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吧 关注:269贴子:6,946
  • 8回复贴,共1

关于周汝昌先生栽赃陷害俞平伯先生一事的背景介绍与简要回顾(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和资料收集者:秦淮散人
1959年,毛国瑶在南京靖应鵾家读到一部《石头记》旧抄本,抄录了一百多条与家藏“有正书局石印本”不同的批语。他是学理工的,不知道价值如何,1964年读到《文学评论》上俞平伯先生的红学文章,便将这些批语寄给了俞先生。俞先生认为很有价值,催促毛国瑶到靖家找来那个旧抄本。不料,毛国瑶再去借阅时,靖家已经找不到这部书了。
后来,红学界传开此事,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先生都得到了靖本批语的抄件。其中,周汝昌先生的兴头最大,多次与毛国瑶通信,并抢先于1965年7月25日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红楼梦版本的新发现》,介绍了靖本的基本情况。
毛国瑶因为这件事跟俞先生熟悉起来,两人多次通信,毛曾提出想看看几种旧抄本。1964年11月。毛国瑶去北京,俞先生借给了他刚刚影印出版的线装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第二年,俞先生准备整理《红楼梦八十回校本》,需要使用《红楼梦稿》,便于1月25日写明信片给毛国瑶,请他归还《红楼梦稿》。恰好,回家过春节的邻居陈家兄弟(陈慕劬、陈慕洲)将返回工作地内蒙古,要路过北京转车,毛国瑶便将《红楼梦稿》包裹捆绑好,托陈家兄弟捎到北京还给了俞先生,是俞先生的女儿俞成到火车站去把书拿回来的。1965年2月6日,俞先生写明信片给毛国瑶,说《红楼梦稿》已经收到了。


1楼2013-06-05 23:31回复
      三年后,即1990年10月15日,俞平伯先生带着重重屈辱,以及周汝昌先生强加给他的莫须有的罪名,与世长辞了。1991年5月,严中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红楼丛话》一书,收录了周汝昌的那篇《靖本石头记佚失之谜》,周先生还加了一段附记,对俞平伯先生实施鞭尸,对主持正义的人们进行挖苦,对俞先生的家人则加以嘲讽与恫吓。
    本人愚昧至极,曾经被一些虚幻的假象所迷惑,以前也崇拜过周汝昌先生。正是在去年读了这一栽赃诬陷俞先生的大作及其反驳文章后,才初步了解了周汝昌先生的为人。后来知道的事情越多,对他就越失望了。现在做一次文抄公,将涉案的几篇主要文章节录如下。感谢师兄惠赠《靖本资料》(上海石言居2005年10月版),这些抄录的文字都来自这本书。文章太多太长,我打字速度慢,既要赶写毕业论文,还要欣赏世界杯足球赛,不可能全文抄录,请朋友们谅解,就窥斑见豹吧。好在这些文章的原文也是容易找到的。我希望,那些周先生的追随者能够跟我一样,幡然悔悟,迷途知返!盲目的崇拜心理要不得,它会蒙住你的双眼,把婊子当贞女,把骗子当成圣人,把坟头上的荧火当成“泰山北斗”!


    3楼2013-06-05 23:32
    回复
        ◆◆◆靖宽荣、王惠萍《海外奇谈——答周汝昌〈靖本石头记佚失之谜〉》(《哈尔滨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专辑》,浙江衢州市艺术馆1986年6月版)
      ………………
        明眼人一望而知,周文纯属编造,并未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关于靖本的线索,而且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作者关心靖本是假,想中伤俞平伯先生(周文中称为“×××先生”)则是真。
      我们说周汝昌一文“纯属编造”,“关心靖本是假,想中伤俞平伯先生则是真”,绝不是随便说的。谓予不信,大家不妨先看看周文的写作时间:《异文记实》开头就是:“1984年12月13日,我收到尹先生的一封来信。”文中还转录了信的内容。这是严中给周汝昌的第一封信。而周文末尾则注明此文初稿写于“1983年7月24日酷暑中”。由此可见,周汝昌是写好文章一年又四个月后才收到严中的来信,这不能不使人怀疑严中的所谓“调查”是不是受人指使!
      严中等把这些互相矛盾的材料提供给一位博学多才、深不可测的周汝昌先生,他1983年已着手写这样的文章,得到这些材料后当然是喜从天降,立即炮制出一篇耸人听闻的“海外奇谈”来,自属意料中事。
      这一来,“红海生波”,搅乱了多少人的视听,我们不得不熬夜写文章进行答辩。这且不谈,周文还牵连到年近九旬的俞老,使他蒙受收受藏匿靖本的嫌疑,这使我们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要奉劝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别想从我们这里“弄个零头花花”!也奉劝某些作风不正的“红学家”,别想从我们这里捞取稻草去暗算别人!(注:作者靖宽荣、王惠萍是靖本收藏者靖应鵾的儿子和儿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06-05 23:35
      回复
          ◆◆◆毛国瑶《假作真时真亦假——揭开所谓〈靖本石头记佚失之谜〉的真相》(《哈尔滨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专辑》,浙江衢州市艺术馆1986年6月版)
        (周汝昌)文中涉及我和靖应鵾全家,尤其令人注意的是俞平伯先生。为了澄清事实,使广大读者不被危言耸听的言词所迷惑,特写此文。
        首先要指出的是周文对所有当事人都用真姓名,只有两个例外,一是文中的“×××”和“北京×先生”,读者通读全文即可知是指俞平伯先生。另一个提供采访调查报告的重要人物“南京尹延宗先生”,却是用的假名。……如此,这“尹延宗”即是严中,已无可疑。
        ………………
          以上即是借书还书的经过,至为简单明白。俞平伯先生当年所寄给我的明信片,现在完全保存无缺,邮戳年月都很清楚,是说明问题最有力的证据。(附明信片影印件)
        可见周汝昌先生大谈靖本的佚失之谜,只不过是一些风影之谈而已。他根据的“尹延宗”的所谓调查报告,自己并没有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人云亦云地轻率做出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其写出此文的动机大可考虑。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作出不切实际的断语,说他是故意诽谤诬陷,想必也不为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06-05 23:36
        回复
          涉及名利的地方都是这样,几分钱到几万亿勿有例外。做点事可以收名利,就顾不了许多了。


          IP属地:山西8楼2013-06-06 11:23
          收起回复
            近日读到几篇类似的文章,打破了以前的对周汝昌先生的认识,这让我真想不到。


            9楼2013-07-21 16:23
            回复
              对红学是门外汉!可是看到这个,如果是这样,原来的高大形象就一下子面目可憎了!


              11楼2013-08-03 21:12
              回复
                真的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0-07 0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