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资料收集者:秦淮散人
1959年,毛国瑶在南京靖应鵾家读到一部《石头记》旧抄本,抄录了一百多条与家藏“有正书局石印本”不同的批语。他是学理工的,不知道价值如何,1964年读到《文学评论》上俞平伯先生的红学文章,便将这些批语寄给了俞先生。俞先生认为很有价值,催促毛国瑶到靖家找来那个旧抄本。不料,毛国瑶再去借阅时,靖家已经找不到这部书了。
后来,红学界传开此事,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先生都得到了靖本批语的抄件。其中,周汝昌先生的兴头最大,多次与毛国瑶通信,并抢先于1965年7月25日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红楼梦版本的新发现》,介绍了靖本的基本情况。
毛国瑶因为这件事跟俞先生熟悉起来,两人多次通信,毛曾提出想看看几种旧抄本。1964年11月。毛国瑶去北京,俞先生借给了他刚刚影印出版的线装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第二年,俞先生准备整理《红楼梦八十回校本》,需要使用《红楼梦稿》,便于1月25日写明信片给毛国瑶,请他归还《红楼梦稿》。恰好,回家过春节的邻居陈家兄弟(陈慕劬、陈慕洲)将返回工作地内蒙古,要路过北京转车,毛国瑶便将《红楼梦稿》包裹捆绑好,托陈家兄弟捎到北京还给了俞先生,是俞先生的女儿俞成到火车站去把书拿回来的。1965年2月6日,俞先生写明信片给毛国瑶,说《红楼梦稿》已经收到了。
1959年,毛国瑶在南京靖应鵾家读到一部《石头记》旧抄本,抄录了一百多条与家藏“有正书局石印本”不同的批语。他是学理工的,不知道价值如何,1964年读到《文学评论》上俞平伯先生的红学文章,便将这些批语寄给了俞先生。俞先生认为很有价值,催促毛国瑶到靖家找来那个旧抄本。不料,毛国瑶再去借阅时,靖家已经找不到这部书了。
后来,红学界传开此事,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先生都得到了靖本批语的抄件。其中,周汝昌先生的兴头最大,多次与毛国瑶通信,并抢先于1965年7月25日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红楼梦版本的新发现》,介绍了靖本的基本情况。
毛国瑶因为这件事跟俞先生熟悉起来,两人多次通信,毛曾提出想看看几种旧抄本。1964年11月。毛国瑶去北京,俞先生借给了他刚刚影印出版的线装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第二年,俞先生准备整理《红楼梦八十回校本》,需要使用《红楼梦稿》,便于1月25日写明信片给毛国瑶,请他归还《红楼梦稿》。恰好,回家过春节的邻居陈家兄弟(陈慕劬、陈慕洲)将返回工作地内蒙古,要路过北京转车,毛国瑶便将《红楼梦稿》包裹捆绑好,托陈家兄弟捎到北京还给了俞先生,是俞先生的女儿俞成到火车站去把书拿回来的。1965年2月6日,俞先生写明信片给毛国瑶,说《红楼梦稿》已经收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