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吧 关注:362贴子:2,162
  • 11回复贴,共1

介绍一下我很喜欢的一个日本战国武将:立花道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文借鉴了百度百科的说,请各位见谅咯~~~~)
立花道雪,为九州大友家重臣,与高桥绍运并称为“大友双璧”,法号麟伯轩道雪,原名户次亲守、户次亲廉、户次鉴连,官称纪伊守、伯耆守、丹后守。号为:九州军神.雷神的化身.武神.鬼道雪,大友之魂。


IP属地:四川1楼2013-06-05 18:09回复
    立花道雪比较有名的几个战术:
    1.奇正战术;此战术是因立花道雪熟读各种兵书,此战术借鉴了孙子兵法中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2.三倍速铁炮集体射击:立花道雪在比织田的长筱之战之前15年就已经大量引进铁炮并训练实行铁炮集体射击战术。道雪曾经针对铁炮射击前的繁杂动作做了研究,因为一般的铁炮在发射前必须经过数十个准备动作。结果道雪发明了将弹药和弹丸混和好一次射击的剂量再放入特制的竹筒中的“早込”之法,并备份许多个混合好的竹筒再以草绳连结成一串挂在肩上,使用时因为一同倒入了一发份的火药和弹丸,省略了射击步骤而大幅提升射击速度。最有实际被记载其使用情况的便是其养子立花宗茂在关原时期攻略大津城时,证明了比他家铁炮快了约三倍的射击速度,受到当时的瞩目。
    3.影流长刀斩入部队:战国当时于战场流行的是一般2尺到3尺的武士刀,并且用于近距离白兵战使用,然而立花道雪却特立独行,偏爱使用3尺到5尺的长刀,并将剑术达人的家臣山本正胜开祖的长刀流派“影流”(现称景流长剑拔刀术、景流居合术,日文景与影同音)运用于战阵中,是为立花家不外传的剑术。道雪的战争模式是先正攻,后奇袭,作为正攻的长枪部队或是上述的三倍数集体铁炮射击部队攻击过后,奇袭的部队再趁敌军大乱之时以这使用长刀为前提的影流“斩入”部队从旁追击,因为敌军先前已被正攻而混乱无心恋战,此时奇袭追击的长刀部队便能无视接近战的忧虑发挥威力,以长刀的长度和威力追讨敌兵,使其溃散败逃。上述铁炮射击和此长刀部队的配合攻势,是为“强袭战法”。
    4.投枪乘入战法:这是立花家武士个人武勇方面的战法,分为“贯串投出”以及“复数投出”。家臣如十时惟定、十时连贞、十时连久、天野贞成皆曾以投枪击杀敌兵,随后再持刀乘入敌阵追击。
    5.即是在战场以适当时机揭立假旗使敌军误以为有援军或者伏军因而退却或绕路的计谋,这在中国古代战争是很常见的手法,日本战国却鲜少武将使用,当中立花道雪、宗茂、高桥绍运则是灵活运用此计的好手。
    6.立花家从当主为道雪开始,每一岀战便有军太鼓助长士气,道雪则自身在轿上拿着三尺赤木棒敲击,呐喊著"エイトウ、エイトウ"振奋精神,家臣们其称为“音头”,跟着呐喊,充分展现孙子兵法“动如雷震”的气势。此军太鼓一开始是先让武士们用立花家的家传酒杯“五重之杯”轮流喝酒或是粥,然后开始分五段打鼓,第一段是出征,接下来是出阵,第三段是进击,接着是合流,最后便是凯旋。


    IP属地:四川2楼2013-06-05 18:20
    回复
      2025-05-14 18:26:36
      广告
      介绍个人历史~~~~
      立花道雪出生于1513年4月22日,父为户次亲家,母为由布惟常之女正光院,继母为臼杵鉴速之姊养孝院。其初阵是在他13岁也就是1526年3月时丰前马岳城主佐野亲基和问田重安内通大内氏而反叛大友家,大友家令丰后大野郡藤北庄的铠岳城主户次亲家出兵讨伐,然而亲家重病在床,年约13岁的亲守代父出征,身着系赤縅的铠甲绑着水色的绳结,头戴白星兜并附有八相前指物,腰挂家传宝刀并骑乘附有金纹鞍的爱马户次黑毛,率领3千士兵连夜赶往马岳城,于清晨时分发动攻势,于一天之内便攻破了拥兵5千人的马岳城降服了佐野亲基和问田重安,许多大友家臣对亲守以年幼之身便立下如此惊异的战功皆赞赏不已,户次家此后受到大友更加的重用。
      同年4月19日亲守之父亲家病逝,因此继承户次家为第十五代家督,天文5年改名亲廉官称丹后守,往后拜领大友义鉴的“鉴”字改名鉴连,并与津贺牟礼城主入田亲诚的女儿波津结婚。


      IP属地:四川3楼2013-06-05 18:28
      回复
        天文4年(1535年),肥后国人菊池氏一族反叛大友家,户次鉴连率3千兵马前往讨伐。菊池氏联合城氏、隈部氏、山鹿氏、金子氏于车返一地的险隘地形和鉴连对峙,并发动火计和三方包围,此时肥后国人之一的合志氏反叛菊池想转为大友援军为内应,然而鉴连却派使者海老名肥前传达说:‘不管战争的胜败,武士的忠诚心是最优先重要的’而拒绝了援军,希望对方能作为敌方尽忠作战。 此战最后靠着鉴连堂叔父户次亲宗的勇猛突击造成敌军混乱后,鉴连以鼓声振奋士气大举追击而获得胜利,丰后和筑后的国人此后也一一归降,鉴连因此又立忠功。
        天文15年(1546年),秋月文种谋反,大友义鉴令鉴连与佐伯、臼杵、吉弘等将率兵一万前往镇压。
        天文19年(1550年),大友义镇(大友义鉴嫡子/宗麟)的叔父菊池义武,和师傅入田亲诚,对义镇感到不悦,因此怂恿大友义鉴转立义镇的异母弟塩市丸为下任家督并废黜义镇的继承人地位,大友义镇为此情断义绝,于2月10日与重臣津久见美作守、田口藏人袭击了大友义鉴的居所,史称“二阶崩之变”大友义鉴、义鉴之女、塩市丸和他的生母,以及侍女皆一同被杀尽,事变后大友义镇成为了大友家第二十一代当主。之后于3月,鉴连接受大友义镇的命令攻打始作俑者入田亲诚的居城津贺牟礼城,鉴连因此而和亲诚之女波津离婚,反叛兵败的亲诚在逃往阿苏家后被迫自杀。接着鉴连于8月领兵三万五千攻破菊池义武的隈本城而立下忠功,菊池义武被流放到对马岛。


        IP属地:四川4楼2013-06-05 18:31
        回复
          天文23年(1554年)为了确保丰前的领土,10月13~15日鉴连等大友军于丰前柳浦击退驻军于丰前门司城的毛利军,鉴连之奋战造成毛利元就、小早川隆景大败总崩,成功夺回门司城。同年,鉴连收弟弟户次鉴方(鉴坚)之子户次镇连为养子,继承铠狱城。
          弘治2年(1556年)6月3日,鉴连于丰后海边讨伐内通毛利氏的住民齐藤小左卫门、小原本庄。
          弘治3年(1557年),大友义镇对倔强不服的筑前国人秋月文种,肥前国人筑紫惟门发动攻势,于7月令鉴连合高桥鉴种、臼杵鉴速以及吉弘、田北、志贺、一万田、吉冈、田村、佐伯、朽网、小原等将共约二万前往征讨,鉴连不负义镇所望于7月7日接连攻下了文种的古处山城和惟门的胜尾城,使得秋月文种自刃并降服了筑紫惟门,至12日平定了部分筑前和肥前地区。同年大友家与毛利家签定合约,令毛利家承认大友义镇之弟大内义长于北九州的领地为大友领有,并且不得侵犯。
          永禄2年(1559年)8月进攻北九州国人豪族宗像家的领地,攻陷了白山城、鸢狱城并进至宗像居城许斐山城的同时因为毛利元就破坏约定偷袭大友方门司城,鉴连为防前后夹击放弃攻城撤退至丰后。一方,门司城将怒留汤主人退至丰后,义镇对于毛利家的毁约大怒,在对毛利以外交操作谈不咙的情形下,于永禄4年(1561年)4月先以鉴连、田北鉴生、田北绍铁、田原亲贤等大友军率六千余骑进攻丰前,攻击毛利方位于丰前的香春狱城,城将原田义种以落石一时击退大友军,但鉴连冷静的加入兵力,令追击的原田氏遭到分断,大友军再各个予以击破,终于7月15日攻落,迫使原田义种自刃。然而此举造成筑前豪族联手反击大友,9月毛利军又趁机攻落香春狱城,城将志贺常陆介败退至丰后。后义镇亲率鉴连、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吉冈长增、齐藤镇实、田原亲贤等大军前往丰前门司城,9月2日开始进攻,大友军更请来葡萄牙军舰炮击门司城,10月9日策反了毛利方的稻田禅正、葛原兵库助,但是由于被毛利方发觉利用,于10月10日的明神尾战斗中遭到伏击败战,26日大友军再度总攻击,这时鉴连率领八百名弓兵攻击毛利军,并在数支箭上绑上写有“户次伯耆守鉴连随时候教”的字条以激烈的箭雨射向毛利军,此后毛利军中,传开了大友家名将户次鉴连的名字,武名逐渐广传于多个地区。同年鉴连担任了大友家掌握军政系统的加判众职位。
          永禄5年(1562年)大友义镇因为败战以及家中信仰问题而剃发入道号“宗麟”,鉴连也跟随出家入道号“麟伯轩道雪”,不久道雪被任命为筑后方分,领有筑后赤司城。同时宗麟赠送黄金五十两给予幕府,控诉毛利毁约之举,希望足利义辉将军出面和议,一方着手进行连络毛利家背后的尼子义久打算准备夹击毛利家。9月,鉴连又随大友军进攻丰前毛利方重臣天野隆重镇守的松山城,于丰前苅田着阵,并于上毛郡防范毛利方的夜袭,13日于松山城后的海岸与毛利军激战,10月13又抵抗毛利军于柳浦一地集体的攻击,此战鉴连讨取了冷泉元丰、赤川元德(赤川助右卫门)、桂兵部大夫三位毛利方大将,11月19日大友军再次强攻松山城,两方互有重大死伤。
          永禄6年(1563年)1月,因松山城是个倚海难攻的要害久攻不落,大友军最终撤退。27日道雪受足利义辉之命令对宗麟提出意见,于丰前进行“丰艺和谈”。5月两家终于谈合,毛利家保有门司城,交回松山城于大友,并将香春狱城毁坏,退出九州并停止对丰筑诸豪族的援助

          永禄7年(1564年)大友宗麟亲自率兵平定筑后,但之后却过于满足现状开始沉溺酒池肉林的玩乐生活,道雪为此强烈的劝谏了宗麟。


          IP属地:四川5楼2013-06-05 18:34
          回复
            永禄8年(1565年)筑前有“西大友”之称的立花鉴载自去年反叛大友家,道雪于6月奉命前往讨伐,于7月4日攻落其居城立花山城,之后在宗麟惜其家系下没有将其杀灭,令鉴载继续为立花山城主。
            永禄9年(1566年)秋月种实在毛利家的帮助下借兵三千重回筑前领地。同时毛利家攻陷月山富田城消灭尼子家后屡对筑前国人如原田、麻生、宗像、筑紫等进行策反,并且岩屋、宝满二城主的高桥鉴种因早先不满宗麟色淫兄嫂也一并反乱,宗麟对此派出道雪和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吉冈长增(宗欢)、斋藤镇实五将领丰后、筑后、肥后共二万兵前往镇压。
            永禄10年(1567年)7月7日,大友军击退高桥鉴种八千使其退往宝满城后,以臼杵鉴速攻向岩屋城讨取城将足达兵部少辅二千余人,而道雪和鉴理先后在短兵相接,矢雨如注的激战下攻陷高桥鉴种的宝满城,激战中道雪家臣内田镇并以肉身抵挡敌方狙击道雪的弓箭,道雪幸而保命,降服了高桥鉴种。11日斋藤镇实虽于山上城和侍岛二次败于筑紫广门,但于27日接受其降服的要求并受取人质。8月14日大友二万兵力终于进攻秋月种实,在秋月城下的甘木、长谷山一带和种实一万二千兵对战,此时道雪在一日为数七场的战事当中七度持刀枪冲锋于敌阵讨取秋月方七位小有名气的武将(此战于户次军谈中,记载道雪乘马奋战,故此时双足应还健全。此处是因为民间道雪有个传说,下文会解释),家臣十时惟忠(十时右近太夫惟定,连久、连贞的堂兄)也手持大剃刀,单手贯穿敌兵更将其投飞,战地因而被称为“人投原”。15日大友军再攻落秋月方的邑城休山茄子城,守将坂田诸正自刃,种实见状退守至古处山城,大友军则驻军于休松一地休息。9月3日,大友军阵中传来毛利军来攻的流言,大友军势因此开始撤退动作,秋月种实见机引兵一万二千打算奇袭道雪,但是道雪一早察知率所部三千兵做迎击态势并设置虚旗,击散秋月先锋军内田善兵卫和秋月治部更突崩中备军绫部骏河五千骑,虽然秋月治部一度重整二千兵攻击道雪本阵于乱战中讨取十时惟忠,但秋月种实此时见到道雪所摆之嘘旗误以为大友援军来袭因而撤退。4日未明,秋月种实四千兵乘着风雨,夜袭卸下军备的大友军吉弘鉴理、臼杵鉴速的阵营,大友军陷入混乱,吉弘、臼杵的将兵转往道雪阵营时更发生自相残杀的惨况,道雪见状吞下正在食用的饭团,急令家中大将由布惟信、小野镇幸等人分兵驱敌,并率自军为殿后援助吉弘、臼杵等军撤退,更持刀枪冲入敌军中振奋反击士气,激励了大友诸将如朽网宗历(朽纲鉴康)、清田绍喜、一万田鉴实(一万田宗庆)、三池镇实、田尻鉴种而开始反击,当中田尻一队便讨取秋月方15人首级,终使秋月军转为劣势付出重大死伤而暂时撤退,并传闻此战的道雪被称为“鬼道雪”。 然而此战道雪也失去了五位亲族,分别为叔父亲久、弟弟鉴方、堂弟鉴比(鉴方及鉴比皆有同为鉴坚的名字,于各项记载此战之文书中常被混淆)及堂叔父亲繁、亲宗。谱代家臣则有由布五兵卫惟清、绵贯勘解由吉廉、十时右近太夫惟忠等部将十三人以及从宗麟直属派来助阵的小野弹正忠鉴幸(小野镇幸之父。)于此战阵亡,筑后豪族领主三池亲高更与家臣43人一同阵亡,随后大友军退往筑后时秋月种实又追击至甘木高场讨取了利光兵库助、桥本玄蕃允等,大友联合军损失约5~60位身分不等的将士,包含被讨死4百人。


            IP属地:四川6楼2013-06-05 18:39
            回复
              永禄12年(1569年)1月,大友宗麟亲率五万大军征讨“肥前之熊”龙造寺隆信,隆信拒绝了道雪和吉弘鉴理的和平交涉,大友军于3月开始攻击,道雪与大友诸将领三万进攻江上武种的势福寺城并使其降服,后吉弘鉴理于多伏口一地击败龙造寺军主力,欲进击之时突然发病而错失良机。一方,在龙造寺隆信的联络下毛利元就见隙率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乃美宗胜4万余人由吉田郡山城出发经由海路于4月15日包围立花山城并断绝水脉,17日在道雪建议下派出城亲冬提出与龙造寺的议和,后隆信也派遣老臣纳富信景慰问辛劳议和的道雪,并赠送名马一匹。5月3日立花山城被夺,宗麟闻讯急报道雪等将回军包围立花山城,大友军3万于5月5日集结于博多,道雪先于5月6日率军与田尻鉴种一同进攻毛利军触发一场小战,此战道雪自身持枪杀敌,5月13日毛利军度过多多良滨川于松原附近放火与大友军交战四回,5月18日元春和隆景率毛利军4万余多多良滨,道雪、鉴理、鉴速则率兵1万5千分三队为先阵,之后配置了约2万的大友军力与之对峙,双方激战期间,道雪见到小早川隆景一时的阵形空隙,先以8百人铁炮队密集射击后自身拔刀乘马(《筑前国续风土记》载此时道雪乘马)率队冲入敌阵营中,毛利军此时无法敌挡一时遭受败战,后撤退于立花山城,是役为堪称中世纪日本九州最大的合战“多多良滨合战”。此后战事转为胶着状态,直至十月,毛利元就因为大内辉弘乘虚夺取山口高岭城以及出云月山富田城方面遭受“尼子复兴军”攻击的消息,遂下令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立刻撤退回国。道雪这时趁机追击毛利军,毛利军阵亡者约三千四百多人。10月13日,大友三老(道雪、鉴理、鉴速)于“芦屋会谈”中决定攻击筑前混乱的元凶高桥鉴种,攻落其居城宝满城后令其切腹自尽,但是在宗麟心软之下只将其流放至小仓城。
              击退毛利军后的大友军继续实行攻打龙造寺隆信的计划,于元龟元年(1570年)大友六万大军包围了佐贺城,这时道雪因为包围时间甚久导致筑前势力不稳而早先向宗麟提议撤军,8月20日大友军总大将宗麟之弟的大友亲贞遭到锅岛直茂的夜袭被成松信胜夺去了首级,大友军失去主将而接连撤退,这时道雪以殿军防备阵势抵挡追击;此战大友军战死者二千人以上,遂因此败退回领地。


              IP属地:四川8楼2013-06-05 18:46
              回复
                此时立花山城因为立花鉴载的自刃而为空城,为了镇压筑前的反乱势力,道雪在宗麟的再三说服下转封至筑前立花山城,于元龟2年(1571年)五月形式上的继承了立花氏,并迎娶宗像氏贞之妹色姬做为部份和平镇压手段,然而道雪于天正3年(1575年)便将家督之位让给独生女,年仅7岁的立花訚千代,自己退居幕后,道雪此举完全是因为不想继承大友叛臣立花氏这个姓氏,终生使用户次姓。同时,被迫流放丰前小仓城的高桥鉴种其高桥氏则由吉弘鉴理次子高桥绍运继承,镇守岩屋、宝满城。


                IP属地:四川9楼2013-06-05 18:48
                回复
                  2025-05-14 18:20:36
                  广告
                  天正6年(1578年)大友家于耳川大败于岛津家,使的大友家逐渐式微,筑前国人如秋月、原田、宗像、草野等再次大规模反叛,12月3日,秋月种实联合筑后豪族问注所鉴景、筑紫广门约4~5千人攻击岩屋、宝满城因为高桥绍运的防战未果,后于4日在柴田川和立花高桥军对峙,因为立花高桥军的兵力过少而再交战不久便撤退至山野之中,此时种实于晚上追击,反被立花高桥军埋伏夹击败战,退回了居城。同年12月,龙造寺隆信侵入筑前进攻宝满、立花城,道雪配下的由布惟信、十时连贞、安东家忠、高野大膳因转战立功而一同被合称“立花四天王”
                  天正7年(1579年)4月初秋月种实联合筑紫广门和丰前国人城井、长野、千手、斋藤、上原及筑前国人宗像、麻生、原田、杉等氏反叛,攻向岩屋城被高桥绍运击退,同时大友宗麟为此派出丰后的家老志贺亲守(志贺道辉、道魁)率筑前国人小田部镇元(小田部镇通、绍叱)、大鹤宗云(大津留式部、镇正,实为镇元之父)二千余攻进秋月家石坂一地,却遭到宗像氏贞、麻生元重、杉连并、许斐氏备、原田鉴尚呼应秋月军的的埋伏包围,绍运因此和道雪出战夹击敌军救援了志贺等将,后让志贺亲守暂时驻军于岩屋城。7月18日龙造寺隆信出兵筑后之际,其武勇出众的次子江上家种联合原田亲秀以执行总兼为大将率军侵略大友家的安乐平城(荒平城),城主小田部镇元顽强抵抗,此时镇守安乐平支城‧池田城的小田部家武将大教坊兼光背叛了镇元。9月11日镇元联合镇守鹭岳城的大鹤宗云之弟大鹤宗逸对池田城发动夜袭,大教坊一族85人全员战死,同日龙造寺军攻向池田城,镇元与宗逸出城渡江奋战身亡,另一方面虽然大鹤宗云早先联络到立花道雪以十时连贞、小野镇幸率6百兵并输送兵粮物资为援军,但是赶不及龙造寺军的激烈攻势;镇元笼城长达约三个月最终仍被攻陷,立花军仅能救走镇元遗下的次子统房。期间于7月27日,秋月、筑紫联军又偷袭大宰府,道雪联合绍运将其击退。8月13日派出家臣足立直氏等将救援食粮不足,大友方柑子岳城的木付鉴实,于14日的归路中在生松原一地遭原田氏夜袭(第二次生松原之战),道雪此战乘轿督战。同月,宗像氏贞、麻生元重、原田鉴尚等反大友联军于多多良川左岸的箱崎攻入领地,道雪趁夜派一名家臣涉水度过多多良川,潜入了上松城与内应放火并俘虏元重之妻,宗像、麻生、原田三将见自城起烟于是退到许斐城,元重私底下想投降道雪,但被氏贞发觉而被杀,9月18日道雪联合绍运攻入宗像家领地的鞍手郡,氏贞败走,鉴尚投降被志贺亲守诛杀,同月秋月种实又进攻宝满城,道雪和绍运于吉水一地将其击退。同9月下旬,道雪、绍运、志贺亲守(道辉)为讨伐原田亲秀进行军议,决定由绍运留守防备秋月、筑紫,道雪则率三千兵,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为先锋进军肥前高祖山城并放火烧村,原田亲秀以一族之原田林庆为大将率六千出击,将道雪军冲散并逐渐聚集当地乡士之兵力,追击道雪军至生松原,此时林庆见道雪背后河川满潮,认为道雪之兵比起溺死将会转而奋斗攻击自军,因而打算待其退潮,同时小野镇幸也向道雪提出该利用此背水之阵令士兵突击敌阵,两军互相观察,随后小野、由布率五百分左右进击,道雪后阵遂追击将原田军打回高祖山城,林庆则在小野、由布夹攻下被讨死,道雪军攻破三之丸、二之丸后遂放火烧城返回生松原执行首实验后回军立花山城。10月24日龙造寺隆信趁攻落安乐平城之气势再度出阵筑前,派出家臣大田兵卫三千余人联合筑紫广门攻击大鹤宗云的鹭岳城,因为高桥绍运出兵于山田山和隆信对阵为大鹤宗云的后援而使大田、筑紫两将撤退,但11月15日筑紫广门又派兵游击侦查,绍运因此镇守于岩户一带监视,同时秋月种实偷袭岩屋城,绍运因此回军岩屋并于半路打击筑紫势的追击,重整岩屋城的兵力后于高尾山对战四千秋月军,秋月军因绍运的火攻而有部分撤退,同时道雪出阵牵制筑紫军并和绍运夹击令其败退,终令大鹤宗云脱险。


                  IP属地:四川10楼2013-06-05 18:58
                  回复
                    天正8年(1580年)2月,龙造寺隆信联合秋月、筑紫、原田、草野2万军力进逼筑前西南边境的生松原,2日道雪率十时连贞于早良郡讨伐支持龙造寺家的乡士(传闻此战也是立花宗茂的初阵),3日于月隈村筑砦,16日对丰后诸将发出有名的“九条檄文”。3月,因为宗像氏贞与大友家合议,氏贞将其妹色姬嫁给道雪,并割部分领地为嫁妆,此时道雪67岁,色姬25岁。7月,道雪与龙造寺隆信合议,筑前西9郡龙造寺领,东6郡大友领。9月,道雪和绍运于奈须美一带击退秋月种实。
                    天正9年(1581年)3月6日道雪于那珂郡麦野村筑砦。同年龙造寺隆信联合筑紫广门、原田隆种终于攻下大鹤宗云的鹭岳城而于7月27日进军至大宰府,并以筑紫广门联合秋月种实侵略筑前岩屋城,绍运与之对峙,道雪并派家臣竹迫统种、荐野增时等将为援军,虽成功于观世音寺之战击退敌军,但统种等立花家臣战死甚多。此战后于同日绍运和道雪侵攻秋月氏的嘉麻、穗波一带,此战秋月方的井田亲之率5千余人出击,以其子井田亲氏为先锋军迎战,两军于穗波郡八木山的石坂一带展开战斗,此时绍运以弓、铁炮、长枪队分三段布置于坂上,正面迎击秋月军,秋月先阵7百人崩坏后绍运以3百人突击,手持大长刀左突右回于千人的敌阵当中,此时原先隐兵于松林之中的道雪突然杀出夹击秋月军,当中立花家臣十时连贞更单挑讨取了井田亲氏,此石坂之战也是立花宗茂普遍被认为的初阵,其优异的表现令道雪正式兴起迎统虎为婿养子的念头。同年8月,膝下无子的道雪,终于对高桥绍运提出希望其长子高桥统虎(宗茂初名)能继承立花家,起初绍运因为统虎优秀的资质和器量,以及身为高桥家重要的继承人而拒绝,但是在道雪数度的恳求之后,统虎终于成为了道雪的养子。于8月18日,统虎和道雪的女儿立花訚千代结婚成为了婿养子而继承立花家。(但是夫妻相处的并不好,在道雪死后也没能留下子嗣,并且还分居了。)11月6日,大友宗麟为了援助被秋月种实、问注所鉴景夹击的家臣朽网鉴康(朽网宗历、宗历),而命道雪、绍运、宗茂出阵,立花高桥共率5千兵力再次对秋月氏的嘉麻、穗波一带攻略,当立花高桥军收到丰后的大友军将于原鹤一带迎击秋月军后,于回军途中遭到秋月氏的追击,立花高桥军利用地形于八木山附近的石坂埋伏,两军的激战使立花高桥军损失3百余人,秋月军死伤7百60人,当地因而被称作千人冢,此战是为润野原合战(许多史料因同战地而常与石坂之战混淆,秋月方史料则记为八木山合战)。同年11月12日,立花山城东北方的宗教豪族宗像氏贞,其部分家臣不满早先将部分领地作为色姬(宗像氏贞之妹色姬为道雪侧室)的嫁妆给了立花,趁立花军一面出战秋月军(润野原之战),一面以由布惟信、荐野增时、小野镇幸、立花镇实、内田镇家、足立式部等立花家臣800兵前往运输兵粮不足的筑前东南边境的鹰取城时,联合秋月军于13日半路偷袭(小金原之战,立花家称清水原之战),此战虽以足立式部为首损失多人,但在由布、小野、荐野、内田等立花家臣于兵法上正确的判断,宗像方大败,将领皆被讨取,而宗像家的背叛触怒了道雪,两家之间的同盟因此破裂。天正10年(1582年)2月,因原田信种联合秋月种实、宗像氏贞、筑紫广门于筑前西南边境的那珂郡岩户乡攻落大友方的山田民部丞镇守的砦(猫峠城),并且引起早良郡山门村的乡士反叛暴动,在立花道雪平息暴动于归路中与原田军在生松原遭遇引发铁炮战,由于势力众多一时无法排除,立花军在道雪于小金原一事无法息怒之下先于3月16日派小野镇幸、由布惟信侵攻宗像许斐山城周边的八并村,4月16日才前往那珂郡岩户乡驱逐秋月、原田、宗像的约2千联军,此战立花军仅一千5百军力分道雪、由布、小野三队为本队进攻,统虎和荐野率五百兵为伏兵,道雪本队在危急之时因统虎的策略终于击退原田势,随后让统虎率荐野增时、立花成家、 小野镇幸、由布惟信共1千骑驱逐正再岩户一带的岩门庄久边野筑砦的原田势武将笠兴长3百兵,讨取了1百50人并追击至早良郡。
                    同年12月28日攻入宗像领地,侵攻宗像家至天正11年(1583年)3月16日的吉原口防战讨取了吉原贞安后又攻落宗像家居城许斐山城,氏贞只能退往白山城,遂驱逐了宗像势力,而宗像氏贞之妹,道雪的侧室色姬也因此于隔年3月24日在立花山城中自杀。(一说病死)


                    IP属地:四川11楼2013-06-05 19:01
                    回复

                      就在大友军与龙造寺军鹬蚌相争之时,岛津家逐渐渔翁得利侵占两家领地,此时龙造寺家以及一众筑前国人豪族逐渐附属于岛津家,大友军持续攻防至6月初,道雪开始发病,绍运因此将军阵移至高良山下的北野村,9月道雪病状恶化,在对家臣说了:“把我的遗骸穿上甲胄并面向柳川城埋于高良山上,如果有人违背了此事,那么将世代遭受诅咒!”后于9月11日病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众家臣以及绍运、宗茂皆不忍道雪遗体将要遭受敌兵践踏之耻辱,遂决定承受那道雪的诅咒将遗体运回立花山城,高桥绍运护送道雪灵棺之时,敌对的士兵见状并没有攻击,而是深深的对这位彻头彻尾忠心于大友家并且一生三十七场大战、近百场小战皆无败的名将致敬。
                      《大友兴废记》中此时记载:
                      “道雪的遗体由1000兵运送往立花城,国中有野心的武士听闻后都开阵让路,没有射出任何一支弓矢。”
                      岛津萨摩藩士伊贺仓俊介于《鹿儿岛外史》如此记述:
                      “九月,大友的支柱,老将立花鉴连于高良山阵营中卒去。有如诸葛孔明丧于五丈原般,高桥镇种护送灵柩归还筑前,秋月之兵没有邀击,岛津之军亦无追击,乃是因为名将之死丧,而无人乘机做出卑弊攻击之事。鉴连之殁,享年于七十二。作为大友家先阵数度拆散毛利军,乃是鉴连身在筑前之故,肥前龙造寺隆信也对鉴连宁以送赠厚待而不愿干戈,岛津氏亦忌惮鉴连,有如源赖朝忌惮藤原秀衡一般。鉴连存活之时,岛津义久难取大友,而鉴连死后,大友丰后便有如熟透的柿子般轻易取得。”
                      之后道雪葬于立花山城旁的梅岳寺,法名"梅岳院殿福严道雪大居士"(福严院殿前丹州太守梅岳道雪大居士) 并于柳川福严寺也有寺庙,也和养子宗茂生女訚千代三位一起供俸于柳川“三柱神社”,天明4年(1784年)受赠神号为"梅岳灵神"。


                      IP属地:四川13楼2013-06-05 19:06
                      回复
                        上文中多次出现关注道学打仗时的行头,是因为在民间有一个关于他的传说,传闻道雪年轻时,在盛夏炎热之际的某日,于树下乘凉午睡时遭遇雷雨,并且有一道雷打向道雪,道雪下意识的拔起爱刀“千鸟”挥斩,脚也因此而受了伤,然而道雪于战场上的勇猛加上此大难不死之事,逐渐被美名为雷神的化身。而就算脚受了伤,腿力也不比健全者差,往后的战役仍有配鞍骑马奋战的纪录,晚年才由六名士兵负责抬舆,坐在舆上每为先阵激励士兵作战。爱刀千鸟则因此改名为“雷切”~~~~


                        IP属地:四川14楼2013-06-05 1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