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邱冉庄吧 关注:15贴子:151
  • 0回复贴,共1

家乡情(十五)东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河是从鹰嘴崖向东一带的河湾地的总称。冉庄河是由北向南流去,在鹰嘴崖处还有一条从东来的小河,人们习惯性地就叫她东河,在这儿与冉庄河相会。沿东河还有冉庄公社的好几个村子,如王村铺、王村、李台、来湾、吴湾、滑车岭等。这条从东来的河在两条河的汇合处冲刷成了一个半圆形的湾,因淤泥的沉淀,造就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这儿的地分属于各个生产队,还有很多具体的地名,总称为东河。一说在东河做营生哩,就指的是这一带。东河有一块四队的地很出名,记不清名字了,好像叫九亩湾?据说它就是9亩地,呈长条形,两头基本一样宽窄。在冉庄那样的山区,像这种长度和宽度的地确实不多。在种这块地时,有种很舒展的感觉,不像其它的地没有几步就回头。但也很费劲,因为它的地头太长了。在其它地里抓粪也好,拉砘毂辘也好,正拉的费劲了,结果到地头了,可以站起身来缓一缓,在这儿不行,只要牛走着,你就得忙活。
四队的地除了这九亩湾很大,在东河还有一块很大的地叫大台。那是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地不平,形状也不规则,但它的面积大。这是四队可能也是冉庄村在村下最远的地。为了不从村里向这么远的地送粪,队里在地的最里边设了一个半圈,夏天的晚上羊群不回村,就圈在这野外,为的是让羊的屎尿积攒下来做粪肥。队里每天派一个人白天用黄土垫圈,早晨给羊倌送饭,晚上则和羊倌做伴儿。这在生产队是最轻松的营生,是要轮着做的,不会固定一个人做。虽然这个活也并不轻松,早晨要走五六里路给羊倌送饭,白天还要刨土,撒土,少了不行,必须把羊们晚上拉出的屎尿苫住,那么大的圈,要把黄土均匀地撒上一层,很是不易,也得干上大半天。晚上早早吃了晚饭,背上一卷儿行李去替羊倌回家吃饭。羊倌一天不回家,回家后营生很多,有家里活儿,还有地里的活儿,有时还要和老婆孩子温存一会儿,这垫圈的人就得在那野地的窝棚中黑灯瞎火地等着。每每在那时我就会祈盼早早离开这农村,再不要干这不愿干的营生。
记忆中大台的地里多是种山药蛋,估计是因地远,种其他带秸草的庄稼更麻烦,还得往回背秸杆,所以就种山药多,山药只要把山药蛋拿回就行,蔓子就不要了。同样是因地远,刨山药那一天就不回家吃饭了,也不带干粮,就在地里吃烧山药蛋。到刨了一歇时,队长就安排专人上树掰树枝,到山上捡干牛粪,然后烧起了火,把不大不小中不溜的山药蛋倒到火中,中午人们就都围在火堆旁大吃起来。讲究的人还要从家中带点咸菜,不讲究的人就那么甜吃,也是很好吃的,因为毕竟干了一上午的活,肚子早就空空如也,而且这还是新山药,本身就有一股香味,所以没有咸菜照样吃得香甜。在野地里烧熟的山药特别香,用背山药的毛口袋把外边的焦皮一擦,里边有一层金黄金黄的硬壳,如同如今孩子们吃的冰淇淋外边的蛋卷儿.硬壳里边松软松软,看着就有食欲,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哟,至今想起那时的烧山药仍要流口水。


IP属地:山西1楼2013-06-05 06: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