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讯 眼下,早熟玉米上市。在江永县千家峒,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菇农,利用玉米秸秆作培养基,种植金福菇、姬菇等高档蘑菇,把当地的玉米秸秆变废为宝。
从2002年起,江永县潇浦镇塘背村农民何世全在千家峒第一个种蘑菇。历经多年发展,他的菇房占地已达到25亩,主栽秀珍菇、姬菇、灵芝等20
多个品种,去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民纷纷走种菇致富之路,产品主销广州、深圳,去年总产值1200多万元。
何世全种蘑菇,最初用木料锯屑作培养基;后来林业部门封山育林,他就从外地购进棉子壳作培养基。直到去年,才尝试使用玉米秸秆、玉米芯,替代棉
子壳,用作种菇的培养基。据悉,占地一亩的菇房,从湘北购买棉子壳作培养基,成本要花2100元。而用当地的玉米秸秆粉碎作培养基,成本不到400元,产
出的蘑菇质量更好。
今年4月,何世全领头成立千家峒穿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件事就是办培训班,聘请华容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程东海讲课,让127户社员都掌握了“玉米秸秆用作培养基”的种菇技术。
江永多坡地,普遍种玉米。往年盛夏,秸秆焚烧,烟尘四起,对“瑶族先民聚居地”千家峒的旅游造成一定影响。何世全说:“利用玉米秸秆种植蘑菇,还千家峒清洁、明净。游客多了,种出的蘑菇在家门口就能卖好价钱。”
从2002年起,江永县潇浦镇塘背村农民何世全在千家峒第一个种蘑菇。历经多年发展,他的菇房占地已达到25亩,主栽秀珍菇、姬菇、灵芝等20
多个品种,去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民纷纷走种菇致富之路,产品主销广州、深圳,去年总产值1200多万元。
何世全种蘑菇,最初用木料锯屑作培养基;后来林业部门封山育林,他就从外地购进棉子壳作培养基。直到去年,才尝试使用玉米秸秆、玉米芯,替代棉
子壳,用作种菇的培养基。据悉,占地一亩的菇房,从湘北购买棉子壳作培养基,成本要花2100元。而用当地的玉米秸秆粉碎作培养基,成本不到400元,产
出的蘑菇质量更好。
今年4月,何世全领头成立千家峒穿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件事就是办培训班,聘请华容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程东海讲课,让127户社员都掌握了“玉米秸秆用作培养基”的种菇技术。
江永多坡地,普遍种玉米。往年盛夏,秸秆焚烧,烟尘四起,对“瑶族先民聚居地”千家峒的旅游造成一定影响。何世全说:“利用玉米秸秆种植蘑菇,还千家峒清洁、明净。游客多了,种出的蘑菇在家门口就能卖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