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上,认认真真的去学,仔仔细细的去学,认为只要自己想学,一切都是可能的,觉得凭着我的脑子,拿个全校第一跟玩似的。越长大越明白,当时是多么的自作聪明。前不久测测自己的智商,普普通通,104分。我并不比别人聪明。
大概就是凭着那股认真的劲头,第一次考试考了个全班第二名,而我的小学同桌,许宁,考了全校第二名。我就更努力的去学习。初中一年级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最为不颓废的一年,惜时奋进,好学。不上网不谈女朋友,全心全意的扑在了学习上。我所具有的一切的有关于惜时奋进的性格,即是那时所培养成的。至关重要的一年,那一年,我学会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学习。那一年,我开始渐渐明白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当时的班级,尚有七八十人。然而我认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只有四五个。当时的气氛,看到你在学习,我没有在学习,就有一股强烈的罪恶感。记得住名字的只有两个,杜迎超,另一个就是赵爱娇,印象中,长期以来我都与赵爱娇在争夺第二名,从来与第一名无缘。校内的排名更是不进前十名,但当时却仍不可一世的认为,我是不愿意好好学,假若我好好学了,校第一肯定是我的。然而我始终是没有好好学,每次考试都认为自己有失误,每次考完之后,总感觉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是可以考一百分的,但是发了卷子就惊呆了,现实总是我有很多粗心大意的地方。
当时的学习氛围,简单的描述一下吧,(下面就以一天的概括来描述一下)本来想练练笔当小说写的,却写成了回忆录......
清晨,五点二十起床铃方才响起。早已准备起床的我迅速的起了床(此时的宿舍已不再那么拥挤,每张床1.5个人),床下有昨天打的水,洗把脸。赶快跑到了教学楼的教室。趁着跑操的前十几分钟,抓紧时间背几个单词或是语文片段或是历史地理等。教室中的人,寥寥无几,但总是有杜颖超、赵爱娇几个学习较好的在那里已经开始了背诵什么东西。
早操的时间到了,我急忙多看了几眼书本,或是在脑中留下几个英语单词在早操的路中背诵,或是一篇古诗文。边跑边记忆。全校十八个班级,每个班级平均65人左右,一部分绕着教学楼跑圈,一部分绕着操场跑圈。我跑向了自己的班集体所在的位置,教学楼上的千瓦棒发着天阳一般的光芒,等候着广播中运动员进行曲的播放与体育委员的那声:“起步,跑!”心中仍在默默的记忆着那几个单词。校广播喇叭中响起了那熟悉的旋律,于是开始跑操。绕着不太标准的操场,跑三圈或是四圈,大概十分钟左右,跑的操场烟尘翻飞,老师们站在操场边上,看着,也有抱着抓单子缴任务的那些老师。队伍不齐,被发现了,要扣分,而扣分意味着,必定有一个学生会遭到处分。至少也要扫两周的卫生区。
跑完操,我或是疾速的冲向教学楼,或是不慌不忙的站在楼下等,看着拥挤的人群,黑压压的一边,全压在了楼梯上,我一直担心楼梯会突然坍塌,那一刻,我感觉,楼梯似乎是被强奸的少女,无可奈何的躺在那里,任凭黑压压的人权挤压践踏在它的身上,好可怜。于是,我或是极早的,或是极晚的,上楼,不和楼梯玩多P。
上楼后,打开教学楼的窗子,静静心,就开始了早读,背各种东西。我的英文老师王红娜有时会趁着早读第一节课,来带领我们复读一下单词,她是好心,敬业,我一直很敬佩我的英文老师,她是一生中影响我最大的老师。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这样,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想睡觉,而几个学习较好的又不需要再复读单词,只对那些成绩中等偏上的一小部分有意义。第一节早读下课后,如果实在困,我就像绝大多数同学一样,趴伏在桌子上,假寐。或是到走廊上,去呼吸呼吸清晨的空气,微凉的晓风,使自己清醒一下,好在下一节课堂上不要犯困。
早上放学后,下去买东西吃,为了节约时间,两个馒头夹个豆腐串,或是两个火烧夹个炸串,两毛钱一个的小包子买几个,两毛钱一袋的小方便面买两袋,或者是吃饭,但是吃饭话费时间多,在竞争比较火热的时候,一般都是不吃饭的。后迅速的返回教室,边吃边看书,渴了就去楼下买一毛钱的开水。就这样学习,记得跟我这样差不多的有杜颖超、赵爱娇、张岩、王梦楼,也就是这几个人吧。
(回忆真的好难啊,这些回忆写完后,就谢谢现在吧,无需怎么回忆,而又能将一个准屌丝的生活写出来)
课余时间也在看书,晚上回去熄灯后,买个小电筒,伏在被窝里,遮盖的严严实实,透不出一丝的光线,看书,谨防被外面的值班老师抓住。看几分钟,就敞开被子大口的呼吸空气,然后又将自己伏在被窝里看书。没有困意的话,就在脑子中回想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很晚才睡,当时很羡慕那些初三的学生,因为他们早上可以早起啊,四点钟教室就可以亮灯了,一个多小时的学习时间啊。记得临考前几天,我有时还到孙朋松的家里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