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村位于乐福堂乡。村背靠大山,溪水环绕如龙,取名龙村。
村委会驻龙村,辖龙村、乐家洞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84.5公顷,310户,1300余人。村中三姓:柏姓、蒋姓、熊姓。据龙村蒋氏族谱称:东汉桓帝时,蒋嵩封平都侯,原籍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因镇抚南邦,过宏道而遂落其籍焉,今子孙甚藩。熊姓皆东汉龙平侯熊尚后裔分歧。柏姓不详。
村内古建筑众多,拔贡柏怀及其子嘉庆丁丑岁进士柏忠清所居建筑保存完好,现为柏氏公厅,门前左二右三五个栓马桩;蒋家公厅前的栓马桩更是多达11个, 其中蒋家一门二进士的府第保存相当完好,整体建筑以青石为基,青砖砌墙,卵石铺巷,花雕为壁,是典型的明清江南建筑风格,飞檐之下的檐裙,因后人知其珍 贵,保护有加,图案花饰至今依然清晰,左边“朗团秋月”、右边“阳春挹霭”八个大字历历在目。更有整块青石架成的门框,石上雕刻精致的花纹和对联。屋内青 石雕琢的万养台、石柱、石盆也沿用至今。
村内有光绪年间建造的青龙阁,后村人自筹资金翻修一新,一条小溪穿阁而过,小溪两旁古民居毗邻而建,有点类似丽江 古镇的结构特点。村尾有两层围式古建筑风格的龙吟学校,现已荒废,整体建筑依旧完整。绕村而过的小河风景秀丽,原有古桥一座,村人以青石和水泥翻修,依稀 可看出昔日的建筑特点,桥旁有后龙井,传说有鸳鸯一对。
距龙村北方200米左右的小圳头村(原属龙村)是东汉龙平侯熊尚两个儿子中的一脉后裔,熊氏庭院尚保存了30余米的围墙和残缺的大半个园门,门内路旁左右各一个池塘,嘉庆癸酉年间建造的公厅内还保存着鳌鱼等雕刻和几方石碑,从村内古建筑的特点来看,和龙村应同是一个时期所建造,此间还可看到民国四年修缮房屋时添加上去的镇瓦兽。距小圳头村一百米左右路旁的小山坡下,是东汉龙平侯的墓地,原有石狮石羊和石碑一座,墓碑并石兽高九尺、厚八寸,立于汉献帝二十一年。现仅存龟型青石基座,据村民说这只是墓地的入口,墓室并不在此。
山清水秀 空气新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