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19世纪的传奇合作——巴贝奇与阿达
查尔斯·巴贝奇 (Charles Babbage,图6.3) ,世界公认的“计算机之父”。他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1792年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托格茅斯,后来继承了相当丰厚的遗产,但他把金钱都用于科学研究。童年时代的巴贝奇显示出极高的数学天赋,考入剑桥大学后,他发现自己掌握的代数知识甚至超过了教师。1817年获硕士学位,1828年受聘担任剑桥大学“卢卡辛讲座”的数学教授,这是只有牛顿等科学大师才能获得的殊荣。


图6.3 巴贝奇 图6.4 阿达
1820年巴贝奇创建剑桥大学分析学会;1827年出版了从1到108000的对数表;1831年,他领导建立英国科学进步协会;1832年出版《机械制造经济学》;1834年创立伦敦统计学会;1864年出版《一个哲学家的生命历程》。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巴贝奇一生还有许多发明,如:铁路排障器;功率计;统一邮资规范;格林威治时间信号;日光摄影光学望远镜等等。
1871年,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有人把他的大脑用酒精保存起来,想经过若干年后,用更先进技术来研究他大脑保存的精神。在靠近月球的北极,有一个陨石坑被命名为“巴贝奇坑”,科学界将永远缅怀他的功绩。1977年,为了研究信息革命的历史,美国建立了巴贝奇研究所
(简称CBI) 。
1842年,英国政府宣布断绝对巴贝奇的一切资助,科学界的同行则讥笑他是“愚笨的巴贝奇”,公然称差分机“毫无任何价值”。然而,巴贝奇没有灰心丧气,他为自己确定了一项更大胆的计划——研制一台通用计算机。这种新机器被命名为“分析机”,巴贝奇希望它能自动解算有100个变量的复杂算题,每个数达25位,速度达到每秒钟运算一次。
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不仅包括齿轮式“存贮仓库”(Store) 和“运算室”即“作坊”
(Mill) ,而且还有他未给出名称的“控制器”装置,以及在“存贮仓库”和“作坊”之间运输数据的输入输出部件。巴贝奇以他天才的思想,划时代地提出了类似于现代电脑五大部件的逻辑结构。
阿达·奥古斯塔
(Ada Augusta,图6.4) ,1815年生于伦敦,她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
(L.Byron) 的女儿,数学家,穿孔机程序创始人。因父母婚姻破裂,出生5星期后就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安娜·密尔班克
(A.Millbanke) 是位业余数学爱好者,阿达没有继承父亲诗一般的浪漫热情,却继承了母亲的数学才能。
阿达19岁嫁给了威廉·洛甫雷斯伯爵,因此,史书也称她为洛甫雷斯伯爵夫人
(Lady Lovelace) 。由于巴贝奇晚年因喉疾几乎不能说话,介绍分析机的文字主要由阿达替他完成。阿达的生命是短暂的,她对计算机的预见超前了整整一个世纪。阿达早逝,年仅36岁,与她父亲拜伦相似。根据她的遗愿,她被葬于诺丁汉郡其父亲身边。
顶着艰难的条件和舆论压力,只有27岁的英国女数学家阿达·奥古斯塔勇敢地支持了巴贝奇的计划。阿达甚至不顾自己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坚定地投身于分析机研究,成为巴贝奇的合作伙伴。在184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阿达认为机器今后有可能被用来创作复杂的音乐、制图和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这在当时确是十分大胆的预见。
在笔记里,阿达还为分析机设计提出了大量有用的建议。她准确地评价说:“分析机‘编织’的代数模式同杰卡德织布机编织的花叶完全一样”。于是,为分析机编制程序的重担,落到了这位数学才女的肩头。她写信告诉巴贝奇,她已经为如何计算“伯努利数”写作了一份规划。以现在的观点看,阿达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写作了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份珍贵的规划,被人们视为“第一件计算机程序”。
阿达设计了巴贝奇分析机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程序,并证明当时的19世纪计算机狂人巴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于许多问题的求解,她甚至还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由于她在程序设计上的开创性工作,Ada Lovelace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由于得不到任何资助,巴贝奇和阿达耗尽了自己全部财产,一贫如洗。1852年,因疾病缠身,阿达英年早逝,巴贝奇又独自坚持了近20年。晚年的他甚至不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仍然百折不挠地坚持工作。1871年,为计算机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这位先驱者孤独地离开了人世。分析机终于没能制造出来,未完成的一部分被保留在英国皇家博物馆里。
巴贝奇逝世后,他的儿子亨利·巴贝奇
(Henry Babbage) 少将制造了若干个“运算室”部件的复制品,送往世界各地保存。亨利坚定地相信,总有一天,他父亲的这种机器一定会被后人制造出来。
美国国防部据说花了10年的时间,把所需软件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种计算机语言中,希望它能成为军方数千种电脑的标准。1981年,这种语言被正式命名为ADA (阿达) 语言。
资料来源:软件研发名人堂 (http://www.sawin.cn/)
查尔斯·巴贝奇 (Charles Babbage,图6.3) ,世界公认的“计算机之父”。他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1792年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托格茅斯,后来继承了相当丰厚的遗产,但他把金钱都用于科学研究。童年时代的巴贝奇显示出极高的数学天赋,考入剑桥大学后,他发现自己掌握的代数知识甚至超过了教师。1817年获硕士学位,1828年受聘担任剑桥大学“卢卡辛讲座”的数学教授,这是只有牛顿等科学大师才能获得的殊荣。


图6.3 巴贝奇 图6.4 阿达
1820年巴贝奇创建剑桥大学分析学会;1827年出版了从1到108000的对数表;1831年,他领导建立英国科学进步协会;1832年出版《机械制造经济学》;1834年创立伦敦统计学会;1864年出版《一个哲学家的生命历程》。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巴贝奇一生还有许多发明,如:铁路排障器;功率计;统一邮资规范;格林威治时间信号;日光摄影光学望远镜等等。
1871年,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有人把他的大脑用酒精保存起来,想经过若干年后,用更先进技术来研究他大脑保存的精神。在靠近月球的北极,有一个陨石坑被命名为“巴贝奇坑”,科学界将永远缅怀他的功绩。1977年,为了研究信息革命的历史,美国建立了巴贝奇研究所
(简称CBI) 。
1842年,英国政府宣布断绝对巴贝奇的一切资助,科学界的同行则讥笑他是“愚笨的巴贝奇”,公然称差分机“毫无任何价值”。然而,巴贝奇没有灰心丧气,他为自己确定了一项更大胆的计划——研制一台通用计算机。这种新机器被命名为“分析机”,巴贝奇希望它能自动解算有100个变量的复杂算题,每个数达25位,速度达到每秒钟运算一次。
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不仅包括齿轮式“存贮仓库”(Store) 和“运算室”即“作坊”
(Mill) ,而且还有他未给出名称的“控制器”装置,以及在“存贮仓库”和“作坊”之间运输数据的输入输出部件。巴贝奇以他天才的思想,划时代地提出了类似于现代电脑五大部件的逻辑结构。
阿达·奥古斯塔
(Ada Augusta,图6.4) ,1815年生于伦敦,她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
(L.Byron) 的女儿,数学家,穿孔机程序创始人。因父母婚姻破裂,出生5星期后就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安娜·密尔班克
(A.Millbanke) 是位业余数学爱好者,阿达没有继承父亲诗一般的浪漫热情,却继承了母亲的数学才能。
阿达19岁嫁给了威廉·洛甫雷斯伯爵,因此,史书也称她为洛甫雷斯伯爵夫人
(Lady Lovelace) 。由于巴贝奇晚年因喉疾几乎不能说话,介绍分析机的文字主要由阿达替他完成。阿达的生命是短暂的,她对计算机的预见超前了整整一个世纪。阿达早逝,年仅36岁,与她父亲拜伦相似。根据她的遗愿,她被葬于诺丁汉郡其父亲身边。
顶着艰难的条件和舆论压力,只有27岁的英国女数学家阿达·奥古斯塔勇敢地支持了巴贝奇的计划。阿达甚至不顾自己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坚定地投身于分析机研究,成为巴贝奇的合作伙伴。在184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阿达认为机器今后有可能被用来创作复杂的音乐、制图和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这在当时确是十分大胆的预见。
在笔记里,阿达还为分析机设计提出了大量有用的建议。她准确地评价说:“分析机‘编织’的代数模式同杰卡德织布机编织的花叶完全一样”。于是,为分析机编制程序的重担,落到了这位数学才女的肩头。她写信告诉巴贝奇,她已经为如何计算“伯努利数”写作了一份规划。以现在的观点看,阿达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写作了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份珍贵的规划,被人们视为“第一件计算机程序”。
阿达设计了巴贝奇分析机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程序,并证明当时的19世纪计算机狂人巴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于许多问题的求解,她甚至还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由于她在程序设计上的开创性工作,Ada Lovelace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由于得不到任何资助,巴贝奇和阿达耗尽了自己全部财产,一贫如洗。1852年,因疾病缠身,阿达英年早逝,巴贝奇又独自坚持了近20年。晚年的他甚至不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仍然百折不挠地坚持工作。1871年,为计算机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这位先驱者孤独地离开了人世。分析机终于没能制造出来,未完成的一部分被保留在英国皇家博物馆里。
巴贝奇逝世后,他的儿子亨利·巴贝奇
(Henry Babbage) 少将制造了若干个“运算室”部件的复制品,送往世界各地保存。亨利坚定地相信,总有一天,他父亲的这种机器一定会被后人制造出来。
美国国防部据说花了10年的时间,把所需软件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种计算机语言中,希望它能成为军方数千种电脑的标准。1981年,这种语言被正式命名为ADA (阿达) 语言。
资料来源:软件研发名人堂 (http://www.saw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