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之八————负罪
阳江的季节只有两个,就是冬天和夏季。近来的天气明显已告别冬天,完全进入烈夏。周末整理换季衣服,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服实在太多,虽然值钱无几,但过多的衣服,造成很不应该的浪费,这与自己以往的风格——可买不买的坚决不买——完全相悖。衣柜里还有好些衣服是以前买的,放着将近一年,甚至两年,根本没有穿过。我是一个有些挑剔的人,看衣服虽然眼光不怎么样,但起码买的衣服都会考虑实用与价格。可是这些精挑细选的衣服,就是这么孤单就呆在衣柜的角落,一不小心就被我遗忘。幸好我买的衣服一般是衬衫和西裤,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他们被遗忘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我总想改变自己——社会因改革而进步,人生因改变而精彩。这几年,开始尝试穿运动衣,所以穿西裤衬衫的时候少了。
望着这些被遗忘的衣服,我从心底升起强烈的负罪感——我想起了那些久未联系的老朋友。当然我从没有遗忘他们,在有意无意间,我会想起他们,在闲聊之中,我会说起他们。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他们就像被我遗忘在衣柜角落的衣服,珍贵而零落。这些衣服,我从来没有觉得他们难看,也总会有去穿的一天。挺想回复简单状态,衣服就那么两套,不用考虑应该穿那件,没有浪费,没有困扰。可是,老朋友们好像越来越远了,远到仿佛只存在记忆中。或许,那天我们再联系的时候,更多的是遗憾与熟悉的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忙的事越来越多,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生活圈子发生了变化,老朋友的联系好像越来越奢侈。简单容易,复杂之后,再回复简单,真不容易。或许,认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也只有这样子,人生才少一些负罪感吧。
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特别是以前看过一篇介绍每个人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到处有多少的文章。文章中的结论相处时间是实在太少太少,除去孩提时不懂事的时间,成长后,每个人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真的屈可数,而交流更是越来越困乏。
回家后,母亲照样准备好饭菜,我照样在“马杂”上休憩,父亲总是在外干活。吃饭的时候,母亲习惯性唠叨,当然我越来越理解母亲的唠叨,越来越像一个忠实的倾听者。但母亲好少说自己的事,要么说自己听到的一些反面事例来教育我,怕我上当受骗,怕我学坏;要么说父亲的身体状况。父亲因为年轻时操劳过度,身体不太好,但一年365天都闲不住,连大年初一,依然挂念着出去看荔枝树。父亲的脚前几年让重物砸中,脚底那个伤口始终无法完全康复。而现在整天操劳,根本不肯休息,所以脚时好时坏。而这次母亲说,父亲近来总感觉胸闷,有些疼痛。母亲叫他去检查,他死活不肯去,怕浪费钱,浪费时间。父亲甚至还说,查出什么又能怎么样,家里又没有钱治,不知道什么病还好过一些(父亲从不知道家里有没有钱,所挣的钱全部都交给母亲)。
母亲的话,使我眼眶欲泪。父母从来不指望享受,总是没有自我地付出所有。反观我,却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没有出息的不孝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回报真的永远都不够,永远都负罪。
我家里养活两头老黄牛!这是我常常想到的一句话。有时,我会想,每次回家,自己在外面的不羁和学坏,都会在母亲的话语中得到警醒,从而不至于沦落。简陋的家是我彻底休憩的地方,母亲的目光是我感觉安详的港湾,父亲的忙碌是我不敢怠慢的动力。
真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叫我情何以堪,何以颜面。
写日志的此刻,深深的负罪感包围着我,喘不过气,唯有眼眶湿。
2013年5月29日
阳江的季节只有两个,就是冬天和夏季。近来的天气明显已告别冬天,完全进入烈夏。周末整理换季衣服,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服实在太多,虽然值钱无几,但过多的衣服,造成很不应该的浪费,这与自己以往的风格——可买不买的坚决不买——完全相悖。衣柜里还有好些衣服是以前买的,放着将近一年,甚至两年,根本没有穿过。我是一个有些挑剔的人,看衣服虽然眼光不怎么样,但起码买的衣服都会考虑实用与价格。可是这些精挑细选的衣服,就是这么孤单就呆在衣柜的角落,一不小心就被我遗忘。幸好我买的衣服一般是衬衫和西裤,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他们被遗忘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我总想改变自己——社会因改革而进步,人生因改变而精彩。这几年,开始尝试穿运动衣,所以穿西裤衬衫的时候少了。
望着这些被遗忘的衣服,我从心底升起强烈的负罪感——我想起了那些久未联系的老朋友。当然我从没有遗忘他们,在有意无意间,我会想起他们,在闲聊之中,我会说起他们。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他们就像被我遗忘在衣柜角落的衣服,珍贵而零落。这些衣服,我从来没有觉得他们难看,也总会有去穿的一天。挺想回复简单状态,衣服就那么两套,不用考虑应该穿那件,没有浪费,没有困扰。可是,老朋友们好像越来越远了,远到仿佛只存在记忆中。或许,那天我们再联系的时候,更多的是遗憾与熟悉的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忙的事越来越多,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生活圈子发生了变化,老朋友的联系好像越来越奢侈。简单容易,复杂之后,再回复简单,真不容易。或许,认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也只有这样子,人生才少一些负罪感吧。
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特别是以前看过一篇介绍每个人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到处有多少的文章。文章中的结论相处时间是实在太少太少,除去孩提时不懂事的时间,成长后,每个人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真的屈可数,而交流更是越来越困乏。
回家后,母亲照样准备好饭菜,我照样在“马杂”上休憩,父亲总是在外干活。吃饭的时候,母亲习惯性唠叨,当然我越来越理解母亲的唠叨,越来越像一个忠实的倾听者。但母亲好少说自己的事,要么说自己听到的一些反面事例来教育我,怕我上当受骗,怕我学坏;要么说父亲的身体状况。父亲因为年轻时操劳过度,身体不太好,但一年365天都闲不住,连大年初一,依然挂念着出去看荔枝树。父亲的脚前几年让重物砸中,脚底那个伤口始终无法完全康复。而现在整天操劳,根本不肯休息,所以脚时好时坏。而这次母亲说,父亲近来总感觉胸闷,有些疼痛。母亲叫他去检查,他死活不肯去,怕浪费钱,浪费时间。父亲甚至还说,查出什么又能怎么样,家里又没有钱治,不知道什么病还好过一些(父亲从不知道家里有没有钱,所挣的钱全部都交给母亲)。
母亲的话,使我眼眶欲泪。父母从来不指望享受,总是没有自我地付出所有。反观我,却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没有出息的不孝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回报真的永远都不够,永远都负罪。
我家里养活两头老黄牛!这是我常常想到的一句话。有时,我会想,每次回家,自己在外面的不羁和学坏,都会在母亲的话语中得到警醒,从而不至于沦落。简陋的家是我彻底休憩的地方,母亲的目光是我感觉安详的港湾,父亲的忙碌是我不敢怠慢的动力。
真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叫我情何以堪,何以颜面。
写日志的此刻,深深的负罪感包围着我,喘不过气,唯有眼眶湿。
201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