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武侠版吧 关注:9,899贴子:85,316
  • 18回复贴,共1

今天似乎是提意见日,我也提一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下是武侠版老读者,但是今天第一次来贴吧,望芸芸众帖赫然有种不明觉厉的赶脚,貌似吧里也有武侠的工作人员来水,就写点东西吧
没什么本事,只是商学院学生一枚,不提内容上的意见,只是在经营上有些看法
不谈内容,不谈审稿,只说经营,目标只是更好地盈利
有人说武侠落寞了,这我不赞同(从市场角度而不是纯文学),看武侠的人世上千千万万,金庸的剧无限翻拍无限热播,可见武侠市场庞大可观,盈利潜力巨大。
有人又说纸媒运作不良,严重受到网媒冲击,这也只是借口不是原因,只因武侠版的市场定位并不是泛泛的全体武侠读者,而是(我个人称之为)高端精品武侠读者市场,是愿意静下心来阅读上品精品,更是为了精品消费甘愿出钱的消费者。这种消费者在经济学中可算作刚性需求,价格弹性较弱,更是有着极大的盈利空间;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而前者则可以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号召转化为后者。举两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快男快女之流泛滥成灾之时,也有“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完胜余等;当网上滥情小说成千上万之时,郭敬明的《最小说》发行量仍是与日俱增,连着带红了他的出版生意和电影生意,打造了全产业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收益。
网络上武侠之文虽多,起点用户群体虽广,但细细分析下来,不过是快男快女之流,精品读者始终是精品读者,能令他们心甘情愿出血付钱的也只有“中国好声音”。一个企业的经营首要大事是确定目标市场,《武侠版》的目标市场绝不是喜欢快餐文化的普通读者,而是追求精品的高端用户群体,若一位采用满足快餐文化低端用户的手段策略经营促销,只会是市场定位不明,损害品牌质感,令高端客户流失,又丧失了对低端客户的比较优势。
我个人以为,吧里读者抱怨纷纷,都说老读者都走了,销量不行了,印刷质量下降了,稿子内容低滥了,其核心就是这一市场定位的问题。市场定位误差直接导致盈利能力下降,一并削弱了内容、质量、品牌等,长此以往,向来一骑绝尘的《武侠版》只怕也泯然众人了。
因此,市场定位是核心问题,盈利能力削弱是具体表现,武侠版要想长盛,需要治标也要治本,好的内容当然是根本,但是专注潜在定位市场,采用相应的营销策略,维持可持续的优良盈利能力才是根本性的重中之重。


IP属地:北京1楼2013-05-15 21:25回复
    针对盈利能力分析:
    据我个人胡乱揣测,单论《武侠版》的盈利应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要以广告收入代替等),这两部分盈利其实不是割裂的,而是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关系。
    提升广告收入,则可以提升整体盈利和品牌价值,杂志则可以利用盈利来改进印刷质量、美工、发行、促销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销售收入;
    同时,销售收入的提升可以带动杂志的影响力和口碑,吸引更多广告商投放广告,更有影响力的平台则可以吸引更多大神写手积极投稿,从而继续促进销售收入——两方面循环带动,相互促进,则可以形成一个持续增长盈利的良性循环。
    盈利能力增强,带动良性循环,提升品牌价值,扩大杂志影响力,《今古传奇》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其他竞争者不可媲美的先发优势和品牌价值,甚至某种程度上在武侠市场上有垄断能力。作为市场集中度如此高的市场领域,《武侠版》更应该认真打造平台,提升影响力,(听说武侠版和凤歌什么的都闹了矛盾,灵飞经也不在武侠连载了),当《武侠版》重拾垄断平台优势,一切大神作家都得回来哭着跪求和武侠合作。
    因此我认为,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武侠版》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收入下降、影响下降、作者出走、水平下跌、导致收入又下降的不断衰弱的消极循环,要想斩断这个消极循环,提升盈利能力是根本。而在我的分析中,症结就出在【其他收入】部分,《武侠版》应从【其他收入】入手改善盈利能力,从而促进【销售收入】,重铸良性循环,回到业务顶峰


    IP属地:北京2楼2013-05-15 21:31
    回复
      要出去吃烤串了。。就不细细写了。。
      之后需要改进的广告业务部分就是杂志内部的位置了,什么扉页、封一、封二三四五之类的出版术语我也不懂,就不多赘述,只是提出几个可能有效的广告商方向。
      一、网游,这个武侠版也在积极地做,听说最近史玉柱疯狂地推《仙侠世界》,武侠果然上了它的广告,之前的《倩女幽魂》的广告也不错,这个方向非常地好,希望武侠和网络游戏展开战略合作,这部分广告费多加一点,那些网游公司该投的还是得投。毕竟《武侠版》的读者群体实在太诱人了,没有任何一个媒介可以如此直达到喜欢武侠又和网络游戏有巨大交集的用户群体,这就是将用户数转化为盈利能力,和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是一样的道理。
      二,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本体和其他出版集团,媒体公司,举个简单的例子,A传媒集团想出版一本武侠小说,虽然和咱们《武侠版》看似没毛线关系,但是他们出了小说也不想赔钱吧,总得促销吧。同样的道理,世界上哪里还有比《武侠版》更合适的用来推介武侠小说的纸媒?!《武侠版》可以主动联系联系其他出版社,武侠小说甚至擦点边的仙侠小说,都可以到《武侠版》上来推广告,这样他们的书也可以卖的出去,武侠版也可以挣广告费,双赢啊!!!
      基于这个层面上,我还有个幻想哩,不如今古传奇集团出点钱给盛大集团投点钱,在盛大文学里参一点股份,这样盛大集团每年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网文小说也可以在《武侠版》上投放发行广告了!!盛大多多投放广告,今古传奇可以便宜点卖给他网络版权,又是大双赢!!!想到这里我忍不住觉得其实陈天桥那个奸商说不定还会考虑全资收购《武侠版》吧。。


      IP属地:北京4楼2013-05-15 22:03
      回复
        还有第三种,就是其他潜在的企业了,比如郭敬明在《最小说》登得那个珍视明广告一样的,我觉得《武侠版》怎么着也得整一个专业点的外联公关团队吧,专心地脚踏实地地去做这些拉广告的业务,从而实现之前说过的良性循环。就如《财经》上登得那些奢侈品啊奔驰宝马广告一样的,《武侠版》应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读者群体都是什么特征的,再根据这些特征去找相应的企业做潜在广告商,这个道理浅显的很,说到这里大家都回明白。
        所以《武侠版》在经营层面上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定位,具体表现是盈利能力,要想提升广告收入乃至销售收入,我建议《武侠版》的管理者静下心来做一次市场调研,好好分析一下《武侠版》现在的用户特征,比如年龄结构,文风偏好,阅读风格之类的,再根据相应的群体做市场营销方案及招徕广告商,以实现良性循环。
        在现代商业中,“数据”才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武侠版》现在坐拥一个庞大的市场,垄断的地位,积极有黏性的消费群体,若不再好好利用、剖析这些“数据”,实在是太暴殄天物了。
        谷歌的成功在数据,沃尔玛成功在数据,淘宝的成功在数据(人家开始办贷款业务了吧),宝洁、联合利华、百盛集团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就连网易、盛大的成功都靠数据,数据数据数据,用户数据特征结构分析才是王道,对于《武侠版》来说也不例外,愿武侠版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发觉数据的威力,越办越好!
        还是那句话,盈利水平上去了,还怕没有好文章来?还怕远去的大神不回头?笑话!
        武侠版,加油!永远支持你!


        IP属地:北京5楼2013-05-15 22:11
        回复
          估计没人能耐心看完,不过突然兴之所至,就写了这么一堆,也算是一个老读者对武侠版的拳拳之心吧,情分到了,好自为之~


          IP属地:北京6楼2013-05-15 22:13
          收起回复
            忘了说一嘴,马云不是一直以武侠爱好者自居么??直接和淘宝合作吧,作为淘宝投放广告的唯一纸媒合作伙伴。。又在意淫了。。。


            IP属地:北京7楼2013-05-15 22:34
            回复
              我就一句话,质量!
              武侠版的质量并非产生,而是编辑审出来的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金庸的小说更久不衰,就因为是好!
              古龙的小说依旧不乏读者,其中包括90后!
              孙晓的《英雄志》、凤歌的“山海经”云云
              黄易老师依旧在写作!
              如何让武侠振兴?
              我引用孙晓的话:
              因为我的气不能被世界认同,所以,我才是侠客啊!我不相信上天主持的正义,我用我的刀、我的剑,履行我心中的“道”!直到死的那一刻为止,这,才是真武侠!
              你写你的武侠小说,我们凭什么要看?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在这个商业世界,每个人都退化成了“消费者”,惨遭利益游戏的荼毒。所有商人都在利用我们的弱点,只要我们变成他们的“上帝”,没人要我们当自己的主人。
              我们触目所及,全是五色斑斓的诱惑。商品固然一应俱全,却没有一样事物指向我们自己的心。可是在我们的生命深处,还有一些自己的东西,与律法无关,与帝王无涉,帝力于我何有哉!
              试问华夏男儿,谁又不曾做过“以武犯禁”的梦?
              《英雄志》为什么能成功?
              但我可以肯定,《英雄志》这种小说,是不会在今古杂志能通过的
              我可以百分之一万的肯定
              《英雄志》一共二十多卷,创造十余年,至今未完结,这是其一,其二,《英雄志》开头写的不好,不论文学性还是故事性,但其中已经隐隐表现出了一种浓厚的色彩,需要细细解读才能了解,其三,《英雄志》是男人的武侠,金庸武侠、凤歌武侠俱是中性的武侠,其四,《英雄志》过于孤高、如同苦行僧一般,让常人厌恶
              凤歌的《昆仑》,批判者不过两方面:一、价值观,梁萧帮蒙古灭宋,二、模仿金庸
              但《英雄志》,批判者方面之多,多如牛毛,但是,《英雄志》依然是一部达到哲学高度、一种思辨的精神!
              《沧海》中的谷缜和戚继光有一个命题,那就是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谷缜说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是粮草,戚继光却是“道义为先”
              所以我这么说,楼主就是谷缜的想法,区区在下,就相当于戚继光的想法咯


              IP属地:浙江8楼2013-05-15 23:12
              回复
                还有关于网游这个问题,我不得不说,靠网游是不行的
                引自孙晓的一段话:
                武侠最终要能生存,依靠的不是网络游戏,也不是取悦青少年读者,更不能被自称是“老书迷”的读者所绑架,千万记住,那是最最可怕的毒药,只会腐蚀武侠的本质。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告诉每一个人,武侠就是因此而灭亡。
                武侠之所以是武侠,并不是因为“九阳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而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思辨。新一代的读者并不希罕练功,他们可以在网路游戏里自己当主角,自己痛快练功,之所以还有人愿意阅读武侠,是因为他们并未被“公式”所绑架。唯独离开英雄泡美女,少侠练神功那样的童话公式,真正的人文关怀才会浮现字里行间。也只有这样,武侠小说才能在众多娱乐品的夹杀中找到立足之地,并以文学的姿态,屹立至下一个千禧年。
                比如说《剑侠情缘网络版叁》这个网游,这不过是一个披着武侠外衣的玄幻游戏罢了
                本人乃是骨灰级剑侠迷,但我最爱的确是《剑侠情缘网络版二》,记住,是二!
                依靠网游,只会腐蚀本质,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武侠,绝对不能靠网游!


                IP属地:浙江9楼2013-05-15 23:15
                回复
                  武侠最终要能生存,依靠的不是网络游戏,也不是取悦青少年读者,更不能被自称是“老书迷”的读者所绑架,千万记住,那是最最可怕的毒药,只会腐蚀武侠的本质。


                  10楼2013-05-16 10:47
                  回复
                    技术贴 顶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5-17 10:45
                    回复
                      武侠版没能留住重量级作家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05-19 21:57
                      回复
                        至于LZ 你提到的 那些意见,其实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从武侠创刊至今,一直在求新求变,无论是网游(步非烟的剑侠)还是漫画(旗卡通-余果老) 还是后来的月末版、和参与单行本的出版。。。其实武侠版尝试走过很多新路,但结果你看到了,走不通!


                        IP属地:广东15楼2013-05-29 00:26
                        收起回复
                          广告啊广告 不谈几个封了 光我们消费的内页就是6页广告啊 求超越啊 那人家无广告的杂志还不都不活了?怎么照样销量节节高?要是像以前那样弄个什么广告增页也就罢了 现在不明摆着就是拿广告当书卖嘛


                          IP属地:江苏16楼2013-05-29 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