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猫吧 关注:123贴子:329
  • 5回复贴,共1

渔猫的种群现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渔猫在中国分布广,资源数量大,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裘皮之一。60~70年代,中国渔猫毛皮年收购量约20~25万张,估计全国的渔猫资源量不少于100万只;70年代以后,渔猫在多数省区数量下降,有些省区(如北方和华东地区)渔猫几乎成为濒危物种;80年以后,年收购量约为60年代的1/3~1/2。陆厚基等曾统计过中国南方六省区(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的收购数,60年代中期1964、1965年六省区的年收购量分别为22.2万和17.2万张;1978、1979年分别为12.6万,14.1万张(Lu and Sheng, 1986)。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的渔猫皮张年收购数仍保持在15~20万张左右。
渔猫据Yu(1991,in Litt.)的资料,中国1989~1990年的渔猫皮库存量有80余万张。根据最近的调查,1991~1992年中国渔猫皮的收购数约在10万张左右,其资源约为60年代的一半。在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是中国渔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收购量约占全国收购量的50%~60%。从1985年以来,没有有关渔猫的种群现状的科学报道(Yu, 1995


1楼2013-06-06 22:02回复
    致危因素 1. 致危因素主要是长期以来作为毛皮兽而大量捕杀和贸易。 2. 经济林木(人工纯林)和作物的大面积垦植,使渔猫栖息地被破坏和恶化。 3. 作野昧食用,在80年代,华南地区每年的消耗量约数千。 4. 部分农区灭鼠后引起第二次中毒而造成渔猫死亡。


    2楼2013-06-06 22:03
    回复
      2025-05-24 16:35:34
      广告

      渔猫现在已被IUCN评定为濒危状态,主要的生存威胁来自其极为依赖的湿地和森林被大量破坏而成为农业用地,以及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目前在渔猫在阿富汗已经确定灭绝,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也已极为罕见,而在其现有的分布区数量大幅减少。[2]其他的生存威胁包括水资源和化学污染、为获取其美丽毛皮或作野味食用而进行的捕杀等。其被CITES列入附录Ⅱ中。[6]
      北美洲有22个动物协会拥有笼养渔猫,截止至2005年12月,所有动物协会拥有的渔猫数量是72只。
      在中国,渔猫已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除不丹、马来西亚和越南外,渔猫分布区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


      4楼2013-06-06 22:26
      回复
        虎吧V5!


        IP属地:河北5楼2013-09-02 08:09
        收起回复
          无意间,来此渔猫吧。今此一看却也明白一二,感谢道友资料。修仙去了


          6楼2017-03-09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