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汉韵文化社吧 关注:48贴子:935

【每天一条】每天整理一条汉家小知识,积累于此,方便大家学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感谢@河洛之梦@晏子·春秋


1楼2013-05-15 00:52回复
    【每天一条】都城叫“京师”是为了表示城大、人多: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战国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桓公八年》


    2楼2013-05-15 00:54
    收起回复
      2025-05-13 02:48:21
      广告
      ……转贴……也不在标题上说明下……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5-15 03:01
      回复
        有授权最好一楼上授权截图……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15 08:44
        回复


          8楼2013-05-15 18:04
          回复
            【每天一条】先秦时(特别是周朝)华夏爵位、分封制度:
            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
            ——周▪战国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隐公四年》注:天子三公,指周天子的三位辅政大臣;王者之后称公,意即“王下来是公”。


            9楼2013-05-16 01:56
            收起回复
              【每天一条】周天子有三公做辅政大臣:
              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
              ——周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隐公四年》注:陕,指的是今河南省陕县。陕西,就是陕县以西。(欢迎扩散)


              10楼2013-05-17 00:32
              回复
                【每天一条】汉家历法反映的“大一统”理念: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周▪战国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注:“曷为”的曷是何的通假字,亦读作何。(欢迎扩散)


                11楼2013-05-18 01:19
                回复
                  2025-05-13 02:42:21
                  广告
                  【每天一条】大年初一本为“元旦”: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杭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
                  ——宋 吴自牧《梦粱录 卷一 正月》注:[1]这一段描述的是宋代(临安)杭州城的元旦习俗。[2]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定西历1月1日为“元旦”(欢迎扩散)


                  12楼2013-05-18 23:38
                  回复
                    【每天一条】通常君主即位的第二年,才改年号:
                    自汉武帝建元纪年之后,嗣君绍统,必逾年乃改元。
                    ——宋 洪迈《容斋随笔 续笔·卷第十(十七则)》注:1.[嗣君],继任的君主;2.[绍],继承;3.[嗣君绍统],意即新君继承君位;4.[逾],越过。(欢迎扩散)


                    14楼2013-05-20 00:01
                    回复


                      15楼2013-05-20 14:44
                      回复
                        【每天一条】“羽林军”来历和名称由来:
                        至武帝,置羽林,掌送从,以次期门,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兼象天有羽林星主车骑也;又云“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唐 张说、张九龄主编《唐六典 卷二十五·诸卫府》注:1.[武帝],指汉武帝;2.[送从],即护送随从;3.[以次期门],意即由“期门”官统领。(欢迎扩散)


                        16楼2013-05-20 23:41
                        回复
                          【每天一条】汉代幼儿教育重视学干支、地理、书法、数学:
                          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注:1.[六甲],指干支;2.[五方],即五个方位,指地理;3.[书计],即写字和算术。(欢迎扩散)


                          17楼2013-05-22 0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