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毛韶华(郑州粤语歌群成员)
郑同学很得意:“洋气啊,这个包间唱呃没有一句不是粤语。”恒同学狂叹息:“我以前是浪费了多少所谓的唱歌时光啊。”李群主小郁闷:“我一直以为自己粤语歌郑州没有对手,今天才知,山外有山!作为群主,我竟然是唱的最烂的……”
他们口中所说的,就是2013年5月17日下午,在郑州开趴的第一期粤语歌私人聚会。这里有10个人,5个小时,各种好声音……
最动人——暑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事情要从写了一本《夜话港乐》的@公元1874说起。羡慕他很久了,作为一个粤语歌迷,他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可以分分钟在那里发起一场小型的粤语歌聚会。可是多年钟爱粤语歌的我,却从没想过这么快也能在自己的城市有这样的感受。
某日,在和某荣迷的一次聊天中,偶然说起了这样的想法。结果,在他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下,17日下午,一场酝酿了不到两周的聚会,竟然真的成行了。而最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这次聚会,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粤语歌同好。
大开眼界、酐畅淋漓,有很多关键词可以形容这次的聚会。不过最关键的,是动人。在一个内地城市,能够与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起,在一间普通的KTV,听到很专业的粤语歌演唱,真的是一件动人的事。
“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燃亮飘渺人生,我多么够运”,彼时的感受,就如郑同学和李群主一同唱起的这首哥哥的《春夏秋冬》。
最意外—— 一首90后的《月半小夜曲》
一直觉得,对于内地青年来讲,粤语歌是属于70后和80后的菜。因为,这拨人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正是香港、广东文化在内地的最好时光。可是没想到,当天下午,我竟然在一位92年的小姑娘口中听到了一首李克勤20多年前的歌——《月半小夜曲》。
尽管这首歌在2008年曾被陈慧娴再度唱红,可内地城市的年轻人仍对其知之甚少。之后,该姑娘点的歌屡屡令我吃惊,同样令我吃惊的,还有两位年轻的同行。
这两位同行是陈医生的死忠骨灰粉,当天下午,唯有这两位十分专一,除了陈医生的歌,他俩神马都没唱。《时光倒流二十年》《六月飞霜》《信心花舍》《最佳损友》……在专一的同时,能做到首首经典不烂大街,这才最为难得。
记得开唱前,我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大家在点歌时也介绍下这歌的渊源,讲讲自己和这首歌的故事。虽然多数人较为含蓄,可从只言片语中,也能听出些小情怀,尤其那首《六月飞霜》,不但演唱效果严重超越我的想象,连了解程度好似也很靠谱诶!
最纯粹——再也不是喝酒猜拳中插播演唱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粤语歌,当时我的本能反应是,小时候受我姐影响。不过后来仔细想想,这只是个契机。
粤语歌从来不胜在炫技。只有略知皮毛的人,才喜欢在人前吼一首《浮夸》来吸引眼球。而多数真正喜欢粤语歌的,想必都喜欢细读歌词,品读歌词中的社会变迁和地域文化。
正因为粤语歌有着国语歌无法企及的高质量歌词,所以聆听者,必须要安静欣赏。就像17日下午的这场聚会,没有人自顾自的聊天,没有人玩手机,再也不是喝酒猜拳中插播演唱,甚至没有一丝烟雾的缭绕,这样对彼此的尊重,令人对这个群体更生好感。
番外:
当天因为组织者的一些疏漏,导致开唱前,大家在大堂坐了个把小时,不过这个把小时,并未虚度,在闲聊中听到很多与粤语歌,以及喜欢粤语歌的人有关的故事。
记得@公元1874 在他的《夜话港乐》中曾回忆,自己当年作为荣迷去参加聚会时,被60后的大叔们质疑年龄。而当天下午,郑同学也深情回忆了他这一类似经历,令人唏嘘。
然后是两位YANG同学,你们的亮相让人对某周刊的美编质素顿时刮目相看噢。
还有群主,咱们认识这么久了,居然第一次说起不认识时的一次活动交集……这是意外还是巧合?
最后在互粉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喜欢粤语歌的人,貌似多数也喜欢足球。这是因为二者均为屌丝文化么?谁来解读一下!
郑同学很得意:“洋气啊,这个包间唱呃没有一句不是粤语。”恒同学狂叹息:“我以前是浪费了多少所谓的唱歌时光啊。”李群主小郁闷:“我一直以为自己粤语歌郑州没有对手,今天才知,山外有山!作为群主,我竟然是唱的最烂的……”
他们口中所说的,就是2013年5月17日下午,在郑州开趴的第一期粤语歌私人聚会。这里有10个人,5个小时,各种好声音……
最动人——暑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事情要从写了一本《夜话港乐》的@公元1874说起。羡慕他很久了,作为一个粤语歌迷,他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可以分分钟在那里发起一场小型的粤语歌聚会。可是多年钟爱粤语歌的我,却从没想过这么快也能在自己的城市有这样的感受。
某日,在和某荣迷的一次聊天中,偶然说起了这样的想法。结果,在他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下,17日下午,一场酝酿了不到两周的聚会,竟然真的成行了。而最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这次聚会,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粤语歌同好。
大开眼界、酐畅淋漓,有很多关键词可以形容这次的聚会。不过最关键的,是动人。在一个内地城市,能够与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起,在一间普通的KTV,听到很专业的粤语歌演唱,真的是一件动人的事。
“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燃亮飘渺人生,我多么够运”,彼时的感受,就如郑同学和李群主一同唱起的这首哥哥的《春夏秋冬》。
最意外—— 一首90后的《月半小夜曲》
一直觉得,对于内地青年来讲,粤语歌是属于70后和80后的菜。因为,这拨人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正是香港、广东文化在内地的最好时光。可是没想到,当天下午,我竟然在一位92年的小姑娘口中听到了一首李克勤20多年前的歌——《月半小夜曲》。
尽管这首歌在2008年曾被陈慧娴再度唱红,可内地城市的年轻人仍对其知之甚少。之后,该姑娘点的歌屡屡令我吃惊,同样令我吃惊的,还有两位年轻的同行。
这两位同行是陈医生的死忠骨灰粉,当天下午,唯有这两位十分专一,除了陈医生的歌,他俩神马都没唱。《时光倒流二十年》《六月飞霜》《信心花舍》《最佳损友》……在专一的同时,能做到首首经典不烂大街,这才最为难得。
记得开唱前,我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大家在点歌时也介绍下这歌的渊源,讲讲自己和这首歌的故事。虽然多数人较为含蓄,可从只言片语中,也能听出些小情怀,尤其那首《六月飞霜》,不但演唱效果严重超越我的想象,连了解程度好似也很靠谱诶!
最纯粹——再也不是喝酒猜拳中插播演唱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粤语歌,当时我的本能反应是,小时候受我姐影响。不过后来仔细想想,这只是个契机。
粤语歌从来不胜在炫技。只有略知皮毛的人,才喜欢在人前吼一首《浮夸》来吸引眼球。而多数真正喜欢粤语歌的,想必都喜欢细读歌词,品读歌词中的社会变迁和地域文化。
正因为粤语歌有着国语歌无法企及的高质量歌词,所以聆听者,必须要安静欣赏。就像17日下午的这场聚会,没有人自顾自的聊天,没有人玩手机,再也不是喝酒猜拳中插播演唱,甚至没有一丝烟雾的缭绕,这样对彼此的尊重,令人对这个群体更生好感。
番外:
当天因为组织者的一些疏漏,导致开唱前,大家在大堂坐了个把小时,不过这个把小时,并未虚度,在闲聊中听到很多与粤语歌,以及喜欢粤语歌的人有关的故事。
记得@公元1874 在他的《夜话港乐》中曾回忆,自己当年作为荣迷去参加聚会时,被60后的大叔们质疑年龄。而当天下午,郑同学也深情回忆了他这一类似经历,令人唏嘘。
然后是两位YANG同学,你们的亮相让人对某周刊的美编质素顿时刮目相看噢。
还有群主,咱们认识这么久了,居然第一次说起不认识时的一次活动交集……这是意外还是巧合?
最后在互粉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喜欢粤语歌的人,貌似多数也喜欢足球。这是因为二者均为屌丝文化么?谁来解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