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仕女吧 关注:153贴子:7,037

回复:【后妃】那些年我迷过的后妃八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毕竟刘彻还是绝情了些,想当初如果没有阿娇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他也当不了太子当不了皇帝,再近一些的,他初登帝位,发起的改革与窦太皇太后的黄老之策相冲突,太皇太后气得要废了他另立刘室宗亲为帝,如果不是顾忌阿娇,还有阿娇和她母亲的劝解游说,刘彻的帝位真的可能保不住,阿娇于他,实有大恩;他俩还是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再加上这么多年的夫妻之情,刘彻就算不爱她不宠她,也不能就这么把阿娇往死路上逼啊,要知道,后宫的女人进了冷宫就永无天日了,只有混吃等死的份,还有那些宫人的跟红顶白,依势欺人,这些骄傲如凤凰的阿娇怎么受得了,简直是生不如死!


107楼2013-06-14 08:52
回复
    就在阿娇被废的第二年,她的父亲堂邑侯陈午便去世了,而她也不能尽孝,只能在长门宫里度日如年,说起这个长门宫还是她母亲馆陶大长公主的家产呢,大长公主有个男宠,很有名,叫董偃,在堂邑侯还活着的时候他便登堂入室,和大长公主恩爱异常,但他又怕皇帝因此对他不满,毕竟作为一介男宠他确实太嚣张太出格,所以便为了讨好刘彻他把大长公主的长门园献给皇帝做祭祀时住的行宫,故被改名为长门宫,对于馆陶大长公主而已这可真是个讽刺,自己的园林关押自己的女儿。眼见着阿娇失宠被废,馆陶大长公主心急如焚,便花千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来挽回君心,可皇帝虽然看了赋,也赞写得好,但对在长门的阿娇是绝口不提,毫无回心转意的迹象,馆陶大长公主见此情景,心已拔凉拔凉的了,从此只和董偃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好在刘彻也没为难她,最后让她得以寿终正寝,但在馆陶大长公主丧期,她的两个不孝儿子因为淫乱罪,当死,而自杀,至此陈氏亡,阿娇就是在夫死母丧兄弟皆亡的惨状下过了数年,最后凄凄凉凉地病死在了长门宫,她死后被汉武帝葬在霸陵,馆陶大长公主的陵寝旁边,到最后能回去的地方只有最疼爱自己的母亲身边,因为她已经被废没有“归宿”了,如果陈阿娇有怨的话,那一定是此怨绵绵无绝期。


    108楼2013-06-14 09:2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黄黄的B梦小姐


      109楼2013-06-18 22:42
      收起回复
        8. 许平君&霍成君——乌龙有真情


        110楼2013-06-18 22:46
        回复
          许平君和霍成君都是汉宣帝刘询的皇后,一个是原配,一个是继后,所以她俩的故事得先后说


          111楼2013-06-18 22:48
          回复
            首先不得不要说一下这两位的夫君汉宣帝刘询,他算是我在西汉皇帝中比较喜欢的,因为他文治武功,为君也不像汉武帝那般冷酷犀利,也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在民间长大的关系吧,深知民间疾苦,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很罕见的,所以刘询可以称得上是布衣天子。


            112楼2013-06-19 00:02
            收起回复
              @黄黄的B梦小姐 祝考试成功,我先更着喽~


              113楼2013-06-28 23:25
              收起回复
                你道这刘询是谁啊,他就是刘病已,对了,《乌龙闯情关》的主人公,人家本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和其妾王翁须所生的长子,如果他爷爷刘据能顺顺利利从太子晋级为皇帝,那他将来也可以顺利地为储为君,但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那时还是太子的刘据被江充和苏文陷害说他行巫蛊之事(彼时,太子最大的外家势力已不复存在——卫青已死,所以那些小人就敢为所欲为了,但从侧面也可以反应出武帝对太子的嫌隙已深),因为惧怕武帝老爹的怒火,刘据就铤而走险举兵反抗(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谋反了),最终事败自尽身亡,他老娘卫子夫也在椒房殿中自裁,果然,汉武帝气得要杀光太子全家,就连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也不放过,这时一个忠诚又正直的小监狱长邴吉却勇敢地站出来说话了,说陛下啊,这可是您的嫡亲曾孙啊,刚生下来不懂人事,陛下还请高抬贵手啊,武帝一心软,想想也有道理,但自己的面子过不去,就说这幼儿虽小,但也是罪人刘据的孙子,有连带责任,至少要去坐牢,最后小病已才得以存活下来,其实这都多亏了这位好心的监狱长。


                114楼2013-06-28 23: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说起这位好心人邴吉啊,他还为刘病已做了很多事,包括给他找女犯胡祖、郭征卿做奶娘哺乳,给予他最好的照料,当汉武帝因信“天子气”的谣言要来监狱处死小病已的时候依然是邴吉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守住监狱不让使者行刑,扬言皇曾孙在此谁敢轻举妄动,没想到这最后打动了汉武帝,于是大赦天下,刘病已终于能从监狱里出来了,可怜的娃这还只是苦难的开始。


                  115楼2013-06-29 00:08
                  收起回复
                    从监狱里出来重见天日的刘病已还只是个5岁幼童,好在他的祖母娘家史家收养了他,虽然是自己的亲奶奶家(奶奶史良娣早死于当年的抄家灭族),但他是戴罪之身,又是寄人篱下,日子当然不会太好过,还好他还很小,不懂人眼冷暖;再后来,汉武帝终于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曾孙,就命人把他送到掖庭抚养,掖庭虽然也是皇宫的一部分,但那是宫女住的地方,唯一的好处是汉武帝把他的名字写进了皇室宗谱里了,可怜的刘病已才得以认祖归宗了。


                    116楼2013-07-01 23:16
                    回复
                      不过这个刘病已虽然命途多舛,但总有贵人庇佑,他住进掖庭以后,掖庭令张贺是他爷爷的旧部,所以非常细心地照顾病已,还自己出钱供他上学(汉武帝真是省心,把曾孙往掖庭一扔,别的什么都不管),到刘病已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张贺还给他操心讨老婆的事,本来这张大人是要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的,但张安世(张贺的弟弟)极力反对,说刘病已是卫太子(戾太子)的后人,幸亏废以庶人,衣食才有了着落,这已经很不错了,你还要把孙女嫁给他那不是赔上她的终身幸福吗。没办法弟弟都生气了,张贺只好给病已另找老婆,终于找到一个人肯嫁女儿给他了,那就是暴室属官(掖庭下属的染坊又兼关押宫中犯妇的地方,亦称暴室狱)许广汉,这许广汉还是刘病已的舍友呢,他们住在同一舍,许广汉虽是宦官加牢头,但他却是个老实人,亦是个可怜人,他因为犯了点小错被行了宫刑,后来就当了暴室的属官,说起来许广汉和刘病已感情也甚好,可以称得上是忘年交,再加上上司张贺“语重心长”地做媒,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自己十五岁的女儿嫁给刘病已了。


                      117楼2013-07-02 00:02
                      回复
                        @黄黄的B梦小姐 小梦,我明天21号17:00(中国时间)开始更新,你要来哦~~~


                        119楼2013-08-20 20:42
                        收起回复
                          @黄黄的B梦小姐


                          120楼2013-08-21 17:00
                          回复
                            这许广汉的闺女就是许平君,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嘿嘿,也是本故事的女一号。许平君生于大约公元前90年,与刘病已(也就是刘询)成婚是公元前75年,那时她十五岁,刚及笄,关于这位许姑娘的人品相貌就不得而知了。她其实之前有许配过人家,只是她还没嫁过去,对方就死了,如果不是因为对方的死,也许许平君的命运就会被改写了。 顺利成章的,许平君嫁给了刘病已,虽然那时的刘病已什么都不是,还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两人却相濡以沫,夫妻恩爱,好在苦日子并没有过太久。


                            121楼2013-08-21 17:0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74年,汉昭帝(汉武帝的小儿子)驾崩,享年21岁,且他没有留下任何子嗣,那么皇位继承人就要在他的兄弟中产生了,他们伟大的父亲汉武帝只有六个儿子(说来真够讽刺的,这位千古一帝声称自己不可一日无妇人,后宫粉黛三千,结果只生出了六子五女,这样的投入和产量严重不成比例),除去早逝的齐怀王刘闳,自尽的戾太子以及图谋当太子事发又早死的昌邑王刘髆,还剩下两个儿子,分别是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前者和刘髆做了同样的事情激怒了武帝被其不喜,在朝中也没什么人望;后者骄奢淫逸,不是个善主,所以以霍光为首的辅政大臣就把目光投向了汉武帝的孙辈。


                              122楼2013-08-21 17: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