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吧 关注:573贴子:6,253
  • 33回复贴,共1

两位“瑞典巨人”的合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秋天奏鸣曲——两位“瑞典巨人”的合作
电影原名:Höstsonaten

中文片名:秋天奏鸣曲
别名:秋日奏鸣曲;秋光奏鸣曲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摄影:斯文·尼夫基斯特
剪辑:Sylvia Ingemarsson
艺术指导:Anna Asp
服装设计:Inger Pehrsson
影片类型:家庭 / 剧情
片长:99 min / UK:92 min
国家/地区:法国 瑞典 西德
对白语言:英语 瑞典语
色彩:彩色
演员表
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 .....Charlotte Andergast
莉芙·厄尔曼 Liv Ullmann .....Eva
莱娜·尼曼 Lena Nyman .....Helena
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 Gunnar Björnstrand .....Paul
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Josef
剧情介绍

秋日奏鸣曲这部情节激荡的人情片讲述了一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
夏洛特(英格丽·褒曼饰)是杰出的乐团钢琴演奏员。
她的女儿伊娃(利夫·乌尔曼饰)是一个农村社区的教区牧师的妻子。
七年来,夏洛特第一次来看望女儿。
母女都试着友好相处,却无法克服两人之间深深的感情鸿沟。
伊娃怨恨母亲在童年时没有给与自己足够的爱护,觉得夏洛特更关心自己的事业和另一个女儿海琳(莱娜·尼曼饰),因为海琳高度残疾,只能发不清晰的音来与人交流。
而夏洛特因为海琳和伊娃住在一起,最近丈夫的去世又使自己经受了极度的打击,感到十分不快。
幕后制作
褒曼的最后一部正式电影,表现出人物的种种内心波澜。
影片的主题在崇尚心理治疗的西方很常见,即子女把自己的问题一股脑儿投射到父母身上。在本片中,女儿人到中年,任劳任怨,生活在偏远的乡下,照顾患病的家人;而母亲却周游世界,沉溺于名利双收、鲜花簇拥的光环中。两者矛盾的爆发颇符合心理分析的原则,全片有浓厚的话剧味道。
花絮
英格玛·伯格曼由于涉嫌逃税被起诉,从瑞典驱逐出镜,影片是在挪威拍摄的。
英格丽·褒曼最后一部出现在大荧幕上的作品。
当英格丽·褒曼表演钢琴家夏洛特的时候,我们看到和听见正在表演的这个人实际上是英格玛·伯格曼的前妻卡比·拉立特。她是一个著名的音乐会钢琴家,还担任了英格丽在弹奏时候的身体模特。


1楼2013-05-10 20:56回复


    2楼2013-05-10 20:57
    回复


      4楼2013-05-10 20:58
      回复


        5楼2013-05-10 20:59
        回复


          6楼2013-05-10 21:00
          回复


            7楼2013-05-10 21:01
            收起回复
              呼叫@短巴赞,呼叫 @思慕北方的狼
              女神出没,女神出没,赶快支援,把女神留住,甚至不惜使用绑架,扣押等拙劣手段,哈哈!
              热烈欢迎女神的到来,我估计巴赞会高兴到昏厥的!


              8楼2013-05-10 21:09
              回复
                欢迎飞沙姐仙降敝吧!
                好多3和思慕之后,
                是秦岭嘉午台爬山归来之后(根本还没有洗澡),
                对小说史一番研读后的我!
                飞沙姐特选了这部《秋日奏鸣曲》来。
                的确,
                本片是伯格曼艺术拍摄上一次内外交困。
                如姐所说,这“两个巨人”之间的合作,
                那是驾驭和被驾驭的问题。
                习惯了“好莱坞明星制度”的英格丽褒曼,
                艺术电影、舞台剧“作者电影”理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表达的伯格曼。
                这一合作简直是勉勉强强度过的。
                再有,就是伯格曼偷税的指控。
                清高的伯格曼因此离开了瑞典,多年没有回国。
                《秋日奏鸣曲》在任何挑剔的或者一般的欣赏者眼中都是一部伯格曼式的家庭悲剧。
                但是也是伯格曼承认的唯一一部重复了自己一贯主题的电影。
                重复自己,对于伯格曼自己,是不能容忍的——
                实际严肃来说,他根本没有逃避掉某种至关重要的重复。晚期长达5小时四幕结构的《芬妮与亚历山大》更是一生所有重大主题的大综合和大提炼。这是一次重磅的回答——对自己一生所坚守的那些悲观主义求索的终极(自问)自答。
                其实《秋日奏鸣曲》绝没有伯格曼担心的那么糟糕。
                杰作。典范。伯格曼室内剧、家庭关系质疑、批判的代表作之一。
                没有人声称这是一部二流影片。
                它的高度,在艺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被确立。
                迄今是电影学院课堂人物心理塑造与镜头语言的经典实例。
                飞沙姐,本吧不限制话题的。
                各种琐碎纷杂的生活牢骚,或者生命难见的一刻巅峰体验。
                都可以在这里抒发传递!
                本吧的耳朵们专等你的脚步声,以及那神似邓丽君的天籁之音。


                10楼2013-05-11 22:35
                收起回复
                  《秋天奏鸣曲》结尾部分的伊娃表白,我想是伯格曼创造这部作品的真实意图。
                  伯格曼并非热衷于揭示母女间的误解或怨恨,而是认为尽管矛盾如此尖锐和无法回避,他依然相信爱可以让她们有一天重归和好。
                  宽容是爱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与基督教的教义不谋而合。
                  伯格曼通过电影故事来涉及《圣经》里的某些主题,让观众去回味。这是一种含蓄的艺术美感。


                  11楼2013-05-18 12:58
                  收起回复
                    飞沙光临本吧留文 是巴赞无上荣耀啊 @短巴赞


                    12楼2013-08-03 1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