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声杜鹃(学名:Cuculus micropterus)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俗名快快割麦、光棍好过、豌豆八哥、关公好哭。分布于北抵前苏联、东到日本、向南抵马来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至甘肃以南各地、西至云南边境、海南等地,多栖息于平原以至高山的大森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四声杜鹃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鹃形目 Cuculiformes
科: 杜鹃科 Cuculidae
属: 杜鹃属 Cuculus
种: 四声杜鹃 C. micropterus 四声杜鹃 基本资料
鸟种:四声杜鹃 Indian Cuckoo
鸟种:四声杜鹃
学名:Cuculus micropterus
英文名:Indian Cuckoo
分类: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 四声杜鹃 形态特征
四声杜鹃,中等体型(30厘米)的偏灰色杜鹃。似大杜鹃,区别在于尾灰并具黑色次端斑,且虹膜较暗,灰色头部与深灰色的背部成对比。雌鸟较雄鸟多褐色。亚成鸟头及上背具偏白的皮黄色鳞状斑纹。
虹膜-红褐;眼圈-黄色;嘴-上嘴黑色,下嘴偏绿;脚-黄色。 四声杜鹃 叫声 叫声:响亮清晰的四声哨音one more bottle,不断重复,第四声较低,常在晚上叫。
四声杜鹃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四声杜鹃 分布 东亚、东南亚、菲律宾、婆罗洲、苏门答腊并附近岛屿及爪哇西部。
指名亚种为海拔1000米以下低地林的常见夏季繁殖鸟。见于中国东北至西南及东南。在海南岛为留鸟。 四声杜鹃 习性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5799e688b82b9013dadc33b438ca97e/d979ea58ccbf6c812a8f99a7bd3eb13531fa40c4.jpg)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鹃形目 Cuculiformes
科: 杜鹃科 Cuculidae
属: 杜鹃属 Cuculus
种: 四声杜鹃 C. micropterus 四声杜鹃 基本资料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415767c728da9774e2f86238050f872/c5f122d8bc3eb1359d7f02f4a71ea8d3ff1f44c4.jpg)
鸟种:四声杜鹃
学名:Cuculus micropterus
英文名:Indian Cuckoo
分类: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 四声杜鹃 形态特征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aa8a6e858ee3d6d22c687c373176d41/1421bacb39dbb6fd89f350690824ab18952b37d4.jpg)
虹膜-红褐;眼圈-黄色;嘴-上嘴黑色,下嘴偏绿;脚-黄色。 四声杜鹃 叫声 叫声:响亮清晰的四声哨音one more bottle,不断重复,第四声较低,常在晚上叫。
四声杜鹃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四声杜鹃 分布 东亚、东南亚、菲律宾、婆罗洲、苏门答腊并附近岛屿及爪哇西部。
指名亚种为海拔1000米以下低地林的常见夏季繁殖鸟。见于中国东北至西南及东南。在海南岛为留鸟。 四声杜鹃 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