,
我们参观了工厂,见到了正在准备装运Stax最新产品:SR002/SRM-002和SR-003 mk2/SRM-252S.
我们还见到了技术总监Mr. Kazuo Suzuki,大家在之前SR-009发布时的访问已见过他了.
他不让我们参观他的研究室,但放心,他在努力地设计Stax下一代产品!
也感谢有机会能参观工厂,见识了著名产品生产和QC程序,如SR-009.
总之,那天对我们三人来说是美妙的一天,希望读者喜欢这些报告.
永远的Stax!
-- Scott, Arnaud and A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