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福建吧 关注:3,276贴子:5,615

【成人礼】冠礼和及笄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1楼2013-06-06 22:48回复

    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IP属地:福建2楼2013-06-06 22:50
    回复
      2025-05-26 01:05:53
      广告
      冠礼,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冠礼具体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IP属地:福建3楼2013-06-06 22:51
      回复
        先民论冠义
        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周礼》
        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冠义》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义》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
        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礼记·乐记》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男子幼,娶必冠。——《白虎通》
        笄冠有成人之容。—— 《通典》
        冠礼,人伦之所重者也。——《六艺纲目》
        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劗鬋。——《淮南子·齐俗训》
        首服既加,而后人道备,故君子重之,以为礼之始矣。——《五经要义》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
        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之序。——《通典》
        衍生名词
        冠岁:男子二十岁
        弱冠:刚成年
        冠者:成年人
        冠字:男子二十而冠,并赐以字
        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
        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


        IP属地:福建5楼2013-06-06 22:52
        回复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IP属地:福建6楼2013-06-06 22:53
          回复
            笄礼由来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行礼意义“笄”是一种发簪。笄礼的方式非常优美,因为它是专为女孩子设计的成人礼: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明显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过,我们不应该以时代的限制为由就放弃仪式本身的神圣和象征作用,实际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新意。我们会发现,笄礼的象征意义和冠礼一样重大,同样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当然,这个社会责任的内涵是根据时代的进步调整了的。女子需要独立、自强,不过女子的自强不需要以男人强大的方式来湮灭自己的柔美。关于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我们其实已经走了误区,女子要“平等”,举手投足间向男人看齐,没有了优雅,多了几分粗鲁……所以,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她
            如何正确认识美丽和自强的关系,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必须承认,笄礼的行礼方式带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一个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这一过程体现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将以与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撑起我们这个世界。行礼年龄《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考虑到时代发展、笄礼意义的调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要读书,完成学业。所以,这个时间放在高中毕业18岁为宜。笄礼制度


            IP属地:福建8楼2013-06-06 22:55
            回复
              相关规定行礼年龄《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考虑到时代发展、笄礼意义的调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要读书,完成学业,所以,这个时间放在高中毕业18岁为宜。行礼日期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这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笄礼,不仅是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IP属地:福建9楼2013-06-06 22:55
              回复
                十六岁生日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 和 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IP属地:福建12楼2013-06-06 23:00
                回复
                  2025-05-26 00:59:53
                  广告


                  IP属地:福建13楼2013-06-06 23:02
                  回复


                    IP属地:福建14楼2013-06-06 23:04
                    回复
                      咱也想整个及笄礼…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6-10 19:49
                      回复
                        哎……大晚上看见了赶紧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6-25 03:50
                        回复
                          挺好的
                             --初二段花你值得拥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6-25 07:45
                          回复
                            楼楼,好累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7-03 09:19
                            收起回复
                              2025-05-26 00:53:53
                              广告
                              过十六岁。。。似乎我们没有这个说法呐。


                              19楼2013-07-03 1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