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玄注解:
(1)「容貌者,骨之馀,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馀,常佐神之不足。 」
在《冰鉴》中,首论神骨,可见神骨的重要,但神骨以时天生,容貌、情态
却是後天而成,可以好好观察。以加强神骨的论断。
(2)「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一个人的精神好不好,当然不是几秒
钟的事情,记得学生时期每每在升旗典礼站著睡觉,精神之差可见一般。但
精神的好坏有许多原因,情态却是透露人心性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人的小动
作或是未刻意而做的行为观察,一个人的心性如何。
(3)「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 」大家闺秀是一句大家
听过,但是并不太了解的成语,总之,行为不躁不呆,做事有调理,却有种
贵族的气息,大概就是大家举止了吧!这样的人,就算有点害羞,大致上还
算得上是好相(此相是动相)。做起事来像小孩,一点小事就大呼小叫,这种
人当然就没有什麼成就啦!你可以想像一个董事长跳来跳去吗?
(4)「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这里就有点南解释,就是说大体上
,情态也是看这个人做是乾不乾脆,还是含含糊糊,但在小地方,就要取舍
,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书桌杂乱的人,可能是活动方面的长才。
(5)「人有弱态、有狂态、有疎懒态、有周旋态。 」这是作者将优秀的人分
成四个种类,以下分论。
(6)「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 」让人感觉柔情似水,表达感情淡
淡的、绵绵密密的不是那麼强烈,这就是弱态。
(7)「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 」穿衣服不讲究,有自己的风格,
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这就是狂态。
(9)「做止自如,问答随意,此懒态也;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说什麼就
说什麼?没有合宜的问题,或是太多的思考,这是懒态。这里的懒态,是疎
懒态,指那种恃才傲物的傲慢态度,不是随便路边的懒鬼。
(10)「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此周旋态也。 」周旋
态,大部分人不太懂,这是指善於交际的意思,善与人周旋。这种人啊!
会被内心的话藏起来,很会察言观色,因此可以趋吉避凶。
(11)「皆根其情,不由矫枉。 」曾国藩说,这些行为都根源於天性,不容
隐瞒的。
(12)「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疎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 」接
下来他要加上注解,就是以上四种情态要再配合什麼样的心理状态,才可
以成大器。
弱而不媚,人可以柔弱,但是一旦狐媚,否则就会变成遇事曲意奉承、陷
媚巴结之徒。
狂态之人,则要知道不可躁动,不在乎他人眼光,并不是以狂来引人侧目
,这样反而失去狂人做自己的态度了。
疎懒态的人,最重要的是对人要诚恳,才能引来真正试货的人重要你的才
华,因为疎懒之人本就不喜哗众取宠,所以待友以诚更见重要。
周旋态的人,因为与人为善,所以经常需要和人谈事,这时要注意的是,
做起事来要柔中有刚,善交际但要有所坚持,待人以礼,却也豪迈大方。
(13)「反此,败类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曾国藩看相是为了选将兵,
所以不符合的都说是败器,但其实行行出状元,我们只须以他说的四项
条件警惕,希望自己不要事弱而媚、狂而哗躁、疎懒而不诚恳、周旋而
唯利是图之人。(待续)
(14)「前者恒态,又有时态。 」前面所说的四种情态,是大处,就是说
这个人大致的形象。但是也有小处观察的要点。
(15)「方与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
论情。 」正在跟他对谈,忽然他失神了,想起别的事情来,就是不专心
,足见这个人交友诚意不足。大家在聚会、谈事的时候,他却脸带冷笑
,足见其冷漠、寡情,这种人是好是坏很难分辨,有可能是白痴,也有
可能是心怀鬼胎之人,不足以跟这种人交朋友。
(16)「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与
论事。 」别人说什麼都没有意见,当然是说这个人不在乎的意思噜!未
交此人,却故意诋毁,曾国藩说,这种人卑鄙可耻,不足以论事,真是
说的对。
(17)「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
谈心。 」做起事情来总是不置可否,遇到事情犹豫不决,和你没什麼相
关的事情,也要掉眼泪,者种妇人之仁,难以谈心底事,当然啦!古人
的心底是应该是家国大事。
(1「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之士。」就是说人都
是会变的,我们应该好好观察。但相反的,我们也应该反求诸己,是否
有达到友直、友谅、友多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