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介绍:
Angela
Hewitt安吉拉.休伊特三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在多伦多皇家音乐会堂首次登台演奏。同时她也学习小提琴、直笛、声乐以及古典芭蕾,但是对钢琴的狂热兴趣使她最终选择了这项乐器。也许正是因为古典芭蕾带来的“童子功”效应,安吉拉进行演奏时,因其协调的身体动作,适当的肢体语言,常被赞誉为美感、灵感和优雅的化身。伯纳德·霍兰在2007年2月的《纽约时报》上如是评价安吉拉·休伊特:“安吉拉·休伊特的演出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与“交流”一词分不开。很多钢琴表演者的演奏像是机械地转化,由他们心中的那个钢琴家决定演奏什么,然后发送指令,通过演奏者的身体和手指将指令传送到键盘上,然后再进入听众的耳朵。过程决定结果。只有少数优秀的钢琴家可以使作品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同时通过指尖表达出来,安吉拉·休伊特就是一位这样的优秀钢琴家。要实现这一跨越,需要一种超常的精神力量。优秀的音乐家犹如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壮的肌肉,更要有持续的强大意志力。使每个音乐瞬间都充满激情的全情投入,可能很多演奏者在十分钟之内就会筋疲力尽,然而安吉拉·休伊特做却做到了。”巴赫钢琴女王 决定巴赫演奏未来风格
安吉拉·休伊特被认为是继“钢琴怪杰”古尔德和演奏巴赫“最崇高的女祭司”杜蕾克之后,诠释巴赫作品最杰出的当代钢琴家之一。身获多项巴赫大奖的安吉拉·休伊特崛起于一九八五年多伦多国际巴赫钢琴大赛,这份殊荣让她灌录了一张巴赫钢琴作品录音,成为该年度最畅销的巴赫专辑。她的钢琴技艺因此让人们在古尔德之后,再度相信加拿大是现代巴赫钢琴家们的产地。音乐之父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键盘作品包罗万象,由于其挥之不去的神学意味和严谨的结构、复杂的线条,几百年来几乎对于每个钢琴家而言都是一座有待征服的高山。同一个音乐家演奏的贝多芬、拉威尔甚至李斯特的(主要)钢琴作品全集在浩瀚的唱片世界里面已经不罕见,但是巴赫的钢琴作品全集却仍然屈指可数。要在这样一个众目睽睽的巴赫键盘世界里创造出个性化而具有高度认可的风格可谓难之又难。但是安吉拉做到了,她耗费11年精心录制巴赫(主要)钢琴作品全集,以一个优雅女性和芭蕾舞者的特有角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吉拉的风格更加细腻、明亮,对音乐的处理独特、细致而富有律动。她的演奏听上去既是任性的又是克制的,既带点孩子气又成熟得可怕,既传递出一种工整对称的巴洛克美感,又是嬉戏的,无比快乐的,令人心醉神迷的。这一风格让安吉拉始终走在了巴赫音乐的前沿,引领着巴赫音乐的新风尚。安吉拉·休伊特曾于2003年9月在威格莫尔音乐厅举行过一场独奏会,对于这场演出,保罗·戴弗对《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如是描述:“那是一次美妙的音乐体验。这位来自加拿大的钢琴家那天的演奏十分迷人,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更确切的说,在她的音乐中,我感觉自己飘起来了。我认为她是一位非常全面的演奏者,她的手指使每一个音符都那么生动而有新意,她的乐思如此精致而细腻。不仅如此,她所传达的那种精神庄重又不失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