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的经济繁荣不虚假。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财富急剧创造,国家日益富强,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这个快速的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确实值得怀疑。一方面,这种经济增长太粗放,是靠大量的资源消耗、要素投入堆积起来的,走的是“量”,即:高投入,高GDP。但资源已经枯竭,各种要素的边际成本急剧增加,这种模式必然难以为继,中国大地已经难以支撑这样不顾一切的资源投入。通俗来讲,今天的富裕是一种败家子式的富裕,为了今天的暴富,我们把一切能卖的都卖掉,把一切能用的都用掉,无论是祖先的,还是后代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致富,其持续性确实值得思考。另一方面,经济是个“产出—消费”系统,没有消费,仅有产出,诚如一个人只吃饭,不排泄,后果可想而知。目前,由于民众获得的财富比例过低,国富民穷使得民众的消费能力极其低下,使得中国的经济系统面临挑战。基于这两点,可以认为中国的经济是脆弱的,“轰然倒塌”并非危言耸听。这诚如一个大楼,十分高大,但质地不好,可能是个“脆脆楼”、“楼歪歪”甚至“豆腐渣”,一旦有大的波动,倒塌的风险是有的。
目前,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存在较大的困难,滞涨明显(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是为滞涨,这是72年石油危机以后困扰西方经济的主要问题,到目前经济学都没有给出良好的药方)。近期股市暴跌,当是中国经济面临困境的直接表现。通货膨胀几乎是肯定的,也是几年内难以消除的,根源在于08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匆忙撒出的4万亿这个大手笔,如此多的钱流向社会,加之货币的倍数效应,其影响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面对通货膨胀这个后遗症,目前仍旧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疗通货膨胀,紧缩银根,结果新病出现,这就是经济增长乏力。于是老病没有治好,新病又出现,这个综合症就是滞涨。总是关注火烧眉毛的事情,而不去关注长远大计似乎是社会管理机构的一种写照。从管理学角度看,总是关注紧急的事,而忽视了重要的事,是管理的大忌讳,很容易陷于迷失方向的困境。
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而调整经济增长模式、注重分配问题则是长久之计。火可以烧了眉毛,但可别让火烧了我们来之不易的经济大厦。
目前,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存在较大的困难,滞涨明显(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是为滞涨,这是72年石油危机以后困扰西方经济的主要问题,到目前经济学都没有给出良好的药方)。近期股市暴跌,当是中国经济面临困境的直接表现。通货膨胀几乎是肯定的,也是几年内难以消除的,根源在于08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匆忙撒出的4万亿这个大手笔,如此多的钱流向社会,加之货币的倍数效应,其影响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面对通货膨胀这个后遗症,目前仍旧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疗通货膨胀,紧缩银根,结果新病出现,这就是经济增长乏力。于是老病没有治好,新病又出现,这个综合症就是滞涨。总是关注火烧眉毛的事情,而不去关注长远大计似乎是社会管理机构的一种写照。从管理学角度看,总是关注紧急的事,而忽视了重要的事,是管理的大忌讳,很容易陷于迷失方向的困境。
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而调整经济增长模式、注重分配问题则是长久之计。火可以烧了眉毛,但可别让火烧了我们来之不易的经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