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题研讨会:东、西方贞操观,婚姻观差异
日前,我与我们这里的社会心理学家共同探讨了处女情节的问题,没想到引起专家浓厚的兴趣,为此特意组织了一个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主题就是东、西方国家文化在爱情关系、婚姻观、贞操观等问题上的异同。参会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有英国人、新西兰人、美国人、韩国人、柬埔寨人等来自不同国籍的人,从20出头到约60岁近三十人,全部是心理学专业背景。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即使常年生活在国外也很难有机会把这些问题探讨得很深入,况且是从专业角度。
尽管国家不同,但西方文化有着近似的一面。经过近2小时的讨论,让我对于西方人的婚姻观、性观念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的确,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确实差异很大。绝大部分西方人的确没有处女情节,只有很少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会看重处女。然而西方文化在婚姻观上与我们也非常的不同。象中国这种一辈子的婚姻在西方国家并不被鼓励。西方人的婚姻、爱情有着更多passionate love 的成分。虽然西方人也强调忠实于婚姻,但对于婚姻的责任感远远不如中国所提倡的那么强烈。人们随时有可能终止婚姻关系,即离婚,如果在婚姻中被其他人所吸引或爱情已不在。
一些西方国家的离婚率是非常高的,象美国、澳洲与新西兰在50%左右。也就是说一半的婚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我这次是比较惊讶,没想到西方人的性伴侣真的那么多,不少人表示估计平均可能在10人左右或以上。但也并不想一般人所想象,开放到随意上床的程度。大多是基于爱情的,只是很多爱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一点得到证实,西方人在结婚后一般也会强调对于婚姻的忠实,如果婚后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是个大问题。然而事实上,这种事情不在少数,从我个人了解来看,在临床咨询案例中有不少因为配偶出轨而感到痛苦、甚至导致离婚的案例。但是贞操观并不被视为保证婚姻忠实的理由。
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讲,我们可以简单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简化成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这是从学术角度关于“文化”的最重要的方面)。大多西方国家是个人主义文化。西方国家的高离婚率与其个人主义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我们中国大体上来讲还是集体主义文化,从美国的心理学划分,我们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婚姻是companionate love, 一辈子的婚姻。
我不想简单地把文化划分为“好”与“不好”。然而必须要承认的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确实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拿新西兰作例子,高离婚率导致很多的人在痛苦之中,社会单亲家庭比例非常之高。社会上有很多的未婚妈妈,她们独自拉扯孩子。很多婚姻不稳定,当发生矛盾、问题时,人们很容易想到离婚。由于婚姻的不稳定,以及观念的开放性,事实上,很多人是不结婚的!!!这点与中国的差别非常大!在国外很多国家,你会发现很多人会一直同居下去,有的两鬓斑白的老人家还在保持同居状态。当然,他们中的很多并不是从年轻时就一直同居的。长期的同居意味着什么?关系的随时终结!
回到处女情节的问题上,通过我以上的介绍,相信你该会对于西方的婚姻、性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仔细想想,你应该对于中国人特有的处女情节根源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个人以为,它并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封建残余。而是源于我们传统的婚姻观(companionate love)。试想,如果你不用对你的婚姻承担责任、随时可以终结你的婚姻根据你的偏好令觅新欢甚至你不用结婚,一直保持同居状态,当你厌了倦了,就换人吧。你不用养孩子,因为有国家掏钱养,有孩子他妈来照顾。。。。。。你可以明目张胆地去嫖,因为在很多国家那是合法的,你不会受到什么社会舆论的遣责,更不会有人因此而鄙视你。。。。。。如果这样的话,你会有很浓的处女情节吗?
呵呵,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我发现其实世界在婚姻与性问题上就象一个天秤总保持着平衡。 我们不可以脱离文化看问题。在中国大肆批判处女情节的今天,也要考虑我们所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会上一位已花甲之年的来自英国的老学者指出:“在她年轻的时候,社会上也是提贞操观的,但现在20,30岁的年轻人已不再提这些了,中国是在走西方的老路。” 因而,我们不能简单把破除处女情节当成是社会的进步,那至多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朝向个人主义文化的演进。所以,大胆地预计,中国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离婚率会不断提升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所持婚姻观也不同。不过不同文化下的人得失大体平衡
日前,我与我们这里的社会心理学家共同探讨了处女情节的问题,没想到引起专家浓厚的兴趣,为此特意组织了一个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主题就是东、西方国家文化在爱情关系、婚姻观、贞操观等问题上的异同。参会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有英国人、新西兰人、美国人、韩国人、柬埔寨人等来自不同国籍的人,从20出头到约60岁近三十人,全部是心理学专业背景。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即使常年生活在国外也很难有机会把这些问题探讨得很深入,况且是从专业角度。
尽管国家不同,但西方文化有着近似的一面。经过近2小时的讨论,让我对于西方人的婚姻观、性观念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的确,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确实差异很大。绝大部分西方人的确没有处女情节,只有很少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会看重处女。然而西方文化在婚姻观上与我们也非常的不同。象中国这种一辈子的婚姻在西方国家并不被鼓励。西方人的婚姻、爱情有着更多passionate love 的成分。虽然西方人也强调忠实于婚姻,但对于婚姻的责任感远远不如中国所提倡的那么强烈。人们随时有可能终止婚姻关系,即离婚,如果在婚姻中被其他人所吸引或爱情已不在。
一些西方国家的离婚率是非常高的,象美国、澳洲与新西兰在50%左右。也就是说一半的婚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我这次是比较惊讶,没想到西方人的性伴侣真的那么多,不少人表示估计平均可能在10人左右或以上。但也并不想一般人所想象,开放到随意上床的程度。大多是基于爱情的,只是很多爱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一点得到证实,西方人在结婚后一般也会强调对于婚姻的忠实,如果婚后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是个大问题。然而事实上,这种事情不在少数,从我个人了解来看,在临床咨询案例中有不少因为配偶出轨而感到痛苦、甚至导致离婚的案例。但是贞操观并不被视为保证婚姻忠实的理由。
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讲,我们可以简单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简化成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这是从学术角度关于“文化”的最重要的方面)。大多西方国家是个人主义文化。西方国家的高离婚率与其个人主义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我们中国大体上来讲还是集体主义文化,从美国的心理学划分,我们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婚姻是companionate love, 一辈子的婚姻。
我不想简单地把文化划分为“好”与“不好”。然而必须要承认的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确实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拿新西兰作例子,高离婚率导致很多的人在痛苦之中,社会单亲家庭比例非常之高。社会上有很多的未婚妈妈,她们独自拉扯孩子。很多婚姻不稳定,当发生矛盾、问题时,人们很容易想到离婚。由于婚姻的不稳定,以及观念的开放性,事实上,很多人是不结婚的!!!这点与中国的差别非常大!在国外很多国家,你会发现很多人会一直同居下去,有的两鬓斑白的老人家还在保持同居状态。当然,他们中的很多并不是从年轻时就一直同居的。长期的同居意味着什么?关系的随时终结!
回到处女情节的问题上,通过我以上的介绍,相信你该会对于西方的婚姻、性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仔细想想,你应该对于中国人特有的处女情节根源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个人以为,它并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封建残余。而是源于我们传统的婚姻观(companionate love)。试想,如果你不用对你的婚姻承担责任、随时可以终结你的婚姻根据你的偏好令觅新欢甚至你不用结婚,一直保持同居状态,当你厌了倦了,就换人吧。你不用养孩子,因为有国家掏钱养,有孩子他妈来照顾。。。。。。你可以明目张胆地去嫖,因为在很多国家那是合法的,你不会受到什么社会舆论的遣责,更不会有人因此而鄙视你。。。。。。如果这样的话,你会有很浓的处女情节吗?
呵呵,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我发现其实世界在婚姻与性问题上就象一个天秤总保持着平衡。 我们不可以脱离文化看问题。在中国大肆批判处女情节的今天,也要考虑我们所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会上一位已花甲之年的来自英国的老学者指出:“在她年轻的时候,社会上也是提贞操观的,但现在20,30岁的年轻人已不再提这些了,中国是在走西方的老路。” 因而,我们不能简单把破除处女情节当成是社会的进步,那至多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朝向个人主义文化的演进。所以,大胆地预计,中国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离婚率会不断提升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所持婚姻观也不同。不过不同文化下的人得失大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