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功夫与实战
什么是功夫,功夫就 一横一竖.站着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躺下的人只能沉没.
为什么武术叫功夫.功夫就是时间.武术是靠时间累积的.但常年下大辛苦的人大有人在,真正的大师全国就那么几个。说明得法又肯花时间的才能成功。功夫是时间的积累!谁时间积累的足,谁的功夫就大。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与功夫有关但并不是功夫能够完全替代的,那就是搏斗。很多人把搏斗的水平和功夫划了等号,其实这是错误的。就体质和本能而言,圈养的狮子和野外的狮子是相同的。尤其是第一代的圈养狮子。但是,没有经历过野外那种生死搏杀和严酷考验的圈养狮子,和野狮子的搏斗水平相差甚远。功夫是搏斗的基础,但不等于搏斗;搏斗一方面靠功夫的支撑,另一方面又是功夫的升华;况且,没有生死格斗的训练,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和那么准的方向。王芗斋跟随郭云深练拳,郭云深就不让他去打,只管好好站桩,九年后王芗斋耐不住寂寞,到北京和人正式开始实战,确一炮打红,谁也不是他对手。历史上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并没有战争实践,但曹操手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谁也打不赢他。毛主席一个小学教员出身,指挥三次反围剿,把蒋介石那些经历了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的能征善战的将军全部打败。鬼谷子的学生孙斌和庞涓,学艺后一下山,就成为当时最好的军事指挥家。世界上解释不了的事物太多了。
有勇也要有谋.如果说是有特例,那里面无不展示的人的天赋。即使天赋,也无不是在长期的争斗中充分展示出来的。诸葛亮虽然是个军事家,但是史实上的诸葛亮首先并不是一开始就像三国里面那样指挥军队的,而是作为刘备的参谋长期参与各项作战的。另一方面,粟裕就说过,诸葛亮实际没有什么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其实事求是的思想和胆略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军事方略。他不是一个战役的指挥者。他是整个军事政治经济的指挥者。就是如此,他的思想也是在战斗中获得成长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况且,具体谋略也有其他将帅的功劳。
总之,无论是实战能力,还是实战名声,都需要长期、持久、剧烈的争斗中才能最终确认。没有这些,都不过是个例。也不会为人承认。在诸葛没出山或者说没入世前。我怎么听说一句话叫:凤雏卧龙 得一者.可得天下呢。虽然后来凤雏悲剧了。但卧龙不也应正了世人给与的评点吗! 他们虽然没能扭转历史,但不能否定他们的能力
一个拳术爱好者的成长需要:天赋+实干+历练天赋有高低,实干是正途,历练长功力。在真实的搏击中不断提升技击水平。光说不练不是正途。练了还要会运用。有实战的经很容易让人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