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139208吧吧 关注:23贴子:1,783
  • 55回复贴,共1

我的日志(1):习惯的力量(强子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常常在想,西北工大的学生,三本的学生(无意贬低三本,只是客观比较。。。若有冒犯,敬请原谅),清华的学生,学的教材都一样,那么为什么最后找到的工作待遇,却相差如此之大?仅仅是因为那一本毕业证书吗? 直到有一天,我想明白了一点,那可能是因为习惯的原因吧,清华的学生,在高考的努力中坚持不懈,取得了成功。工大的学生,却可能是因为某些诱惑,以至于分心或是因为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但是,这都或多或少的有习惯的影子。清华的学生也许就是因为有做事坚持不懈,临危不乱,镇定分析的习惯,所以才比工大的学生"值钱"吧.....(可能还因为学校氛围的不同,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许多别的做事习惯,例如,在西工大中就是”三实一新“) 习惯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力量,好的习惯可以使你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中(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比如,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释放压力,你会觉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同时坚持下来,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从此,有信心去培养别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却使人处于一种颓废的状态中,比如,做事半途而废...... 每天坚持好的习惯,所坚持的不仅仅是这个习惯的本身,同时,坚持的也是一种理想,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松懈一次,所代表的同样也不是松懈一次的本身,而是失去了一个好的习惯,坚持了一次半途而废的习惯。 所以,我希望我可以把我的好的习惯坚持下去。 与时间赛跑,与自己战斗,以此共勉。 生活所悟,记录成长的轨迹 -----写于2010年3月5日晚 摘自《我的日记本》第一篇日记


IP属地:北京1楼2013-05-27 23:40回复
    闲来无事,从QQ空间转了一篇我以前写的日志。@游游游吧 @稻田里稻花香 @xy139208


    IP属地:北京2楼2013-05-27 23:42
    回复
      好像是11年写的,日期打错了


      IP属地:北京3楼2013-05-27 23:44
      回复
        我觉得不只是习惯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不是因为他们是清华或北大毕业的所以以后可以成功,而是因为他们个人拥有成功所需的各种特质,所以他们才可以考上清华或北大,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成功,考上清华北大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或者说这只是人生总体成功的一部分.或许这种说法充满了宿命的味道,但是即便我们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一直在极力的否定天赋的价值而肯定勤奋的价值,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天赋永远是决定性的因素,先天的因素不是那么好弥补.更加令人悲哀的是先天的因素明明不是完全不能弥补,而我们却在长年累月的误导中笃信勤奋的价值,坚持的价值,而忽视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勤奋和坚持是最容易被人发现,也最容易被人肯定的,于是我们坚信这些才是成功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农民坚持种地一辈子勤奋劳作也没致富呢?工人们似乎也是很勤奋的.人和社会一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一下就是物以稀为贵,越稀少的东西越有价值,勤奋和坚持这种大家都能做到的东西很稀有吗?别说什么十年如一日是很难的事情,那是因为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这样能成功或者这干脆就是错的,如果坚持搬砖十年能成为百万富翁的话我相信能坚持下来的人有很多.在长时间的同化教育中从来没有人真正重视过创新的价值,我不想在这里宣传什么阴谋论,因为那些二代(不是说纨绔子弟,那些都是没希望继承父辈权力的二代,真正的二代都是社会精英,他们的才华不是你我可以想象)恰恰是最重视创新精神的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愚民政策,自由,创新,平等,理想,这些早已离我们而去的字眼其实一直在统治阶层传承,最有价值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你不相信,那上帝也没办法让你成功.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3-05-28 01:03
        收起回复
          首先我认为成功最少要有2个条件,一方法,二坚持。用管理或者数学的话说,方法决定方向,也决定效率(do the right thing)。坚持就是能不能达到有多少力量(right do the thing)。而我说的习惯,不仅仅包括坚持,更包括了方法,一向习惯谋定而后动,做事先找到好的方法。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5-28 16:36
          收起回复
            举个例子,我们老师上课举的。说西交大少年班的,在你口中应该是很有天分,至少是学习天分了吧。我们老师说,他们智商可能会比别人聪明一点,但是很重要的是他们上课认真听讲,课堂吸收率高,简单的说,就是有个远比别人好的学习习惯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28 16:40
            收起回复
              我一向认为,就大多数人来讲,智商都差不多,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凭啥别人行,我不行。我要是比别人努力但是没达到目标,一定是方法上出了问题,只能自己找方法,对比找出差距。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5-28 16:52
              收起回复
                还有关于天赋,我认为这东西是有,有人天生适合干这个,有人天生爱干那个,但是,这个都是基因决定的。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中,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有的容易,有的费劲而已,甚至有的改变的成本你根本无法承担。还有一点,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天才,要是让霍金去研究物理是好样的,要是让他去搬砖……→_→别闹了,快到碗里来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5-28 17:14
                收起回复
                  我认为,文化是什么?就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什么是共同的价值观,就是共同认同的思维行为方式,说白了,就是共同的大家都认同的做事思维方式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5-28 17:16
                  收起回复
                    关于稻田打水的那个例子,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1个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看到了一张100块钱,他果断断定这张钱是假的。后来,来个一个流浪汉,捡起了这张钱,发现是真的,就拿去花了。呃……也不好笑,当个故事吧。为什么经济学家会把一张真的强断定为假的钱?我觉得是因为经理学里假定市场是有效的,如果是真钱,有就被捡走了,不可能还留着。事实上,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的柠檬市场。可能那些打水的就认为如果另一个水龙头能出水早就有人打水了,不可能没人用。╭(╯ε╰)╮于是,稻田就是第一个打水的……只是分析一下,没别的意思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28 20:18
                    收起回复
                      事实上,人和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进了社会以后,你会发现一大堆学校没你好的人做的事情都比你优秀,选择都比你灵活,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让你保持优越性的,能让你继续优秀的坚持学习啊勤奋啊,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稻田里稻花香 瞅瞅对不对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6-02 00:34
                      收起回复
                        这篇看过,在你空间里,我觉得习惯很重要,它本身就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不管是什么,刚开始做的时候都很艰难,一旦养成习惯做起来就很容易了,或者说熟能生巧,但确实跟你们说的一样这只是成功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方法创新等等之类的,我觉得这些东西跟个人的目标或价值取向有关,一个人若只想复制别人的成功,比如人家学习成绩比我好,我要向他看齐,那么就是坚持,如果是想把这门课学好,那就存在坚持以外的东西,比如多思考,查阅,拓展。很多时候我们看重的仅仅只是成绩。这从长远的看有前途,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快看到成功。或说很快成功的机率较小。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下,因为刻苦一点就可以拿到高分数,干嘛要费那个时间精力去搞课外的。还有中国人做事情爱结伴,这样有时就导致目标不明确,就比如打水的那件事,看着别人排这个队,自己潜意识想跟大家这个群体在一起,就没有去试试另外一个水龙头,从而使得打水的这个目标不明确,因为目标的另一半精力留给了“和别人一样”这种想法上。考试月的时候我有时一个人独来独往上自习,就感觉效率很高,但时间长了就感觉孤单无聊了。可如果和朋友一起,就会看看她复习哪了或者商量的什么时候一块去干什么。这样就要相互迁就,这样就把自己时间安排打乱没了效率。
                        我的理想很简单,做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所以就按照别人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好,仅此而已。比如别人努力学习,我也努力学习,别人出国深造那我也尽量去。只要我能追着那些榜样的尾巴坚持走下去就行,这样对于我来说就已经成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6-10 09:11
                        收起回复
                          看你们说的话好高端霸气上档次的样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6-13 19: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