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金鳞下钓台吧 关注:171贴子:28,572

鱼眼:反看红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现在开始,转移至这里


1楼2013-06-03 12:40回复
    1.
    闲话几句,本人瞎猫一只,爱看红楼,忽一日偶然灵光一闪,心中若有所得。现呈文奉上,不知对错,不辨真伪,一无资料斧正,二无历史常识。谨供喜爱红楼梦的朋友们一笑,不喜也无碍。我自怡然自得。
      反看红楼
      从开篇开始说起
      作者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只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别笑,我可是反过来看红楼的。理解为:写书的人说,自己曾经历过一些真实的事件,过后因为某些原因,故意将真事藏起来,而借着一块神奇会说话的石头的嘴,说出一些真实的事件。所以起名叫石头记。自己用了甄士隐这样的人名,给后来读书的人一些追寻真实事件的提示。
      联想一下,作者既然是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想尽一切的办法,去写作这个一部大书,一定是会有他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红楼不是一部闲书,它里面是含着一些历史的密码的。
      作者自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这种“其中味”,真是曹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其中味,是一种充满辛酸的滋味。辛酸从何而来,真是这些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文字,荒唐言,正应该是真实之言。
      真是荒唐的语言,是不会让人们如此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
      你看西游记,供人一笑之外,有多少可以供人思考的空间。
      一部红楼,成就一个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顶天之作。古往今来,多少人,多少事,能如曹公一样标榜史册。
      曹公心思之缜密,不是寻常看客所能看穿的。字里行间,留露出丝丝的痕迹,希望能慢慢沉下去,看看。红楼里究竟藏了多大的密码。当个闲人,慢慢琢磨吧。


    2楼2013-06-03 12:43
    收起回复
      4.
      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开篇不热闹,但是很重要啊。
        中有一句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贾家的两个老祖宗出来了:贾敷, 贾演。
        以此想来,黛玉的妈妈不死是不行的,贾氏故去,真事开始。
        故事,贾氏故去,就是真事开始。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突然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荒唐是否是“皇堂”的谐音呢。说这个故事的起源之地离皇堂很近。此皇堂当指皇宫、殿堂。
        这里交代的就是故事的发生之地。皇宫、殿堂的故事,当然不能明说,只能是这样隐藏其中。
        原来女娲氏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清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能大能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号惭愧。
        女娲补天的故事源自于中国万古神话,在这儿提起大有深意。此女娲正是掌权的女性吧。
        满嘴瞎话,无聊之言,传出补天的石头剩下一块,高十二丈,我以为就是十二个月吧。方经二十四丈,应指一年二十四节气,还是古往今来二十四史呢?选择题,先放在这儿。往下来
        用三万六千五百块,刚刚好是一百年的时间。这是要暗指什么事呢?才开创的第一百年江山吗? 暗指清朝第一个皇帝,正是顺治。
        能补天的灵石,是娲皇氏剩下的,好好的在女娲氏的名字中多了一个“皇”字,是不是有意露出一条布丝,让人不至于猜偏了。
        放弃的地方,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大荒山,反看黄对青,无稽对有鹰,谐音为无鸡对有鹰,青埂峰中“青对皇”峰对渊,可记得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死者叫冯渊。所以在这里峰对渊,此渊通彼怨。埂通“更”对子。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谐音连读为:大清有鹰爪,皇子冤。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这是顺治帝出家偈子中的一句。女娲炼石说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是不是特别有意的提示?


      5楼2013-06-03 12:46
      收起回复
        5.
        放石的地方,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解读为发生故事的地方在,大荒山,大清庭,在第十七回试才时,有一段关于进山口,入石洞,有亭翼然一节。当时不明白,现在看那儿埋线,真是对着这儿的作通意讲的。
          大荒山,反看黄对青,无稽对有鹰,谐音为无鸡对有鹰,牙对爪,无稽崖正对有鹰爪。
          青埂峰中“青对皇”峰对渊,可记得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死者叫冯渊。所以在这里峰对渊,此渊通彼怨。
          埂通“更”对子,意指时间。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谐音连读为:大清庭有鹰爪,皇子冤。
          可怕、可怕极了。
          有凤来仪和葫芦案在这儿就起到了提供线索的钥匙作用。原来一直不明白,葫芦案有什么作用,在前五回出现,现在懂了。
          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我解为:我犯的过错虽然不能免除,但是闺阁女子中才能出众的代代都有,万万不能因我自己的一点私心,为自己的短处遮掩,而使得那些才能泯灭了。虽然今日身处于茅屋破窗之中,吃粗饭,睡绳床。每天早晚饮风食露,院子有花有柳,并没有妨碍我书写自己的胸怀的人。
          看起来倒像是“宝玉”的口吻,景象是出家之后,独自居住的世外,餐风露宿,身边无人的样子。
          此宝玉若真是那国宝,当是顺治帝的口气。瞎说的。一段


        6楼2013-06-03 12:47
        回复
          9.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陈迹故事,反看,当是新朝新事。
            适趣解闷,谐音为 逝去姐妹。
            故事发生地不详。闲情诗词,谐音仙卿誓词,会不会有些牵强呢?选择题,任选一。
            却反失落无考,反话,无需考究,就是本朝。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解为,这是空空道人在代替读者发问,说一无朝代可依托,二没有忠臣贤臣,怕世人不爱看。
            或情或痴,谐音火情火炽,联想中又是一火,或只对林,试想后来有黛玉焚稿,可不正是“以火烤林”吗?是何人举火,烧的林姑娘呢?
            或小才微善,谐音,小财伪善,这是何人?宝钗吗?并没有班姑、蔡女的品德、和能力。
            这是说宝钗呢吧?
            要是这样的话,这本红楼梦的意指真的不是褒奖这位才女了。说是小财,伪善,多可怕的用语。也许这就是宝玉看透世情,愤世离家的原因吧?
            可怕!!!
            只说此人无德无能,是个伪善之人。
            难道说,真的是宝玉出家后,宝钗又再嫁了吗?
            嫁给那个贾雨村言了吗?想雨村名号,贾化,时飞。
            第一回,就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内待时飞”。可怕的结局,雨村在贾家大厦倾倒之初,助推了一把,后,又娶了宝钗,黛玉有求善价一说,难道是有人要卖了黛玉吗?那人是谁?还是宝钗吗? 可怕
            善价一词,不只是想嫁入贾府,嫁给宝玉一直吧?还有谁名“善”?
            班姑、蔡女:指班昭,字惠班,班固之妹。以才德闻名,尊称为“曹大家。”但使这位才女倍受历来的封建社会传扬的却是因为她写的七篇《女诫》。
            蔡女就是蔡文姬了,素以才名著世,代表作品《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后者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但她曾陷于匈奴左贤王,后虽被曹操迎回, 因而封建人士往往认为她受辱虏庭,诞育胡子,且归汉后又嫁两次,因此文辞有余,节烈不足所以此处所谓“班姑蔡女之德能”,大概可解读为:“班姑之德,蔡女之能”吧。
            后来贾母掰谎记中也提到《胡笳十八拍》,应该是大有深意的。


          10楼2013-06-03 12:50
          收起回复
            10.
            莫忘了,有雪下抽柴一件。
              还有宝钗的弟媳妇名叫邢岫岩。宝钗诗中也有“袖烟”一说,可以想贾府的这把火是宝姑娘放的,烟从她袖中出来的。
              薛蝌,是条小虫。薛蟠是个孽龙种。
              薛姑娘,你是个谜!
              你看这把火 怎么样也和你脱不了干系。
              石头笑笑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理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听听石头所说,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不缀上年代,作者正是怕读者误会了自己的写作意图,把思路引向了别处。
              言说是笑,怎么在我心里听到的是一种哭泣之声呢?
              说空空道人太痴,实则是自己的痴心太过。总是怕无人能追溯到事实真相,所以如此说吧。
              说世间之野史,大都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到没有这种不落俗套的故事好。
              后面一句很要紧的,“不过只取其事理情理罢了”。
              为什么要以事理、情理传去,让世间人评说,不过是心中之积怨、不平太过,所以要找人凭理,不是吗?
              可见这其中的冤枉之处不少矣。
              人不平则鸣,宝玉要为谁鸣冤叫屈?
              再者,市井俗人细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汕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烂,
              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
              适趣闲文:1.逝去先闻,2.事屈鲜闻,3,是曲鲜闻。
              历来野史:历来也是,祸来自第一:讪谤君相,讪通“善”,红楼中有贾代善,另有一人,名善聘仁谐音“善骗人”。两个“善”字人中,有人私藏、私用军饷。
              祸二:贬人妻女,被贬人的弃女,谁?可卿还是妙玉?
              奸淫凶恶,不可胜数。
              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
              通灵玉亲手写出二次预谋,亲弑严父的事情来。
              情诗艳赋:谐音,“卿弑严父”,亲弑严父。谁是卿,可卿还是鲸卿?
              姓秦,秦可卿,秦钟名鲸卿。秦、秦始皇,嬴政,曾杀亚父吕不韦。
              通灵玉也像始皇一样,杀了自己的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也是顺治的亚父。辅佐顺治登基做了皇帝。
              那杀摄政王的就是鲸卿。鲸字表示鱼藏剑,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大概就是秦钟之死的真相。
              那秦钟是杀了自己的父亲,还是帮宝玉的忙,刺杀摄政王呢?可记得熙凤弄权铁槛寺,宝玉要和秦钟细细的算账一句,究竟要算的是什么帐呢?后面应该是秦钟没有刺死摄政王,于是被摄政王的手下给杀了。
              顺治杀了多尔衮。要是照这种解释,该是密谋了二次。秦钟死于是第几次呢?
              后面在五十回时更有通篇大套的回目,贾母掰谎记。这个往后面放放再说。
              可知这袖里乾坤是真的厉害非常。
              曹公才情,绝了。


            11楼2013-06-03 12:51
            收起回复
              11.
              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
                解读为:贾家尼案出风月案,有男女二人处其中。,
                此说法又仿佛是恰值宝黛两人,旁出一小人有指谁呢?是袭人,还是其他什么人,我自己的感觉应该是袭人的可能性大些。小人不是正经主子,却看袭人几番规劝宝玉,要上进,好好读书的话,总觉得这个没明放的姨奶奶管得有些宽了。并且说出的话,也是大道理不断,真是道学先生的小模样子。
                总觉得这一段话,好似说给他人听的,替宝玉黛玉遮掩的辩词。
                实则不尽是这样,我的理解为:
                在五十四回时,贾母如同开篇相呼应的一大段文字,总让人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用途。现在忽然想起一桩,原是给本书添加上了年代。当然没有明白说,可是凤姐的话正在此处出现了:“这一回就叫做《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假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
                开篇和五十四的合起来一看,还有什么说的,就是本朝本代本年本月本时的事,话说的正是两家,一甄一贾。里外对照着镜子说的。
                甄家就是贾府,贾府就是甄家。还有何疑?
                凤姐下面一句也有深意: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
                这本书说的不是一时一代的事情,应该是从前朝明末时说起的,就是昨朝说起的事。好刚口。这儿的小丑好像也出场了,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正是自己办了以后戏子,算是小丑吗?不知道。
                除了解释本书的年代问题,还有其他的意思:“者也之乎”,一副好为人师的派头,兼有语言上的颠三倒四之意。
                那是不是就是说这书中隐藏的事实真的是用“颠三倒四”的一种写法或说法。所以前面有话说的是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颠三倒四的写法,真的是没办法考证年纪的。所以看红楼,人的年纪都是谜。
                地舆,不是地域,舆字多义,其中一意为金舆。看元妃省亲之时“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而来”。
                其意不正是指代皇家座驾用的车辆吗?
                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单单是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可以消磨时间;闷字在书中也是多次出现的,说“别和我打着闷葫芦”,意指这些都是谜面,需要读者仔细地思考,才能找到 谜底。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歪,不正。喷饭供酒的东西是什么呢,菜,意通“猜”。
                这里面有几件不通情理的、大错事,必须要读者自己好好地去猜一猜呢。
                这就是红楼梦的开篇语言,直接告诉你,要猜。真实的事情在自己的猜测中,没有写在明处。


              12楼2013-06-03 12:53
              回复
                12.
                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
                  此说法仿佛是恰值宝黛两人,旁出一小人有指谁呢?是袭人,还是其他什么人,我自己的感觉应该是袭人的可能性大些。小人不是主子,却看袭人几番规劝宝玉,要上进,好好读书的话,总觉得这个没明放的姨奶奶管得有些宽了。并且说出的话,也是大道理不断,真是宝钗的小模样子。
                  总觉得这一段话,好似说给他人听的,替宝玉黛玉遮掩的辩词。实则不然,看我的理解:
                  在五十四回时,贾母如同开篇相呼应的一大段文字,总让人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用途。现在忽然想起一桩,原是给本书添加上了年代。当然没有明白说,可是凤姐的话正在此处出现了:“这一回就叫做《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假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
                  开篇和五十四的合起来一看,还有什么说的,就是本朝本代本年本月本时的事,话说的正是两家,一甄一贾。里外对照着镜子说的。
                  甄家就是贾府,贾府就是甄家。还有何疑?
                  凤姐下面一句也有深意: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
                  这本书说的不是一时一代的事情,应该是从前朝明末时说起的,就是昨朝说起的事。好刚口。这儿的小丑好像也出场了,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正是自己办了以后戏子,算是小丑吗?不知道。
                  除了解释本书的年代问题,还有其他的意思:“者也之乎”,一副好为人师的派头,兼有语言上的颠三倒四之意。
                  那是不是就是说这书中隐藏的事实真的是用“颠三倒四”的一种写法或说法。所以前面有话说的是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颠三倒四的写法,真的是没办法考证年纪的。所以看红楼,人的年纪都是谜。
                  地舆,不是地域,舆字多义,其中一意为金舆。看元妃省亲之时“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而来”。
                  其意不正是指代皇家座驾用的车辆吗?
                  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单单是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可以消磨时间;闷字在书中也是多次出现的,说“别和我打着闷葫芦”,意指这些都是谜面,需要读者仔细地思考,才能找到 谜底。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歪,不正。喷饭供酒的东西是什么呢,菜。意通猜。
                  这里面有几件不通情理的、大错事,必须要读者自己好好地去猜一猜呢。


                13楼2013-06-03 12:53
                回复
                  13.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匿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耳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有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功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了省了些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遇忽离,满纸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此段重点之处在“追踪匿迹”:既要沿着真实的脚印,又要隐藏自己的痕迹。
                    “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耳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谋虚逐妄:贪图虚名,追逐浮利。总之指那些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人。
                    不敢留露出一点雕琢的痕迹,而只因为取悦读者,反而使真实的东西失去本来的面目。这才是曹公写红楼梦的真实想法,要把事实真相留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让后世的人去思考,这些问题藏在哪儿了呢?
                    上面的花团锦簇太重,早把真实的历史遮蔽得严严实实的。谁有能穿透过这些表面的文字,如阳光般地照到那些尘封的过往中呢?
                    时隔几百年,那些历史的青苔早已长满了字里行间,真相如何去寻找呢? 难
                    这段话中的意思明显,没有蕴含特别深的含义。这是我的个人想法。谨供参考。
                    明面意思是石头劝空空道长抄录此文,以留世的说辞。至少目前没有发现有很深的意思。
                    就这样吧。


                  14楼2013-06-03 12:54
                  回复
                    14.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把,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罚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有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一绝句,在前面已经解说过了,这里不多说了。
                      说说前面的话句:这里是从空空道人看起来毫无破绽的文字,作者是做过了粉饰的。上面一层层厚厚的粉,让人看不到一点不合时宜之处。真是妙笔生花。
                      连带着推掉了许多的责任。石头身上的字迹,不是人为的。空空道人,一语空空,查无此人。
                      后面曹雪芹只是披阅,增删,不是主要作者。
                      空空道人抄了石头记,从道人变成了情僧。 记着顺治号痴道人,说是佛家弟子,自称道人。痴情者,是谁?道人变成了和尚,可知和尚也就变成了道人。痴道人也。
                      痴道人是谁?顺治帝,出家的道号是也。
                      东鲁孔梅溪,孔,眼。鱼目混珠之意,障眼法:似乎是在教看书之法,借鉴风月宝鉴的用法看红楼,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出现的。
                      孔梅溪,孔没隙,是说看不出一点可疑之处。掩饰得很好。
                      暗示读红楼不能读正面的文字,要颠倒着想问题才行。
                      在十二回,贾瑞贾天祥死前不忘叫着:“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受惑之深可以想见。
                      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前面道士送镜子来时说过:“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反面,要紧,要紧。”
                      第五回中太虚幻境也有一副对联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正是我以为的看红楼之法,所以试以此法,反面看红楼,正是为此,希望能走近曹先生真实的写作意图,这是我作为一个红楼爱好者最真实的想法。
                      喜爱红楼,希望能给红楼解密。不过个人能力不济,只能是说出自己的一种想法,希望能进入到红楼迷宫中。


                    15楼2013-06-03 12:56
                    回复
                      15.
                      下面就不再全文抄录了。
                        此是甄士隐之家的兴衰过程。据我看来,甄既是贾,贾既是甄。所以同理代换,甄士隐家就是贾府的缩写。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怎么看都不像好去处,地陷东南,悒郁姑苏,又称娼门的地方,最是风尘中一二等富贵人家寻欢作乐的风流之地。
                        这阊门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称作葫芦庙。对比着看:十里街人情巷,葫芦庙。
                        试看宁荣府,位于石头城,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占了大半个街,贾府东胡同,后廊下也都是贾家一族之人,也算个十里人情巷吧。
                        庙旁居住一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
                        看看甄费,士隐,真事要隐,为了隐好,所以要封。非封不能隐。
                        一女英莲,,甄氏英莲,谐音“真事应怜”或者“甄氏应怜”。唉呀,这不是要给甄家喊冤吗?姑苏属江南,这不是江南甄家吗?
                        炎夏永昼,士隐偶得一梦,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这是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吧。说起一段风流公案。说是千古未闻的罕事。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绛珠草,绛,红色,一株流红色泪珠的草。那不是血泪吗?
                        赤瑕宫:赤,红色,霞,红霞满宫,是不是火,火烧王宫?皇宫失过火吗?
                        奇怪了。
                        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既是后来的贾宝玉的前世真身。说起来,真是很奇怪的。
                        神瑛侍者,神鹰,后来书中有一人说是神武将军,冯紫英。这个和神瑛侍者有什么关系呢?


                      16楼2013-06-03 12:58
                      回复
                        16.
                        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赤霞宫里的水,应该也是红色的吧?何意,血。神瑛侍者是在每天以自己的心血浇灌这颗心泪之草。
                          想着,怎么像是作者写这部书时的心情呢?绛珠草不会就是这部红楼梦吧。
                          绛,红色;珠,楼,朱楼可不就是吗?通“楼”啊;草,梦。真的是朱门大户里的一棵草,意指黛玉,也可指作者,芹,不也就是一颗草吗?
                          懂了,懂了。这就是作者借神话一样的语言,讲出了自己写红楼的心境,正是心泪凝聚而成。
                          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一语成谶!红楼梦一出,傲视群典,其他各类小说皆是望尘不及,大有一览群山小之势。
                          作者神人也!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多美的文字,可是真的是预言了一些事实。红楼梦得到大家的传阅,越来越的人在研究红楼。一部红楼早就从草,变成树,今天该算是一座无人能登顶的世间高峰。
                          回到作者原文中来:
                          绛珠草得到大家的喜爱和同情,许多人都洒下了关爱的泪水。草修成了精灵,变成了女子,这就是神话的说法了。
                          下面的几句可以反看意思了:离恨天。生离死别之天,爱恨情仇之地。
                          食,为吃;密,反为苦,青果,不熟。
                          膳,这个字,要注意一下,一般人家吃饭可是能用“膳”字的吗?
                          灌愁海水,这是多么大的一片海啊,全是愁。
                          反看全文,意思大变:绛珠草的精灵整天在爱恨情仇之地徘徊,饿了吃不熟的青涩苦果,渴了喝那一大片的愁水。
                          可还有文字的美在吗?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内便郁结了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说是要报恩,我怎么看起来,像是要报仇一样啊?是不是我傻掉了。
                          灌溉之德,用心血浇灌的恩情。
                          缠绵不尽之意:爱恨缠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是爱、还是恨啊?
                          我是迷惑了,分不清楚了。
                          分不清楚的事,就当他有多个结局吧,随便选。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境,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炽:热如火烧。警幻:景幻。什么仙子,莫须有的一位仙子。造历幻境:经历人世真实的事情。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去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的了。”
                          绛珠仙子也要下世,说是还神瑛的灌溉之情。
                          可是还泪一说,和前面提到的“报恩”一说,总觉得是有隐隐一线相牵扯着的。


                        17楼2013-06-03 13:00
                        回复
                          17.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暗指:红楼竟是一桩公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借道人之言,传世人之心事。
                            还泪、报恩。报恩,还泪。
                            果是罕闻:国事罕闻。
                            这句话是正语,说历来风流人物,不过记个大概,不如红楼中的记述完备,诗词篇章,一饮一食,总未述记。
                            诗词篇章:史词篇章,是说写作时的,嵌进去的机关吗?应多在诗词篇章上寻找历史的钥匙。
                            一饮一食:一隐一事。再细看红楼中多次吃酒饮宴时的言谈、话语。
                            也许这就是红楼拆解谜团的办法吧。
                            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合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这句中“偷香窃玉,暗合私奔”应该是大有深意的。
                            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意思。
                            前面说花袭人,借着情字,规劝宝玉守世俗规矩。
                            后面就是黛玉,袖中生香,袖里乾坤大。就是这个生香,谐音玉生香,黛玉心中有了异想。现在且不是她是什么样的想法了吧,留给后文解释。
                            再说暗合之意,刚好正对这袭人。在第六回里有言,宝玉遂强袭人同领云雨之情一事。这个确符合无媒暗合之事。
                            私奔之语,该是指谁呢?黛玉。黛玉在这个时候有了私奔之意吗?还是宝玉在有意引导着呢?
                            总之,私奔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是两个人合计好了的,才行。
                            有意思吗?曹公之笔墨,天人。


                          18楼2013-06-03 13:00
                          回复
                            18.
                            当然异想也可能有其他的解释。
                              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于前人传述不同矣。
                              不要说,这不是一个人、二个人入世历劫,而是很多人一同经历这场劫难。
                              情痴:情赤,也是红色。色鬼,爱美色红颜,依旧是一同红色。
                              贤愚不肖者:有贤良的、有愚蠢的,都是和前人书中所描述的大有不同的。
                              所以红楼梦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就在他的复杂、保罗万向,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建筑器具,仿佛深不可测。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至此时,前言已经交代清楚了。至于后来的话,不必再一一注解了。
                              后来度脱的第一人就是甄士隐,这儿仿佛是来敲警钟的。
                              从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这里甄士隐中午做了一梦,梦中一僧一道,又在梦中看了块鲜明美玉。上面是通灵宝玉四字。后面小字不及细看,那僧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所以说有“玄机不可泄露”一语。
                              蠢物在这里就是反语了,指的正是天下独一无二的通灵宝玉了。
                              一大石牌坊乃是“太虚幻境”。一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点题了。贾就在甄,真就是加;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很有佛家模棱两可的意思。
                              玄机不可泄露啊!
                              一梦醒来,士隐抱女儿在街前玩,正见那一僧一道,不过这两个已经是形象大变,疯疯癫癫。把自己本来的面目都隐去,不见真实的面目了。也许这也就是世人的无奈吧,不得不遮掩自己真实的想法。
                              那僧大哭,对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
                              看到这里,有疑惑。知道英莲以后没有福气,人生坎坷不堪,是个可怜之人。却不知道她怎么累及爹娘了?怎么会呢?
                              就算是后来被拐卖,却也没有累及爹娘啊?
                              那僧口中念了四句言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可怕的言语。菱花只是对着薛哭。后面就是甄家灭门的时间的预言了。
                              士隐想要问时,道人说“不必同行,各干营生去吧。三劫后,北氓山会齐。同去太虚幻境销号。”二人一去,再也不见踪影了。
                              正是神仙,来无影,去无踪的。话不多说,点到即止,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19楼2013-06-03 13:02
                            回复
                              19.
                              从士隐与僧道中,可以明白:梦中一面,醒来一面。
                                可见事事都是有镜子可观、可看、可言的,没有一个梦是无用的。往后看,要仔细。所谓梦中的,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无非是一虚一实地写法不同罢了。
                                现实中不能明言的事或者话,可以从梦里说出来、做出来。原来说言为心声,这里要说的是,梦是真情,呓语更是真诚。
                                甄士隐出来了。贾化也就紧随其后出现了。
                                假话,时飞。胡诌人氏。
                                真费,士隐。江南甄家。
                                一对妙人。
                                假话就住在真事(寺)旁边,有意思吧,直接用谐音看。假话没有时运,所以暂时居住在糊涂庙里。无他,也就是卖字作文为生,想想也只能是这样,假话,除了文字,可不是什么都没了吗?
                                真实人真诚啊,去给假话交往。这就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了。所以甄士隐给了假话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助他进京赶考作为盘缠。那假话大大方方地收下了,不过略谢了一语,并不介意。
                                可见,此人不是君子之人了。
                                有俗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看这雨村,大方处仿佛是自己给了别人一个机会一样。
                                随后,两个人吃酒谈天到三更,等士隐第二天起来,打算再为他写二封荐书,以为寄足之地时。那雨村早以在酒饭过后的五鼓天里走了。
                                绝妙!
                                可知雨村兄之奸诈,不愧为当世之枭雄。颇有曹操之风范。
                                连夜走了!连夜走了!雨村兄敢是怕甄士隐第二天反悔,再找他追要银子吧?好像逃难一般,是说他的功名心严重,还是说这是个标准小人模样啊。
                                可知是小人无疑了。总觉得别人如他一样,会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一样的。
                                真假之正面交锋,就在此地显露出来了。
                                真心人以为周围所有的人都是真诚的,虚伪的人认为周围的人都是虚伪的。
                                一样一样,这就叫“以己之心度人”吧。


                              20楼2013-06-03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