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颜良二十合败徐晃,如何英勇无敌,但说道关羽败文丑,用了“心怯”二字,惹来颇多争议。在我看来,单挑如果分出胜败,无非两种:1、一方死或重伤失去战斗力 2、一方未受伤但失去战斗意志败走。所谓失去战斗意志,即与“心怯”同理,就是说虽然暂时还未收伤,但已知道再战下去非死即伤,所以要撤退以保留性命。
类似后者的例子在演义中多不胜数。仅举数例。
公孙赞对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没受伤但知道打不过了。
纪灵对关羽,三十合后“大叫少歇”——没受伤但知道打不过了。
徐晃对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没受伤但知道打不过了
文丑对关羽,“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 ——没受伤但知道打不过了。
诸位看明白了?上面所有的这类败退,全都属于“心怯”,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所以关羽三合败文丑是完全有效的战例,且此战例远胜过颜良的二十合败徐晃,关羽在颜良之上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马快脑后一刀的事情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