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本村土生土长的一位80后,出生在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我爱我的村子爱我们的每个村民,这里有我难忘的童年,有我最快乐的回忆 !希望大家喜欢的可以转载,推广一下我村的历史!
年龄大了,对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前面记过后面就忘了。董家岭这个村名就是这样的。出发前,一直想着董家岭这个地方,在地图上查过,也大致知道董家岭的方位,但到了灵石的王禹村,准备去董家岭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是什么地方了,真是郁闷。好歹在同行者的启发下又想起来了。
王禹村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们,董家岭就是他的老娘家,小时候经常去,近几年不去了,但如何走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我们顺着老人指引的路出了王禹村,快到赵家沟时便离开了柏油公路,走上一个小路。此时,一位农民告诉我们一直向前走,见了柏油路就不要走,一直走土路。好不容易到了罗汉村,全村很少见到人,看见一位中年人,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原来这是一个精神病人。
走出罗汉村,一直沿着坑坑洼洼、奇石满地的路向前走着,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子,也看不见一个人,很令人恐惧。黄土沟里的山桃已经开了,点缀得黄土地一片生机。虽然想下车拍拍山桃,但对于处在一个不知何地的我来说,实在没有心情拍摄,恐怕也拍不好这些山桃花。路旁的山沟里或对面的山上座落着几个村子,但又不敢肯定那就是董家岭,如果判断失误,那就会走好十几里地的冤枉路的。好在天不负我,我们转过一个山坳,猛然看见了一个村庄,有庙宇,有古树,有古屋,心里一阵狂喜:那就是董家岭。
董家岭村位于灵石县南关镇以西,距灵石县城20公里,深藏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中。至今没有柏油路与外界相通,到董家岭只有坑洼不平的土石路。
我们站在村南的黄土坡上看着董家岭,董家岭依山而建,气势庞大,远远望去像一层层的高楼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我们开着车沿着窄窄的小路,从刚刚修复的东庙前驶过,爬上一个长长的坡,便来到了村中。这里有一棵大槐树,因为有九个枝头,所以村里人叫九头槐,九头槐很粗很高,有四五个大人才能抱住,远远看去像一条龙缠着一颗树。
我们随意走进古槐旁的一户人家,一位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老人的脸上布满了苍桑,象古老的村庄写满了历史。儿子在院子里收拾家什。我们走进院子儿子很警惕,当了解我们是旅游时,便笑笑说:看吧,看吧。老人虽然说话困难,但指指划划,帮着儿子给我们介绍董家岭的历史。
董家岭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经数代多次增修扩建才成现在规模。全村现有600余人,面积达12700平方米。历史上董家岭村有赵姓三大家族五个堂口,分别是永和堂、爱里堂、崇德堂、和忠堂、明善唐。历经300余年沧桑,以永和堂为代表的赵氏家族已发展成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成为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的独特阶层。此时在人口繁衍与经商发展的同时,逐渐步入读书入仕的道路,注重尊崇诗书,仕宦之路风兴,从而历代文人辈出,高深、煌丽的宅院便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在兴建宅院的同时他们考虑到村庄地处偏僻之处所带来的交通不利等因素,尽量追求功能完备,配套齐全,应用而生了当铺院、油坊院、粮店院、学堂、银楼院等基础设施。
告别老人一家,我们顺小土路蜿蜓而上,走一层看一层,走一院看一院,虽然院落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四合院,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没有两家是相同的。今天我们透过这些高深的宅院,寻觅于廊柱之间,先人们曾有过的辉煌仍依稀可辨。走到山顶,放眼四望,整个村庄底收眼底,此时,对董家岭才有了整体感受。整个村庄呈扇形状布局。依山就势,顺坡而上,阶梯式上下九层分布于凹形山坡上,前以峭壁为屏,后以峻岭为靠,下以河水为险,底以磐石为基,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十分质朴雄浑。整个村庄以村中大槐树和村对面峻岭上文笔塔为轴线向心式分布,以巷道为纽带,立体交叠,明暗互通,巷道收放有序,曲折变化,穿插于立体交错的衬窑之间,从而形成了可居、可匿、可防、可退的多功能、节地节能的山地建筑形态,将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走着看着,看着走着。突然,一名红脸大汉将我们拦住,我们心中一阵紧张,不知所措。大汉看见我们的窘迫相哈哈大笑,更令我们紧张。大汉的妻子跟着他走出来,详细询问了我们的来历后,便介绍了他的丈夫。
大汉是董家岭人,在汾西矿业集团工作,这次回家是为祖先烧纸上坟。回到家中心里高兴,中午多饮了几杯,但对我们外地来的人却很友好,特别是对能宣传董家岭的游人,更是敬如上宾。借着酒劲,他带着几份亲热,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董家岭。
他指着大槐树旁的土涯说:过去,那里都是村墙,将整个村子围起来,可惜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都拆了,包括村头的庙。我们顺着他的手看去,在村外东头有一个刚刚修复的庙宇,座落在土涯上,与村子相连,就象一个长龙,庙宇就是龙头。大汉说道:传说大宋时期杨六郎曾经在寺庙里救出过当朝的八贤王,杀掉喇嘛,烧毁庙宇。村里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立碑留了给后人。现在遗址和六郎的拄马柱还在,只可惜记载这位英雄的碑己随着年代的推移己不知去向。听老人说河南豫剧中还有杨六郎大闹董家岭的片段。2004年本村对东庙进行了修复,让这座往日的庙宇从起香火。
我们顺着小街巷而下,在村中大槐树上面看见一个已经废弃不用的池溏,一位老人告诉我们,这个池溏过去是全村的救命溏,下雨时将池溏注满水,雨后供村民们洗衣等,但随着周围小煤窑的开挖、天气气候的变化,现在老天爷也不下雨了,池溏也没有水的来源了,慢慢就废弃了。我们看着池溏中的垃圾,想到当年的清水,无不感到可惜,也为他们的生存环境而担忧。
告别董家岭,驱车向山外驶去,还是象来时那样的山路,曲折陡立,坎坷不平,碎石满地。半个小时,才行驶不足6公里,走上南关镇旁的108国道。
历史的董家岭是辉煌的,今日的董家岭是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