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荀吧 关注:600贴子:1,799

『联文』谁与归『历史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令君镇楼。【感谢图作者】


IP属地:宁夏1楼2013-05-22 20:44回复
    这次写文,是与这位:@九蜇 一起联手。我们都是双荀同好,所以就有了这么一篇文。
    九蜇负责荀攸视角,我负责荀彧视角。
    奇数是我,偶数是她。
    整体正经,中途大概二人会崩坏+OOC。荀攸黑化有。不过和历史略有出入的地方请直接无视吧!【。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w
    不喜误入,谢谢合作。


    IP属地:宁夏2楼2013-05-22 20:44
    回复
      2025-07-26 15:51: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题记
      玉,表面温润,实则易碎。 【荀彧】

      荀彧给族人留下的印象是,少年老成。
      彼时他不过是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
      他曾问过父亲。父亲沉吟一阵,说,大概因为他的笑容。
      ——荀彧的笑容很温柔,嘴角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那笑容不似刚刚采撷到红豆时少女的兴奋,也不像官场上那一张张令人作呕的,虚伪的面孔。一看就让人觉得自然亲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他笑的时候,双目总是充斥着他人不懂的东西。
      像是一个无底洞包容一切,又像是一个刺猬拒绝一切。
      荀彧不禁郁闷。
      他也曾见过一些族人的悲催:在重要场合时想笑笑不出,好不容易挤出个笑却比去了老子时露出的表情还难看。他们为此挨了不少批评,也失去了成为荀家顶梁柱的资格。
      但就因为他笑就说他是个小老头儿,也有点忒过分了吧?
      他已不止一次因为这个被同龄人揶揄。
      只是他不知道,他还有一个习惯:当他真正开心时,是不笑的。尽管如此,眼中仍是流露会出欣喜,是那种令旁人也为之欣喜的欣喜。
      这习惯不光荀彧,连他的父母也一直不得知。最后,反而被他的侄子,荀攸,轻易点出。
      那时他们也不过见过几次面而已。
      不久,南阳阴修为颍川太守。
      荀家有两个人被委任职务——主簿荀彧,孝廉荀攸。
      这二人理所当然被视作荀家冉冉升起的新星。
      荀彧得知消息后,在脑子里努力搜寻着即将与自己共事的这位侄子。
      哦,他想起来了——他俩是见过面的。之所以没有印象,是因为虽说荀攸比荀彧大7岁,但因为辈分比他低,所以荀家有大事召集族人时总是不与他站在一起。
      他还记得,当他第一次听闻自己有一个年长与自己的侄子时,凌乱了。
      那时他刚学会一千以内的算术,先生刚教会他比较大小。
      父亲看见自己讶然的模样,便让自己把十八代祖宗的名称与关系全背了个遍。
      然后荀彧就恨毒了旧社会“拄着拐杖的孙子抱着的奶奶”这一魂淡现象。
      “攸见过小叔。”
      荀彧一如既往笑的温柔,一面伸出手准备扶起自己的大侄子,一面悄悄打量他。
      容貌精致,神情却很淡然。眼中氤氲着虚伪的笑意,却难掩少年特有的意气风发。
      不过……
      为什么不注重形貌呢?
      第一天上任,荀攸穿着的衣物白中带蓝,分明是洗涤过度导致的褪色。
      荀彧抽了抽嘴角。
      “请起,莫要如此客气。”荀彧笑着,递出刚从腰间解下的精致玉佩。
      雕镂这枚玉佩的师傅功夫很是了得,每个棱角都被打磨的圆润,流转着柔和的光泽。
      荀攸一愣。
      君无故,玉不去身。
      “多谢小叔。只是攸不敢收下此礼。”
      荀彧皱了皱眉。索性直接弯身给荀攸系上。
      “虽说鄙人的表字已定,不过终究尚未及冠。以后,称呼我‘彧’吧。”
      荀彧不曾注意,自己此刻没有露出作为长辈应有的笑容。只是眼中露出喜色,如玉佩幽幽的光泽。


      IP属地:宁夏3楼2013-05-22 20:47
      回复
        经达权变,掩智为愚。
        忠正密谋,抚宁内外。 【荀攸】

        虽说都是大家族里的孩子,但人和人总有不同。
        荀攸既不是本宗的孩子出身,再加上小时候父亲便早亡,母亲一个人将他拉扯大,母亲本不是什么大家族里的女子,只是和父亲倾心相慕,故而小时候的荀攸在这个人人艳羡的身份下也饱尝了人情冷暖。
        所以他的成熟自然和荀彧那种天生的少年老成有所不同。
        只是荀彧或多或少还是太单纯,初遇就送玉这种行为让荀攸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终究是知道,他这位小叔并不是为了笼络人心,也不是为了套近乎,他还像是个孩子,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甚至可以不经过思考。
        荀攸拿着那块玉,戴了一辈子。
        那时他注意到荀彧的笑容,很奇怪,他那时没有那么直观的感受,只是觉得很奇怪。
        只是他没有机会多想罢了。
        他们二人所任的官职都很小,事情也不多,以二人的能力很容易完成,闲来无事时二人倒喜欢倚廊长谈。
        荀攸有把扇子,那扇子素的雅致,上面只有一个“愚”字。
        荀彧曾评价说那字相当漂亮,而且从未见过谁这样写字的。
        荀攸笑得有些自豪,他还难得那么笑,他说那是他幼时最好的朋友钟繇题给他的,钟繇从师于蔡邕,得了些真传。
        “为什么是‘愚’字?”
        荀彧有些不明白。
        “以愚为智,以愚掩智。”
        荀攸认为,那是乱世中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荀彧沉默。
        这天下大有乱的架势他们不是不知道,荀彧一再逃避终究要面对,荀攸比他更成熟自然不会那么死板,只是他也知道他的小叔对于这汉室执念太深,所以荀攸极少提及,对于他来说,小叔是长辈,可他们还未达到可以交心的朋友这种地步,所以他也有所保留,自然也很谨慎。
        荀攸不多说,荀彧自然也不能插嘴,他到底还是长辈,还是得有长辈的样子。
        荀攸为人沉稳,那时他并不是特别欣赏荀彧——除了对于他这位小叔的品格有所仰慕,有时候品格是一回事,道不同不相为谋又是另外一回事。
        那时荀彧刚刚迷上熏香,他用的还是檀香,相当名贵,荀攸当时也并不知道有句话叫做“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风”这句话,他只知道,他这位小叔所用的檀香,却总是能逆风而香,不论何地何时,只要有这么一股熟悉的味道荀攸便知道荀彧来了。
        他自然不明白,这种闺阁女子所用的东西怎么会让他的小叔如此着迷甚至相当精通以致于多年之后有人说“荀令坐处三日留香”,那味道旁人是越闻越浓,可荀彧却是越闻越淡。
        荀攸也曾问过,他的那位小叔自己也很茫然,模棱两可的回了一句:
        “也许只是为了好闻?”
        荀攸没说话,他伸手摸了摸那块玉,又偷偷闻了闻,觉得那上面也有了味道。


        IP属地:宁夏4楼2013-05-22 20:47
        回复

          荀彧因为父亲批评荀攸的事置气了好几天,直到唐氏嫁过来。
          荀攸听闻,道:
          “小叔好歹要装出一副温顺的样子。”
          “叫我‘彧’,或是‘文若。’”荀彧生硬的叉开话题,表情却又是那样固执。
          荀攸无奈。
          “公达,你看,那像不像毒酒的颜色?”荀彧指着满是红色饰物的屋子,道。
          “……别说不吉利的话。”
          “其实更像鲜血……”
          “文若!”
          荀彧平静的望了荀攸一眼,低头浅笑。
          眼底一片阴霾。
          过了几日,南阳何顒来访。
          荀彧正在整理衣冠时,忽然转身对荀攸说:
          “公达,他是不是听闻彧娶了别人不要的女子才来的?”
          “小……文若你想多了。”荀攸接过荀彧手中宝蓝色发带,替他束了发。
          二人到达时,何顒正和荀彧的父亲交谈正欢。
          大约隔了七八步,何顒惊异的站了起来。
          然后噔噔噔的跑过来,握住荀彧的手:
          “王佐才也。”
          荀攸冷冷的看着何顒。
          他知道何顒有事相求荀彧的父亲。在荀彧荀攸走来时,以位置判断二人尊卑,并非难事——荀家一向看重礼仪。
          这恭维太明显,偏偏荀家需要。
          于是荀攸看见荀彧的笑容愈浓,眸色愈发浓黑。
          同时,他深切的体会到,荀彧的绝望。
          如此,许多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就会落在他身上……他还不及自己高,怎能承受得了?
          可是,迎娶唐氏,已经为荀家抹了黑。如果没有这个赞誉,荀彧的仕途就会很坎坷,人生的道路会很崎岖。获得“王佐”称号却是他唯一的出路。
          荀攸发誓,那一刻他真的很想冲上去,扇何顒一巴掌,扇荀氏族长一巴掌。
          当晚,荀彧未能像几天前一样买醉。因为应酬太多,他不能失态。
          许多天后,荀彧失魂的走到荀攸面前,面如死灰,笑的狷狂而声嘶力竭。
          荀彧道:
          “彧的梦想,是和自己心爱的人与知心的朋友两家,一起在一处安静的地方,共度余生。
          攸,你看,有两项都做不到了。
          你不能辜负我……”
          之后,荀彧及冠。
          何进秉政,徵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
          攸到,拜黄门侍郎。
          彧举孝廉,拜守宫令。
          一切都走上了历史的正轨。


          IP属地:宁夏7楼2013-05-22 20:50
          回复

            前往洛阳之前,荀攸默默地在心底说:
            彧,攸绝不辜负你。
            自从父亲死后,荀攸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那种剜心的疼痛了。
            他眼睁睁看着他的那个干净的小叔不得不沾染浑身的污秽一步步走向时代的巅峰。
            他真想离开荀家,可是他不能,他还有年迈的娘亲,他还必须以现在的身份左右逢源的去保护他的小叔。
            他想,荀彧迟点来洛阳也是好的,一来他可以缓一些面对这天下注定大乱的结局,二来自己可以替他积攒足够的人脉。
            以荀攸的才智,何尝不知何进只是为了收拢人心罢了,他只是表面上装得极漂亮罢了。
            很快,何进就被那些权力更大的宦官给杀了,为防宦官专权,袁绍、曹操等人率军入京,驱逐宦官,袁绍将董卓迎入洛阳。
            蠢货。那时荀攸冷冷的笑道。
            那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个典军校尉曹操,多年之后他曾对这个人怀揣了极大的期冀。
            那董卓也不是什么好人,杀死了少帝刘辨,另立陈留王。
            荀攸收到荀彧的来信,字里行间对于那些乱国之贼的控诉显露无疑,几乎字字如血。
            他是王佐,辅佐王的人,怎么能就这么看着。
            荀攸狠狠地捏住那封信,眼前又浮现起那晚荀彧痛苦的神情和何顒那张恶心的嘴脸。
            董仲颖?
            荀攸发誓要让这个只知道沉溺于酒池肉林中的混蛋滚回他的西凉去。
            他不是为了这汉家天下,不是为了什么理想,他只要荀彧,能够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的笑。
            “攸要刺杀董卓。”
            钟繇听到这句话的第一个反应是——“荀公达你疯了”。
            荀攸没有牵连钟繇进去。
            他总觉得,这种行为太不仗义。
            但是荀攸密谋时,叫上了何顒。
            他并不知道多年以后蜀地有一个叫做法正的人,跟他的地位相当,被人讽刺以公谋私,眦睚必报,可是荀攸知道,刺董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可以逃脱,何顒不能。
            你毁了文若一生,用这条命来偿还又有何不可?
            更何况,何顒一死,董卓人怨便更胜,一石二鸟,岂不是更好?
            果然不出他所料,董卓将二人抓起来,荀攸谈笑自若所以让董卓起了戒心却没能杀掉,至于何顒,自己吓自己,终究是要死的。
            不过董卓也是注定要败逃的,在狱中,荀攸就盘算起来,就算他不出去,董卓也必死无疑。
            因为他是荀家的人,他拥有的身份和人脉足以让董卓死无葬身之地。
            文若,攸定会还你一个太平的刘氏江山。


            IP属地:宁夏8楼2013-05-22 20:51
            回复
              八 【以下莫名折腾双荀orz……】
              “公达,你烧糊涂了。”荀彧的手抖了抖。
              荀攸淡然的笑了笑,有些遗憾的拿起那把已经被折断的扇子:
              “可惜了,元常的好字,攸以后再找他写吧。”
              伤口没有彻底痊愈,荀攸便决定要离去。
              “攸要去蜀地。”荀攸笑得有些恍惚,并向荀彧伸出了手:
              “不知文若,是否愿同去?”
              是,他要去蜀地,他可以在那里招兵买马不被发觉,他也可以选择在那里安稳地度过余生,都可以,只要他愿意。
              只要荀彧也愿意。
              “……公达可知……蜀地多蛮人……”
              荀彧的声音竟然在发抖。
              小叔,你怕了吗?荀攸突然想笑,你怕攸有一天会背叛你所热爱的刘氏江山与你为敌?
              荀攸捏紧那块玉,脸色有些发白,惨然的笑起来:
              “小叔,你拒绝了攸两次,下一次,等你需要攸的时候,攸也会拒绝你两次,如果你不愿被攸拒绝,有什么话,就请元常或者奉孝来转达吧。”
              已经足够绝情了。
              荀攸在心底想道。
              他就这么走了,一去不复返。
              谁说蜀地不好,这是荀攸最大的疑惑,沿路上他听到许多关于蜀地的传闻,并不像是那么可怕的地方,听上去反倒是民风淳朴环境宜人,只是他却被迫留在了荆州。
              荆州向来闹得厉害,官兵说什么也不肯放人。
              荀攸也不想跟他们闹起来,便一心一意留在了荆州。
              其实这里也不错。
              直到建安元年,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奉旨迎驾天子到许都。
              荀攸知道,只要抓住这个资本,任由周遭敌人有多强大,曹操都必胜无疑。
              小叔啊小叔,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荀攸抬头看了看荆州明朗的天空。
              很快,荀彧希望他出仕的信便送到了。
              荀攸本不想回信,但他知道荀彧身边有的是荀家的眼线,不回信于礼不合,于是他便以这辈子最虚假却又最华丽的措辞婉拒了荀彧。
              他只剩一次拒绝的机会了。
              不久,钟繇的信也到了,还又为他题了字,还是一把干干净净的扇子,一个愚字,那信极简短,只有一句话:
              快来吧,他在等你。
              荀攸默默地折起那封信。
              他是谁?
              荀彧?还是曹操?
              元常,什么时候,你也学着这么会含沙射影了?


              IP属地:宁夏11楼2013-05-22 20:55
              回复

                还未及出发竟然收到了曹操的信。
                荀攸便立即收拾了东西,他知道,得罪了曹操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太了解这位乱世奸雄的脾气了。
                可别拖累了荀彧。
                到了许昌,果不其然,第一个来迎接他的人是荀彧。
                竟然比元常的动作还快。
                荀攸想道。
                于是他毕恭毕敬的向荀彧行礼:
                “令君。”
                那枚玉佩,被他捏在手里,几乎快要将他的手划出伤口。


                IP属地:宁夏12楼2013-05-22 20:55
                回复
                  2025-07-26 15:45: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谁又能像你一样辅佐我呢,文若?”
                  枭雄望向荀彧,不怒自威。
                  “荀攸,钟繇。”
                  第一个,就是自己几年来心心念念的侄子。
                  “你会不会,辅佐我为王?”
                  “不知文若,是否愿同去?”
                  那人的眸子死死地盯着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用“这莜面饼真好吃”来搪塞。
                  两次拒绝。
                  那熠熠生辉的眸子立刻黯了下去。
                  其实……
                  如荀攸成功了的话,“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就会是他了。
                  失败之后他又要做蜀郡太守,很明显是要割据一方,学着刘邦从汉中打出来。
                  还好蜀道难……让这个遍体鳞伤的家伙上不去。
                  如果你真的为王,我愿意做你的王佐。
                  可惜你不是。
                  荀攸安全后,荀彧以为自己会动离开的念头,回去当荀氏的族长,倾注一生去收拾这个烂摊子。毕竟,他一开始就是为了救荀攸而来的。
                  可荀彧没有。
                  荀彧其实也说不清是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被曹操那睥睨天下的气势折服;也许,是因为为他出谋划策已经成为了习惯;
                  亦或许,一开始那句“吾之子房也”注定他不会离开。
                  张良,是刘邦的谋士。
                  荀彧觉得,他是打算辅佐汉的。
                  但他不知道,其实还有一层意思。
                  曹操也可以成为,下一个刘邦。
                  听到他不来,荀彧心如刀绞。
                  他第一次低声下气的去求钟繇。
                  钟繇倒是被吓得不轻:“文若,我们是朋友,你不必如此。”
                  可是……那个人可是说过,引自己为知己啊。不是最后也没和自己走下去么……
                  他终于来了。
                  荀彧带着他面见曹操,然后一直在营外守着。
                  一个时辰过去了,荀攸才出来。
                  什么话都没说。
                  荀彧低声道:“你好歹像奉孝那样说句‘真吾主也’之类的话,怎么一句都不说?”
                  荀攸笑而不答。
                  ——你见过有人面对抢了自己东西的人,还能出口称赞的么?
                  我这次来,是为了你啊。为了你这个臣子不被他所害。
                  因为,那一刻的重逢…
                  将我生命的一切,全给了你。


                  IP属地:宁夏13楼2013-05-23 19:51
                  回复

                    虽说荀攸自己什么都没说过,可是曹操却极为满意。
                    这位乱世奸雄有时候像个孩子,喜色全写在脸上,他见到荀攸时笑的乐开了花,不久后见到郭嘉一样也笑得开心。
                    荀攸挂了两年的闲职,建安三年便跟着去征张绣了。
                    那是他第一次发表建言,曹操【度娘快够】死活不肯听。
                    果然不出所料,败了,不过曹操是听得进去话的人,很快又反败为胜。
                    那年恰好事情多,又跟着去打吕布,荀攸第一次和郭嘉联手进言。
                    郭嘉自来熟,下来之后约着荀攸喝酒时勾着荀攸的肩膀说:
                    “嘿,公达,你有没有把你家令君泡到手?”
                    荀攸多想一拳砸扁他那张好看的脸。
                    郭奉孝你够!有了主公还来调戏攸!别以为攸不知道你上次的激将法!
                    郭嘉总是有本事把淡定到极点的荀攸也给惹火。
                    吕布死后,事情一下子少了许多。
                    虽说还在一手准备着消灭袁绍,不过后勤的事情向来不归荀攸管辖,他到乐得清闲,也可以
                    借机不用去见荀彧,他总觉得二人多少也会不到以前了,到底了,这里是许都,不是颍阴,
                    虽说摆脱了荀家,可到底还是有些身不由己。
                    有些话,不说也罢,有些人,不见也罢。
                    打袁绍的准备有些仓促,胜负让他们都有些拿不准。
                    随军出征前,荀彧前来拜访。
                    荀攸听说之后惨然不乐。
                    且不说他还没想好怎么面对荀彧,更何况长辈竟然来拜访晚辈,要是让家里人知道了又是一通臭骂。
                    平白给自己找麻烦。
                    他这个小叔啊,运筹帷幄厉害的不行,可是家族琐事却总是不善于管理。
                    幸亏他没有回荀家,只怕又是惹一身麻烦。


                    IP属地:宁夏14楼2013-05-23 19:53
                    回复
                      十一
                      主公曾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
                      之后郭嘉取笑荀彧和荀攸好几日:
                      “啊哈哈公达真看不出你竟然被文若压啊哈哈哈!亏你还比他大比他壮比他高!”
                      然后荀攸黑着脸揪郭嘉头发。
                      能和荀攸共事,荀彧还是很高兴的。
                      荀攸的才华,荀彧不是不知道。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荀彧都避其锋芒,不和他争。
                      但似乎更多的是荀攸不和任何人争。
                      譬如征张绣,荀攸第一次进言。曹操不听,荀攸也不继续劝。
                      自那以后,曹操不敢不听。
                      大战即将爆发。
                      官渡,乃至中原整个北方地区,都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尽管如此,郭嘉仍是有调侃二人的材料——
                      建安三年,荀彧进言:“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建安五年,荀攸将荀彧的所有预言几乎全部付诸实施。
                      “二位是商量好牵着主公鼻子走吗哈哈!真默契!公达你是不是把你小叔的一言一行全都记录了下来,不时拿出来回味啊!他曾经还对主公说……咳咳咳”
                      然后荀彧黑着脸往郭嘉脸上抹香灰。
                      对于此次大战,是个关心主公的人都觉得心里没底。
                      荀彧忙完尚书台的事儿便“顺道”去拜访荀攸。
                      话说回来,自从有人说出“他日主公必会跟袁绍于官渡决一死战”的话之后(荀彧:彧有在枪奉孝么?彧怎么不觉得?),曹操立刻嘱咐荀彧随时做好大战的准备。
                      一个“随时”就差点把荀彧累死。
                      如此算来……怕是有一个月不见侄儿了吧?
                      到了荀攸处,荀彧发现荀攸有点不正常。
                      “文若……你有烦心事?”
                      “公达……你有烦心事?”
                      同时开口。
                      之后立刻陷入沉默的深渊。
                      “咳。文若这是做什么……且不说尚书台许多事,若是让家里知道了,攸又要挨骂。忘了年少时那场宿醉了?攸可是被批评了许久。”还是荀攸会化解这种尴尬气氛。
                      荀彧不语,也不笑。只是眼中流露出荀攸久违的欣喜。
                      “还好你与我没有嫌隙……”
                      “什么?”
                      “没什么,呵。”荀彧露出礼仪性的笑容。
                      荀攸自然知道那个笑容是什么意思。于是蹙起一双眉,道:
                      “究竟怎么了?”
                      “没事,真的没有。”就是想找你说说话吐吐槽顺便看看你……
                      “可你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到底有什么是我不能分担的?”荀攸略激动地抓住荀彧的肩膀。
                      ——荀彧有洁癖。亲近如祭酒郭嘉,女婿陈群,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但荀攸不会。


                      IP属地:宁夏15楼2013-05-23 19:54
                      回复
                        “唔……最近压力大,找你谈谈。”
                        “又是他啊……”
                        又是为曹操。
                        荀攸了口热茶,顿了顿,对荀彧说:
                        “攸果然不能当一个好王。也难怪得不到文若这个‘王佐’……来辅佐。
                        只是这个人,就值得么?”
                        “……值得。”
                        “呵。”
                        这一声,分不清是讽刺,还是无奈。
                        荀攸起身。
                        “若他负了你的一腔热血……”
                        正在吃莜面饼的荀彧猛然抬首。
                        荀攸低头,抚了抚腰间的玉佩。
                        它,一直被保养的很好。
                        但若是,有了一丝裂痕呢?
                        荀攸不允许。


                        IP属地:宁夏16楼2013-05-23 19:54
                        回复
                          十二
                          荀攸觉得,自己不太能自制了。
                          且不说莫名的就激动的抓住荀彧的双肩说了些有始无终的话,之前荀彧那句“还好没有嫌隙”和那个虚伪的微笑也让他后脊梁一阵僵硬。
                          不过这时的他不是没有做过假设如果,只是如果,曹操和荀彧,终究有一日会走向同床异梦的结局时,他该怎么面对。
                          可是,他没能想出对策。
                          那么,希望那时候自己已经死了。
                          官渡一战荀攸随军前往白马,谋策斩了颜良,之后又离开白马,沿黄河以西迁徙。
                          恰巧遇上了袁绍大军,众人惶恐,他有些不屑,站出来说:
                          “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一旁的郭嘉一听,随即笑起来:
                          “原来公达这么稳重的人也会走走险招?”
                          “攸是看到了必胜的希望。”
                          曹操看了看两人,也笑了起来。
                          之后斩文丑,驻军官渡,粮草快要耗尽,眼看着杀了粮官也没有作用,曹操几度想要退兵时,荀攸说:
                          “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原文这个将军的名字是一个荀一个大字,裴松之注写到“或作韩猛,或云韩若,未详孰是”,故用韩猛替之。】锐而轻敌,击可破也。”
                          “谁可使?”
                          “徐晃可。”
                          曹操又笑起来,将不久之前他和荀彧的通信交给荀攸。
                          “叔侄俩一致的心思啊!”
                          他笑的单纯,似乎心无旁骛。
                          荀攸却多了一个心眼。
                          主公,你可是……不信任文若?
                          末了,看着主公笑的那么开心,荀攸又觉得自己想得太多。
                          不久后,许攸来降,尽管听着他一口一个“攸……”怎么怎么的感觉怪怪的,荀攸还是劝曹操接纳许攸。
                          “尚书说得有理。”
                          那个叫贾诩的男人站出来点头赞同。
                          曹操就留下了许攸。
                          然后他率兵,火烧乌巢。
                          曹袁决战,曹军大胜。


                          IP属地:宁夏17楼2013-05-23 19:54
                          回复
                            十三
                            曹操从柳城回来的时候,路过荀攸的府邸。
                            荀攸一向节俭。叔侄二人刚见面时,从荀攸所穿衣物便可知道。旁人见了,觉得是荀攸对外表不上心,但亲近的人都知道是何原因。
                            曹操自然知晓。于是又将荀攸比作张良,让荀攸自己选择封赏。
                            郭嘉那货去北方打了个酱油,身体羸弱了不少。但还是坚持着对荀彧荀攸说:
                            “主公总是把你们放在一起说,可见对你们的重视。昔闻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如今要加上一句,兖州双荀并蒂开。咳咳……”
                            双荀看在郭嘉快要咳死的份上没计较。
                            之后,曹操不知怎的行军途中就想晋荀彧为三公,还特意四百里加急送书信给荀彧。信里曹操放下枭雄的身份,诚心的感谢了荀彧十多年来对他的支持。感谢他在最危难的关头对曹操不离不弃,并帮曹操转危为安。絮絮叨叨一大堆,到后面帛上竟沾染了泪痕。
                            荀彧总算信了当初荀彧对他说的,曹操就像个智商高的小孩子。想什么来什么,只要后果不严重。
                            荀彧修书两封,一封给曹操,作正面推辞用。一封给随军的荀攸,作侧面推辞用。
                            荀彧原想给自己的哥哥,荀衍写的。他也在曹操身边。仔细一思量,荀攸的话更有分量,且与曹操更亲近。
                            更关键的是,荀彧从来视荀攸为知己。
                            推辞是件麻烦事。特别是面对曹操这种“孩子气”的主公。保守估计,至少要推辞五次。
                            希望一贯低调、懒得沾惹是非的荀攸能帮这个忙。
                            结果,荀攸不仅帮了,而且推诿次数达到数十次以上。
                            消息传来的时候,荀彧先是一惊,继而心中一暖。
                            多谢,公达。
                            其实想想公达那个老实人面对热情高涨的曹操憋词憋得脸红荀彧都想笑,哈哈。
                            后来程昱回来,拍着荀彧的肩说,平时看荀攸沉默寡言的,也就献计的时候话多一点,没想到替你说话的时候妙语连珠舌灿莲花啊。真没想到。
                            为什么这次吐槽的换人了?
                            因为郭嘉去世了。
                            荀彧决定好好感谢一次荀攸。
                            正更换衣物的荀攸看了他一眼,说:“你竟然不先去洗澡?”
                            “哈,忘了……”
                            左肩立刻难受无比。
                            “公达……你这儿能洗澡吗?”


                            IP属地:宁夏18楼2013-05-23 19:54
                            回复
                              2025-07-26 15:3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六
                              荀攸听得一阵冒火:
                              “你就想把荀家这个烂摊子给我了?!你就想去成就你的一世功名为了那个早已摇摇欲坠的汉家江山?!你什么时候能把自己,把攸,放进你心里去!”
                              荀彧一愣:
                              “公达,你刚才……说什么?”
                              荀攸眼神一暗:
                              “……没,没什么,攸只是劝你,别去冒险,主公的狠,你不是不知道。”
                              荀彧笑了笑:
                              “无碍,这些彧都知道,可是彧,不能眼睁睁看着……”
                              “公达,彧……是王佐之才啊。”
                              文若,你何苦背负起不该属于你的东西,何苦一定要把名声看得那么重要,偌大的荀家,偌大的汉家天下,你一定要把自己逼到走投无路吗?
                              荀攸深吸了一口气:
                              “你留下来,攸去解决。”
                              “你疯了,主公他……”
                              荀彧拽住荀攸的手臂,摆出长辈的架势:
                              “如果你还把彧这个小叔放在眼里,就别去冒险。”
                              荀攸冷冷的笑了一声:
                              “小叔太看得起小侄了,攸不会去冒险。”
                              言罢,他将那块玉交给荀彧:
                              “如果你相信攸,就留在家中,哪里都不要去。”
                              荀彧捏着那块玉,心底一片冰凉。
                              荀攸没有回头,匆匆离去。
                              路上他的心情几起几落,他本以为他可以避开这一天,没想到还是要去面对。
                              这世间太多东西他看也看不透,尽管他那么聪明,却总有屈服于命运的那一天。
                              荀攸无奈,踏进朝堂前他有些犹豫,那时那个叫贾诩的男人突然向他走来:
                              “尚书可是遇到了烦心事?”
                              他的语气倒很轻松。
                              荀攸本不想说话,可是礼节必须讲究。
                              “贾大人,想说什么大可直言,不必遮遮掩掩。”
                              贾诩轻笑:
                              “主公所想,我们早已知道,今天看见尚书一个人眉目不展犹犹豫豫前来,而身边没有令君相伴,诩猜——”
                              “尚书是想能拖一天算一天吧!”
                              荀攸抬起头,心底惊讶无比。
                              贾文和这个人……简直聪明的可怕啊!
                              荀攸叹了一口气。
                              “尚书大人又何苦呢,您也大可和令君撇清关系,保住荀家。”
                              “就算不要荀家攸也要保住文若!”
                              “哈哈哈……”贾诩大笑起来,“尚书一腔心血真令人感慨,可惜……”
                              “您可曾想过,令君是否愿意抛弃荀家?”
                              说罢,贾诩离开他,进入朝堂中。
                              荀攸的火气只升不降,却又无可奈何。


                              IP属地:宁夏21楼2013-05-23 1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