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塘湖吧 关注:7贴子:34
  • 0回复贴,共1

浙江绍兴芝塘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芝塘湖,简称芝湖。因盛产茭菱和水芝,先后又名茭塘湖、菱塘湖。处会稽山西麓,今杨汛桥镇东南。东有大寺坞,南濒安钱山,西靠黄大尖,北临庙坞山,上承夏履江之西江,下通西小江(钱清江)。系山水与江水顶托蓄成之自然湖泊。明洪武年间筑塘闸后,遂成蓄水灌溉、滞洪排涝水利工程。
  《嘉泰会稽志》载:“茭塘湖在县(山阴)西五十五里新安乡”。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延寿乡南限连山,北以西小江与萧山县分界,地势南高北下,河沟浅狭,水流湍急。山洪暴发,则平地水高数尺;累月乏雨,则河床曝裂飞灰。是以早晚田禾每虑秋旱。前明洪武二十七年简放钦差何启明到县踏勘,奉工部露字一百三十号勘令建筑茭湖。……相度地势修塘筑闸”。工程由拦蓄塘坝和配套闸、渠组成。
  塘坝,建于今冯家村与塘下湖间,南北走向,长152.5丈,阔2.5丈,高6尺。拦蓄湖面积3260.2亩。坝中设有放水闸1座,另有配套闸4座:
  郑家闸在夏履江西江口,下游入芝塘湖,距湖南约5公里。东西向,砌石结构,1孔、高1.6丈,阔8~9尺(现净孔扩成宽6米)。
  舍浦闸呈南北向,砌石结构,1孔,高1.7~1.8丈,阔1.2丈(1966年2月改闸为桥,总3孔,净24米)。在今江桥街,临钱清江右岸。
  和穆程闸、涨吴渡闸均在钱清江右岸,分居舍浦闸之上、下,均为1孔,各距湖7~8里。
  灌水排洪河渠,共长6987.8丈,平均宽1.5丈,受水闸节制,与夏履江、钱清江沟通。
  平时,各闸俱开,湖与江通。洪汛期,夏履江水暴涨,受郑家闸节制而入湖滞洪,其余各闸在芝塘湖超过滞洪能力时俱开,泄洪入钱清江。干旱时,紧闭4闸,开湖堤之闸放水,经河渠灌溉沿程37、38、39三都16659.933亩田地。沿渠一带灌溉无缺,田禾有收。
  芝塘湖工程,代有所修。明天顺二年(1458),因郑家闸难遏夏履江洪水,筑成郑家闸至界塘埠1里江塘(又称界塘),并在塘中设霪洞1个(后改洞为桥),洪时,迫水经九曲河泄入平原河网;旱时,引水经霪洞入湖济旱。清乾隆十七年(1752),十八社绅耆商定亩田出钱六文,作事修复,并募专人启闭湖闸。民国八年(1919),重修舍浦闸,续修界塘、和穆程闸。二十三年,再修舍浦、涨吴渡闸。1954年改建舍浦、郑家两闸,加固界塘。1968年开始全面整治夏履江,缓解芝塘湖区洪水威胁。
  芝塘湖管理,向有规例。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定:37、38、39三都18社处暑后三日开闸灌田,每都一昼夜,水尽通灌,然后戽车。并画图造册,申解户、工两部,成例。清宣统二年(1910)改每年小满闭闸,处暑开闸,由水利会监理启闭。
  清嘉庆起出现占湖为田,光绪二十年(1894)监生洪介堂等请县勒石永禁围湖。1973年冬江桥公社圈围芝塘湖造田,湖面减至40.3万平方米(604.20亩),蓄水109.05万立方米。1980年,所围湖田大多改塘养鱼。现除湖堤和界塘尚存外,郑家等4闸均改建为桥。芝塘湖已成为绍兴平原河湖网之一部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6-05 16: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