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镇情概况
驿马镇位于庆城县南部,国道309线和省道202线交汇穿境而过,南距庆阳市13公里,庆阳机场8公里,北离县城40公里,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贸易活跃。全镇总面积200.07平方公里,共辖14个村2个社区124个村民小组6754户50780人,其中农业人口30143人,城镇人口20637人,耕地面积8.195万亩,人均2.72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3406元。
驿马素有陇东商流“旱码头”之称,是全省有名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近年来,历届镇党委、政府围绕把驿马镇建成西部最大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镇、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循环经济示范镇、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示范镇和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重点镇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强工富民、率先发展的思路,创新思路,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把小城镇建设和民营企业创办当作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使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初具规模,民营企业蓬勃兴起,出口创汇逐年攀升,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实力增强,面貌改观,后劲逼人的喜人局面。形成了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塑造了驿马“小城镇建设作风”,彰显了“驿马现象”,先后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甘肃省乡镇企业示范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全省村镇建设重点镇,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十强镇。
全镇有机关单位73个,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929户,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企业221户,外向型企业57户,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10户,安置剩余劳动力7636人,创劳务收入6100多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集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综合修理等五大类十多个行业全面发展的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出口行业已形成白瓜籽、油葵、苹果圈、甘草酸、果脯、苦杏仁、中药材等9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东欧、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白瓜籽出口占全国总出口量的70%以上。止2009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2%;企业总产值达到5.4亿元,完成增加值15897万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苹果、黄花菜两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养殖业迅速发展,粮食总产依托良种科技推广,实现了增产增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国道309线、省道202线、夏熊路、东二路、驿王路等公路成为境内连通外县市和兄弟乡镇的主干线,有道路21条,全长265公里,其中柏油路4条,35公里,砂砾路7条,5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有学校17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5所,教职工326人,在校学生4194人;卫生机构16所,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1所,病床115张。
驿马镇位于庆城县南部,国道309线和省道202线交汇穿境而过,南距庆阳市13公里,庆阳机场8公里,北离县城40公里,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贸易活跃。全镇总面积200.07平方公里,共辖14个村2个社区124个村民小组6754户50780人,其中农业人口30143人,城镇人口20637人,耕地面积8.195万亩,人均2.72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3406元。
驿马素有陇东商流“旱码头”之称,是全省有名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近年来,历届镇党委、政府围绕把驿马镇建成西部最大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镇、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循环经济示范镇、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示范镇和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重点镇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强工富民、率先发展的思路,创新思路,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把小城镇建设和民营企业创办当作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使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初具规模,民营企业蓬勃兴起,出口创汇逐年攀升,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实力增强,面貌改观,后劲逼人的喜人局面。形成了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塑造了驿马“小城镇建设作风”,彰显了“驿马现象”,先后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甘肃省乡镇企业示范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全省村镇建设重点镇,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十强镇。
全镇有机关单位73个,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929户,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企业221户,外向型企业57户,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10户,安置剩余劳动力7636人,创劳务收入6100多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集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综合修理等五大类十多个行业全面发展的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出口行业已形成白瓜籽、油葵、苹果圈、甘草酸、果脯、苦杏仁、中药材等9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东欧、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白瓜籽出口占全国总出口量的70%以上。止2009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2%;企业总产值达到5.4亿元,完成增加值15897万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苹果、黄花菜两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养殖业迅速发展,粮食总产依托良种科技推广,实现了增产增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国道309线、省道202线、夏熊路、东二路、驿王路等公路成为境内连通外县市和兄弟乡镇的主干线,有道路21条,全长265公里,其中柏油路4条,35公里,砂砾路7条,5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有学校17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5所,教职工326人,在校学生4194人;卫生机构16所,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1所,病床115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