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吧 关注:15,647贴子:224,234

回复:为大同赤子永远的市长--耿彦波--置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同百姓的情真意切!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94楼2014-04-24 19:15
回复
    继续转发!!!
    耿彦波:大同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煤都闻名于世界,是全国重要的煤炭重化工基地,境内含煤国土面积632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376亿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全国各地输送优质动力煤达23亿多吨,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柱,被誉为“中国煤都”。
      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生态极其脆弱,污染比较严重,我们曾经戴了很长时间的“黑帽子”。有人形容说,“来到大同市府,一天四两土,上午不够下午补”,可以说当时大同市的环境条件是相当恶劣的。  “一天四两土”那样的环境不适宜人类生存,人都不能生存,谈何发展呢?在我看来,环境问题是大同市生存和发展的底线。因为人始终是社会的中心,在以人为本的时代,需要把环境建设好,建设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才有发展的基础。“栽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必须拥有好的环境,才能实现大的发展。想要金山银山,必须先有绿水青山。  因此,大同市确立了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三名一强”的发展战略,提出“打文化牌、走转型路、创特色城、建生态区”的基本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明确划分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记者:大同市曾是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同市是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的?
      耿彦波: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曾经只顾挖煤而忘记了大同市宝贵的文化资源。大同市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以及国家名胜风景区北岳恒山,我们还有其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大同市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同市一直注重打文化牌,坚持以“百年尺度”为规划标准,传承历史文脉。
      2008年,大同市作出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从旧城改造走向古城保护,将3.28平方公里的古城全部划为保护对象,并将保护范围扩大到4.8平方公里,叫停了60多个开发改造项目,把该区域内对古城风貌造成严重破坏的多层建筑全部列入拆除范围,目前拆除面积已达800万平方米。  借鉴城市设计专家梁思成当年保护“北京古城”的方案,大同市确立了“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的城市发展思路,以御河为轴线,御西保护完整的古城,御东建设现代化的新区,从两相对立走向两全其美。一个城市蕴含两种景观,一种是现代的,一种是传统的,以此构成大同市城市文化的张力和特色,实现双城并美。  在古城内,大同市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大力实施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从文物“造假”走向修旧如旧,对北魏、辽金时期遗留下来的华严寺、善化寺等20多个重点文化遗存进行整体性保护修复。目前大同市东、南、北城墙已经完成修复,西城墙正在加紧修复,最迟到明年,总长度7.2公里的城墙将合拢。  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同市始终将生态绿化、环境改善贯穿其中,在东城墙外侧建设了40万平米的绿带公园,南城墙、北城墙、西城墙绿带公园建设即将启动,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进行了大面积的绿化。在御东新区规划建设的44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面积达15平方公里,“生态城市,我们的家园”这一理念贯穿在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付诸实践。
      大同市还划定了涵盖市区及周边区域的面积达89平方公里的禁燃区,对禁燃区内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污染等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我们建立了以大同市区为核心、市区周边区域为卫星区的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对禁燃区内燃煤锅炉进行分类处置,实行集中供热,或更换使用气、电、生物质等清洁燃料。经过整治,大同市的环境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中由倒数第三名上升到正数第三十名。


    597楼2014-04-24 19:20
    回复
      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是关乎生命价值的重大问题。一是读什么书。要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要读书,多读书。要多读经典,少读流行。二是走什么路。要真正成就事业要走什么路呢?叫“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凡是成就事业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三是做什么人。做有所作为的人,做勤奋一世的人,做创造人生的人,做胸怀远大的人。四是干什么事。要跟伟大的人一起干事才能创造伟大,坚定志向,修养品格,提升能力,把握机遇。现在是干事的时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是一个创造业绩、人才辈出的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的参与,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接续。人才兴国,人才当家,这是希望所在。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定要把握好机遇,不辜负时代的期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的四种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12年12月31日。
      燕居田园静听蛙声一片动情于山水之间也淡泊方是人生根本; 财取天下拓开长路万里报国尽匹夫之责耳富贵不过身外浮云。 ——山西晋中常家庄园超然阁楹联。 三千年风雷激荡王朝兴废都在胸中无非兴也由勤废也奢; 九万里云水翻腾英雄成败尽收眼底不过成者为王败者寇。——山西大同市和阳门城楼对联。


      598楼2014-04-24 19:21
      回复
        好文必须转!!
        转大同原平人的诗------献给耿公!
        你的手,指向前方的手,象路标,象魔棒,象经典的雕塑……
        你的手,一个前行的方向。
        你的脚,永不停息的脚,象尺子,象画笔,象耕作的犁……
        你的脚,一条成功的大道。
        你的眼睛,眉头紧锁的眼睛,象利剑,象闪电,象夜里的星……
        你的眼睛,一首温暖心灵的歌。
        你的思想,伟大的思想,象火炬,象明灯,象春天的风……
        你的思想,一个民族腾飞的翅膀。
        ---------------------你已是大同的丰碑!百姓的魂!!!


        600楼2014-04-24 20:30
        回复
          真正的记者、真实的话语!
          《人民日报》:民众的态度,是对领导干部的重要评价,也是对地方工作的期待。一个领导干部,一任地方官员,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感受最直接。在很大程度上,联名留市长的背后也有着自身利益的考量——“民心工程”开工了,换一拨领导,是否还能全力保障、加速推进?房屋被征收,主事者调任,是否还能得到妥善安置、确保回迁?有这种“不确定性”的忧虑,才引发了集体性的“情感爆发”。
            《齐鲁晚报》:眼下,全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大面积换届、调动,如果山西省组织部门能够多听听大同市民的声音,给这一电视剧般的情节一个大圆满结局,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大同市民看到政策延续的希望,更在于让民众真正看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可期。
            《东方早报》:耿彦波的成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成功。这个成功,既能证明一个有能力和胸怀去做事的官员,能制造出怎样的奇迹,也能证明人们对官员的认可标准是何其“实用”,还能证明掌权者在中国有多么宽松的行动条件。
            《羊城晚报》:“新官理旧账”如果单单靠政府的承诺,是比较脆弱的。只有人大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才能使“新官理旧账”形成规范可靠的制度,才能避免地方主政官员变动导致“人走政息”,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601楼2014-04-24 20:33
          回复
            在偌大的中国,13亿国人中,能真正称的起、架得住这四个字的,实有很多;但我眼前--------------耿公第一!!


            602楼2014-04-24 20:39
            回复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分别时
              两行泪水满脸洒 留下真心一片情
              一泪牵出百万泪 泪水都是出于情
              情至深处无法控 图片相望唤耿公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04楼2014-04-24 20:51
              回复

                ”向人民汇报 请人民评议“ 敢于亮剑的干部!!


                605楼2014-04-25 16:22
                回复
                  这就是人气!!!这就是感召力!!!这就是百姓的魂!!!
                  三晋都市报讯(记者 李娟)近日,因太原市长耿彦波邀请市民去圪沟赏樱花,引起众人赏樱热潮。太原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近日迎来客流井喷,并一度造成交通拥堵。在此情况下,全体执勤民警克服天气等不利因素,为游客“保驾护航”。
                    4月19日至20日,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迎来了开园以来首个周末高峰。据统计,前往该公园观赏樱花的游客达17万人次,各类机动车辆2万余辆次。由于人多车多,不少自驾游的市民不得不把车停到远处,甚至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为做好活动安保工作,万柏林分局全体执勤民警克服天气时而阴雨低温、时而烈日炎炎等不利条件,放弃休息,连续奋战,全力做好交通疏导、现场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处置等各项工作。
                  4月21日傍晚时分,圪僚沟内突下大雨,游园群众被突然而至的大雨淋得措手不及,大家急匆匆从景点返回市区。有满头白发的老人,还有尚在襁褓的婴儿,有些游人在泥湿的路面不慎摔倒。为避免群众因避雨匆忙返程时情绪慌乱,引起现场秩序混乱导致滑倒、踩踏等意外的发生,所有执勤民警迅速集结。一方面,调动外围警力和执勤车辆,赶往景点内疏散人群,有序引导群众先行到达景区办公室,等待下一步的安置;另一方面,立即与辖区最近的生态园和驻地单位联系,争取腾出几处就近、较大的避雨处所,妥善安置游人,缓解现场压力。经紧急联系,在景区附近西山百合生态园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为群众开辟了紧急避雨场所。同时,执勤民警和景区工作人员已稳妥地先运送老人、孩子下山,再转送其他游人。执勤民警在将老人和孩子安全转送到目的地后,顾不上喝一口水,又迅速返回景区转送、疏散其他群众。


                  606楼2014-04-25 16:29
                  回复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脚步!


                    608楼2014-04-26 10:38
                    回复
                      把工作写在大地上!


                      611楼2014-04-26 10:43
                      回复
                        谁是领导?


                        614楼2014-04-26 10:48
                        回复
                          江南地区学彦波!


                          615楼2014-04-26 10:49
                          回复


                            监工!


                            616楼2014-04-26 10:52
                            回复
                              急!



                              617楼2014-04-26 10: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