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65,117贴子:14,630,384

左右衣襟:细数那些左衽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孔子一句比较有名的话。衽,本义衣襟,左衽是指衣襟在胸前相交后,右衣襟在上压住左衣襟,即衣襟由右向左掩,反之为右衽。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05-30 00:00回复
    早期出现的服装制式,大体都是贯头衣,即把整幅布块从中间挖出一个圆孔,头从圆孔中穿出,让胸前、后背各垂掩盖一块布遮住身体。而后衣服的两端发展出了袖子,并将胸前的一块布从中间剪开——对襟式的服装就这样诞生了。因为这时还没发展出衣侧的纽襻,一般是把一侧的衣襟掩向另外一侧,再外系一条腰带固定,所以这种叠压方式全靠习惯,或左或右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这种服装在今天新疆的维吾尔族,西南地区的白裤瑶,甚至是中、北亚地区的一些民族中仍有遗存。上个世纪,新疆出土了此类服饰的实物。
    西周浅黄色褐长衣 一九九二年新疆都善县苏贝希一号墓出土
    春秋战国棕色开襟毛布长袍 一九八五年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二号墓出土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3-05-30 00:01
    收起回复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袷袢”
      穿着袷袢的维吾尔族民间歌手
      白裤瑶男青年
      上个世纪西伯利亚(北亚)地区的照片
      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服饰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3-05-30 00:03
      收起回复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
        当诸夏人民进入以农业为主的时代之后,衣装形制也朝着更适合的生活方向发展。处于农业文明的人们发现在劳动过程中,衣襟右掩更适合活动和存放精巧的小工具。受此影响,原始对襟式的服装开始发展成“偏衽”式,此时衣服遮掩的左右不稳定性开始减少,服装中“右衽”顺理成章的发展起来了。
        长治市分水岭出土东周右衽武士俑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13-05-30 00:03
        收起回复
          在文献记载方面,最早提到“衽”的问题应该是《礼记·丧服大记》中的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孔颖达对此的解释为:“皆左衽,大敛小敛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向左,示不复解也。”通过孔颖达对《礼记正义》一书中关于左、右衽的注释可得知:之所以出现“右衽”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右撇子将左衣襟拉于衣装右边并系带较为顺手、方便,且“左衽”在汉人习俗中为敛服,为了区分生死有别,故而在衣装文化不断丰富的时期,形成“生右死左”的穿衣习惯。根据现代的考古发掘中发现,马山楚墓出土的敛服存在左右衽两种情况,马王堆则存在将右衽服衣襟左掩的现象,这两个发现印证了“敛服左衽”制度的存在。


          5楼2013-05-30 00:04
          收起回复
            此时北方民族,还停留在牧猎时代,服饰依旧保持早期对襟式服装。他们服装必须适应马上的生活。衣襟左掩能够较少地影响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动范围,又能更多地保护右臂不受到伤害,并且方便左手从怀中取放物品,以便腾出右手使用武器。除此之外,左胸前两片衣襟的重叠保护较之右胸前一片衣襟更能加强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所以衣襟偏左居多。《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披发左衽。”西汉桓宽《铁盐论》亦称:匈奴“无文采群袆曲襟之制。”1924年,诺颜乌拉西汉晚期匈奴6号墓曾出土一件丝质的对襟服饰。
            诺颜乌拉西汉晚期匈奴6号墓出土服饰线描图及实物
            南楚小将琥璟明复原西汉晚期匈奴贵族装束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3-05-30 00:05
            收起回复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国策》)
              赵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较大的一次戎装变革,赵武灵王所引进的“胡服”很有可能便是在北方民族遗存的早期对襟式服装。笔者认为:这种服饰便是后世的“袭”,《释名》曰:“褶,袭也,覆上之言也。”居延汉简中记载发给汉代戊卒的服装装具中就有一类称作“袭”的服饰,《说文》中,“袭”解释成“左衽袍”。可见这是一种特殊的作战常服。虽然这种服装没有襻系,不过因为汉人的习惯,虽然存在“左衽”现象,不过穿成右衽居多。如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步兵俑,中间的步兵俑外着“袭”,衣襟右掩。中国邮政的标志之一,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5号墓《驿吏图》壁画,人物穿着的服装有可能是衣襟左掩版的“袭”。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步兵俑
              甘肃嘉峪关魏晋5号墓《驿吏图》壁画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8楼2013-05-30 00:06
              收起回复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因为战争的时代原因,褶(袭)服较为兴盛,男女皆服,并常常和绔(即裤子,《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搭配,称之为绔褶。西晋后期,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带入自身的褶服,不过因为自身的风俗习惯,衣襟左掩居多。东魏时期针对掩衣左右问题曾经发生一场论战:
                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
                这场论战以掩衣左右皆可而告终。可见,此时左衽与右衽的问题已经比较模糊,争论的结果也反应左、右衽兼行比较符合北朝人的着装观念。
                西晋 灰陶男俑,故宫博物院藏。
                南朝 双环髻女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北魏俑,山东博物馆藏。
                西魏俑,国家博物馆藏。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13-05-30 00:08
                收起回复
                  至隋唐,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南北分裂,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隋初延续了北朝时期衣襟左、右衽兼行现象,到了唐代,这种现象逐渐消失,左衽得到遏制。虽然唐中叶胡服比较盛行,但这种胡服是指异缘翻领的圆领袍,并非为左衽。在唐代生活的胡人,所穿的翻领式圆领也是右衽为主。这个时期左衽的穿着者仅为周边民族,例如:吐蕃、羌、契丹。
                  隋 徐敏行墓壁,山东省博物馆藏。
                  胡人三彩俑
                  乾陵六十一藩臣石像
                  敦煌壁画中的吐蕃人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3-05-30 00:10
                  收起回复
                    契丹源自鲜卑,《魏书》中就有“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於松漠之间。”的记载。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大贺窟哥率部附唐,唐太宗颁旗鼓,并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故此,契丹服饰制度深受唐朝影响,不过因为民族习惯的缘故,服装多为左衽。《辽史·仪卫志》就有“戎装,衣皆左衽,黑绿色。”的记载。从五代建立辽王朝起,契丹人采取两院制,官分南、北,南官以汉制治汉人,北官则以契丹制治契丹人。虽然没有施行易行政策,但依照汉人右衽影响蒙古人习惯的猜测反推之,则及有可能汉人亦受契丹人的同化影响,这些在辽代壁画中都有反映。
                    宣化辽墓壁画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3-05-30 00:11
                    收起回复
                      “华夏之流于左衽,此可谓殷鉴也!”这是唐人给后人的警示。素有“仿虞周汉唐之旧”的宋朝政府,在服饰方面的重视可想而知。如在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到了大观、政和间,先后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钩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所以两宋期间,宋朝政府所辖地区很少出现左衽形象。
                      北宋末年,女真人涉足中原后,仿辽代的两院制,并于天辅五年,始议礼仪制度“服色各以官品论。如五品官便可服五品服,如武臣至四品皆横金,文臣则加鱼,不待锡赐而即自服焉。”天眷皇统年间依据汉式衣冠详定服饰。《金史·舆服志》称左衽“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虽然入主中原后,女真人服饰受汉人影响,但左衽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并以此强令汉人也穿着左衽,如真定府陷落时,宋知真定府刘邈在坚决抵抗后被金人所执,逼令他“被发左衽”,刘邈不从而死。在宋人抗金文中也有:“河东士庶,首被其害,披发左衽,勉强从俗。”这种斗争终于逼使女真人放弃了改俗换装的主张“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但在金人的统治下,在服饰上也必然会起变化。如陆游《感兴》诗云:“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揽辔录》记载:“最甚者衣服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以北皆然”。
                      金 紫地云鹤金锦棉袍,黑龙江阿城金代齐王墓出土,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3-05-30 00:13
                      回复
                        除了百姓衣着,左衽还影响到了宗教绘画及塑像中,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云:“陈益为奉使金国,属官过滹沱(河)光武庙,见塑像左衽。”在岳珂《桯史》中也说“余至泗,亲至僧伽塔下......岩穴,设五百应真像,大小不等,或塑,或刻,皆左其衽。”
                        金代东岳庙大齐殿东岳圣母坐像
                        山西晋祠圣母殿的侍女群并非诞生于同一时期。其中左衽形象的侍女像,应是属于宋代之后的塑像。如这张图,第三个侍女像的风格明显与前两个不一致。
                        这种风气延续至元明时期,现存的一些元明时期的宗教绘画和塑像还可以看到左衽的影子。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局部
                        明代双林寺罗汉塑像
                        明代法海寺月盖尊尊者画像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4楼2013-05-30 00:14
                        收起回复
                          “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元史·舆服志》)
                          元初,金代的“左衽”仍流行于中原地区。如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据后壁墨书题记“大朝国至元六年岁次己巳”,应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下葬,墓主人为宣德州张按答不花和其妻李云线。宣德州位于今天的河北宣化县,原属于金朝的势力范围。墓葬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均为左衽,由此可以反映出中原地区穿着左衽现象的普遍。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 堂中对坐图
                          “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上而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之质孙,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与百官之质孙,以及于士庶人之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于是朝廷之盛,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有以成一代之制作矣。”(《元史·舆服志》)
                          元英宗即位后,对元代的服饰制度作出了较大范围的修改。并定公服“俱右衽”这种制度性的规定,至少对官服朝着以右衽为特征的方向发展具有强制性,对民间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左衽并未消失,在民间依旧有不少人穿着左衽。其中,女服左衽比较突出。在许多出土的实物、墓室壁画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个时期服装男右衽、女左衽同时存在的事实。
                          赤峰元宝山元墓壁画 墓主人对坐图
                          元代陶俑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6楼2013-05-30 00:17
                          收起回复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不久,便下令禁止胡服,并下诏“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大臣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参考了周、汉、唐、宋的服饰制度,并根据汉人的习俗加以修改,重新规定了服饰制度;先后试用了近三十年,才在洪武二十六年确立了明代服饰基本的款式。很多胡服受到遏制,但左衽“未尽除”,在明代依旧有一些民间妇女穿着左衽服饰。如缘襈袄,这种服装呈对襟式,有点类似褶(袭)服,穿着时向左掩,形成左衽的效果。这种服饰出现较早,南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就有“又有大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二女奴拽之。”的记载。有趣的是,《中东宫冠服》中的后妃缘襈袄子与民间穿着方式相反,形成右衽的效果。
                            无锡嶂山元墓出土的缘襈袄实物
                            明初妇人容像
                            《中东宫冠服》中的缘襈袄子(此图出自陈娟娟、黄能馥《中国服饰史》289页 图)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7楼2013-05-30 00:19
                            收起回复
                              “夫披发左衽,夷俗也。今观诸夷,皆祝发而右衽。”这是成书于万历年间《北掳风俗》中一段有趣的话。到此时,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都已经从左衽变为右衽了。如西藏,传世的明代藏袍上多为右衽。一些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以右衽居多,这些在明清时期的一些画作上都有体现。
                              明 金地缂丝蟒凤百花藏袍,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明万历《平番得胜图》局部
                              清《百苗图》局部
                              而明末东北的女真人,文化方面受到蒙古很大的影响。文字就是其中一个出名的例子,服饰也不例外。明《寰宇通志》记载:“乞列迷去奴儿干三千里,一种女直野人,性刚而贪、文面椎髻、帽缀红缨、衣缘彩组,惟裤不裙,妇人帽垂珠珞,衣缀铜铃。”明代《山夷纳贡图》中的女真人形象和文中描述大致相同,并且和山西省博物馆所藏的元代骑兵俑有着惊人的一致。
                              明《山夷纳贡图》
                              元 骑兵俑,山西省博物馆藏。(此图出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375页 图)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9楼2013-05-30 00: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