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闲游 』
雨声潺潺,终在午后得以停歇。
推开门,几把撑开的雨伞随意而错落地摆放着,雨伞颜色艳丽好看,伞上还残留着些许晶莹剔透的小雨珠。院落的空地地势不平,积水汇成大小不一的水洼,印着一处老屋的檐角。那斑驳的檐角躺在小小的水洼里静静地听着雨声潺潺。篱笆旁,桂花树立在寒冬的雨里,蜷缩着身子,欲裹衣而眠。雨停,风拂过树梢轻轻吻了吻叶子,叶子便飘飘悠悠落地,许是高处不胜寒,她想拥着泥土睡去。
本想抛下琐事只身一人奔赴山野于浮生里偷得半日闲,奈何小姑娘愣是拽着我要随我一道去,想着一人闲游,过于冷清,便欣然领她一同前往。
雨后的天空灰蒙蒙的,几团乌云低低地浮着,小路上略略有些泥泞,我拉着小姑娘的手,刻意避开那些水洼和地上的烂泥,怕弄脏了她的鞋袜。小姑娘兴致倒是颇高,一手紧紧拉着我,一手随意在空中挥舞着,很是欢喜。
路过村口的松树林,松脂掺杂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我贪婪地吮吸着这种天地间清新自然的味道。小路两侧铺了薄薄的一层松针,它们紧紧地贴着湿漉漉的地面,享受着大地给予的恩泽。小姑娘挣脱开我的手去捡散落在路边的松果,我则站在她身后笑着看她捡起这个,又扔了那个。
“妈妈,那座房子里住着谁呀?”顺着小姑娘的手望去,我看到隐匿于树林深处的一间小屋。“那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子,她是守护这片树林的人,这片树林这么美,就是因为有她在守护着!”我不知道小姑娘是否听得懂,但我听到她“嗯!”了一声,像是认可我的话,也像是在感谢我口中的美丽的仙子。
“妈妈,这是什么?”她又指了指头顶的错综交织的电线。
“这是电线。”我自是有问必答。
“这里怎么有电线呀?”她晃动我衣服的下摆想寻求答案。
“你看,小鸟是不是在我们头顶上飞呀飞呀飞,小鸟要是飞累了它们在哪里休息呀?”我想让她自己找寻答案。
“我知道了!小鸟飞累了就在电线上休息,对不对?”她兴奋地跳起来,仿佛这个答案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解答出来的一般。
“你真聪明!”我蹲下来勾了勾她的小鼻子。
出村口小桥,我们沿着河岸一直往前走,路上行人和车辆寥寥,小路两旁苍翠的树木融入灰暗的天色,看不清轮廓。河里涨满了水,流水哗哗。水面,树影婆娑起舞,想来是见行人来访,揽镜自照:老娘生得这般丽质,倘若长在闹市,必定惹得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我极喜欢这种孤芳自赏。既是孤芳,何不自赏。否则,这寡淡的人生该有多寂寞。
我爱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来此地踏风而走,雨后闲游倒是极少,尤其是冬日雨后。走过一遭,才发现晴时有晴时的美,雨后亦有雨后的美。路的两侧零星地开着几簇月季花,花儿在这暗沉的天光里寂静绽放,耀眼又夺目。最摄人心弦的是那些雪百剔透的结香花的花骨朵,它们在寒风中隐忍蛰伏,只待东风一声令下,便相继着千树万树绚烂而开。我想,她们也如我一般在等春天回来。
一路上小姑娘总是叽叽喳喳,不停地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会儿去踢路边的石头,一会儿又去触摸风中凌乱而枯黄的狗尾巴草。碰到绽放的花儿,她会蹲下来去嗅嗅;遇到路边人家狂吠的小狗,她会脚步轻轻并将食指落于唇边示意我别出声;看到烟雾缭绕的远山,她会踮起脚尖鼓起腮帮子欲吹散那些翻滚的云海。她总是问为什么,而我愿意用诗意和童话去填满她所好奇的世界。
回去路上,我依然拉着她,但她好像有些累了,嚷嚷着要我背,我背了一段路实在背不动了。她说:妈妈,我们比赛跑步吧。这倒是个好方法,沿河路,我拉着她的手跑,进了村,我便放开她的手,她兴致勃勃地跑在我前面。我一边叮嘱他若是有车驶过一定要走在右边,一边让她慢点跑,别摔着了。她脆脆地道了一声“知道啦!”。
然而,在跑经村口松树林的时候,小姑娘还是摔了一跤,双膝跪地,膝盖处脏湿了一大片。本以为她会哭鼻子,没成想她反过来安慰我说:妈妈没关系,回家换一下就好了。想想也是,这一路总得留下什么才算完美。
我继续领着小姑娘往回赶,彼时,已有人家的烟囱慢悠悠地吐出袅娜的炊烟。老远,就听到母亲站在门口唤我们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