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小说吧 关注:869贴子:13,292

【授权转载】梅花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惯例,祭溪山前辈。


IP属地:四川1楼2013-06-05 20:04回复
    二楼给口耐的月美人~~
    @月曜使·檀越之
    授权截图什么的,因为水菡不会截图。。。所以就。。。。
    反正月美人都在这儿了,此乃最有力的证据~


    IP属地:四川2楼2013-06-05 20:08
    收起回复
      2025-07-24 08:37: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排艾特大军
      @月伊之疆 @茶叶的梦 @白清溪 @夜的圆舞曲 @孤暮霜 @凌空劲 @大白菜大白粥 @莫小奈呐
      @不弃梓幻 @空林羽落 @洛零风起 @珥樱祯嫣 @草辛 @798919224 @江梅引7


      IP属地:四川4楼2013-06-05 20:16
      收起回复
        来了


        5楼2013-06-05 20:22
        收起回复
          先简单介绍下关于这部小说吧。这个引子大概是年初就写了的,在去年就有想写相关小说的想法,正巧遇到夷梦姐的汉服剧《三世书》问世,去年就用了夷梦姐《亡国恨》的剧本改编了一部明末小说《数点梅花亡国泪》,同时还大概构思了后面的两部《破碎山河万里阔》和《五更转曲》。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写得过于仓促,《数点梅花亡国泪》写得粗略粗糙,还造成了许多历史BUG,而后面的两部也没有写出来。于是在年前便有了重写的构想,大致就是把《数点梅花亡国泪》的剧情与后面两部的剧情结合起来写成一部小说,主要以北京,南京,扬州,江阴四条线路。也就是现在正在写的这部《梅花岭》。小说篇幅不长,不管怎么说,我会努力把这部文完成,绝对不会加入东厂的。里面的扬州线还是采用夷梦姐的《三世书·亡国恨》剧本,不过内容和人名会和之前的《数点梅花》有比较大的出入。恩~~大概就说这些了,最后望大家支持了,我开坑~~~


          IP属地:四川6楼2013-06-05 20:23
          回复
            爬过来帮顶。。。。。恩,其实我会说自己几年前就看过了么。。。= =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6-05 20:32
            收起回复

              “小女唐婉媛,艺名小玉。”女子答。
              “文某请教姑娘方才所奏之曲为何?是何人所写?”
              唐婉媛答:“此曲名曰《梦回秦淮》,相传在天涯海角之处,曾有一奇女子弹奏此曲,她有着超凡脱俗的歌声,唱出了许多动人的歌谣。她的声音拯救了很多走入绝境的人,陪伴他们渡过难关。然而这位奇女子也正如一个传说。从来没有人见过她的容貌,也无从得知她真实的姓名,只有人见过她所题的‘岁月随心,终会淡然’八个字,世人便称这个奇女子为心然仙子……”
              “难怪此音有如天籁,原来真有仙落凡尘。”文瑾感叹道。
              二人彻夜秉烛长谈,不知东方天已破晓……


              IP属地:四川14楼2013-06-05 20:46
              回复

                二, 送行
                崇祯十七年春
                江阴
                寒风阵阵,阴雨绵绵。这一年江阴的春天比以往来得要晚,虽已是三月,却依旧没有半点儿冬去春来之意。近半月来,更是细雨连连不绝,天地一片昏暗萧索。
                这天,江阴城的街道两旁整整齐齐的站满了百姓,悄无声息,偶尔会从人群里传来一两声抽泣。在不久前,江阴典史阎应元大人接到了朝廷调任广东的命令,而今天,正是他离开江阴的日子。百姓们都是来给这位曾经在这一心一意为他们解患谋福的好官送行的。
                站在送行队伍前面的是举人夏维新和秀才王华。他们手中举着一块很大的牌扁,书着四个大字:“为民请命”,许用站在他们身后,身上的青衫已被雨水浸透,他仍撑着一只油纸伞为那块牌扁挡着雨,任凭自己被淋湿。
                大约这么站了半个时辰,见到阎应元乘着一匹黄马,带着几个随从自府衙而出,在阎应元旁边还有一位也是乘着匹黄马中年男子,身穿典史袍服,留着长须,瘦长的脸颊颇为端庄严肃。
                “阎大人!阎大人!”百姓们见了阎应元都很激动,纷纷冒着雨涌在他马前,“阎大人,您对我们江阴百姓的恩德我们江阴人世世代代,永远铭记于心。”
                许用走到阎应元马前,声音有些低沉:“阎大人,这是江阴百姓们的心意,您一路顺风。”
                说着,夏维新与王华将牌扁高举着,百姓们忽然一齐跪倒在地,乞求的声音呼喊:“阎大人,江阴百姓需要您,您留下吧!阎大人!”百姓挽留的呼声此起彼伏,却都是内心之言,自那年阎应元到江阴上任,日以既夜的阅览着百姓所报的案子,又一件一件的解决,平息了盗寇,消灭了时常伤人的恶虎,带领着全城百姓一同迎战江洋大盗顾三麻子……昨日的一景一情都历历在目。细雨茫茫,朦胧了江阴城,牌扁上大书着的“为民请命”四个大字却是异常清晰。
                阎应元止住了马蹄,对着这全城送行百姓深深作了一揖:“谢谢,谢谢各位乡亲,今日各位对阎某之情,阎某终身莫忘!”
                “阎大人,您是我们江阴百姓之福,求求您留下吧,江阴不能没有你。我代表江阴百姓求您了!”人群中一位老者哭喊着。
                “阎大人,您留下吧。”
                “老伯,快快请起。”阎应元急忙跃下马来,扶起老者。与他并齐的那中年也下马帮忙搀扶。
                望向四周百姓,阎应元也垂泪了:“能得各位乡亲如此厚礼相送,实在是应元三生之幸。”说完,阎应元望向他身边的中年男子:“各位乡亲,在我身边这位是新来接任阎某的陈明遇陈典史,也是一位作风正派,善待百姓的好官,请各位相信阎某,今后由陈典史来接替一样可以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陈明遇听阎应元对自己如此信任,紧紧的握住他的手:“丽亨兄,你放心,明遇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陈兄,应元信你,做好这个典史,勿失此言。”说罢对着陈明遇作了一揖,“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那日,江阴城上空的细雨一直未曾消停过,百姓们冒着雨水,挥泪目送着阎应元远去的身影,直到那背影消失在茫茫烟雨中……


                IP属地:四川16楼2013-06-05 20:47
                回复
                  2025-07-24 08:31: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探望
                  崇祯十七年四月(1644年)
                  江阴
                  送去了初春的凄寒,四月里的江阴风和日丽。
                  这天,江阴典史陈明遇带着许用、王华、夏维新等人高高兴兴的走出县城。在一个多月前,阎应元接到调任广州的命令,离开了江阴。可出城没多远,他的老母亲忽然病了,阎应元便在山下找了一坐茅屋先住了下来。许用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快告诉大家,找了个好日子去探望这位德高望重的前任典史。
                  一行人至山下茅屋,许用激动的先上前敲打着屋门:“阎大人,阎大人,是我,许用,还有陈典史他们也来看您了。”
                  须臾,屋门打开了,阎应元依然如以前那样容光焕发,一见许用便惊喜说道:“原来是孝儒来了!”
                  陈明遇也走向前来行了一礼:“丽亨兄,多日不见,令堂身体有些好转了吗?”
                  “陈兄也来了,家母的病已无大碍,再调养些日子就能康复。”阎应元热情的邀请着几人进屋,“来来来,大家进屋聊,别客气。”
                  几人坐下来,闲话家常,原本大家都聊的挺开心,但许用忽然提到了北都之变的事,大家脸色很快都沉了下来。大家都知道,阎应元最担心的就是江阴遭到兵祸,秧及百姓。
                  陈明遇很快表明了态度:“丽亨兄放心,若有一日,流贼敢犯江阴,我陈明遇就是把命拼了,也要保住江阴百姓的安全!”
                  阎应元轻抚着胡须,沉思片刻:“其实,情况也不一定会这么差?”
                  “阎大人这么说?”许用有些不解。
                  阎应元接着道:“前几日一直有从京师逃难出来的难民从这经过,我向他们打听了那边的情况。都说那李自成到北京之后行事荒唐,不得人心。近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正率兵与流贼血拼,据说把那李自成打得大败。”
                  “山海关大战的事我也略有耳闻。”陈明遇道,“不过事情也蹊跷,当日李自成大军倾巢而出,人数是吴三桂的数倍,怎么现在反而被吴三桂打得个落花流水呢?”
                  夏维新插了一句:“那些流贼都是些乌合之众,怎么可能与大明的关宁铁骑相抗衡,我看,神京不日就将光复了!”
                  “不。”阎应元摇摇头,并没那么乐观,“李自成的军队既然能攻进北京城,那肯定不会是一般的流寇。这山海关之战大明军队可以反败为胜,我恐怕……唉。”
                  “阎大人的意思是?”许用追问。
                  阎应元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稍息片刻,陈明遇道:“丽亨兄不妨先把所担忧的说出来吧。”
                  “唉。”阎应元又一阵长叹,“怕只怕这吴三桂效仿周之申侯,唐之郭子仪。”
                  周时申公借犬戎复仇,唐时郭子仪借胡兵平叛。皆是与夷狄相关。所有人立即想到了那个之前一直被忽略了的盘踞在山海关外的大清国,这才恍然大悟。拍案而起,异口同声惊呼:“吴三桂要放清兵入关?!”
                  ……


                  IP属地:四川21楼2013-06-05 20:51
                  回复


                    25楼2013-06-05 22:14
                    回复


                      IP属地:辽宁26楼2013-06-05 22:28
                      回复
                        好文……完结了么,好虐TAT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3-06-05 23:56
                        收起回复
                          好多好多。。。明天弄成txt慢慢看~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3-06-06 00:44
                          回复
                            前来报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3-06-06 01:13
                            收起回复
                              2025-07-24 08:25: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绝不承认来晚了。。。


                              30楼2013-06-06 06: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