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绸都网吧 关注:237贴子:15,373
  • 5回复贴,共1

不可迷信的解酒食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流言: 【解酒妙招】蜂蜜水——蜂蜜成份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没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此外,还有各式说法:西红柿汁——酒后头晕。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酸奶——酒后烦躁。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真相: 最近几天,谣言粉碎机见识了各种劝酒、醉酒,也听到许多解酒妙招,其中出镜频率最高的就数蜂蜜水了。在网上一搜索,蜂蜜水占据了解酒界的半壁江山,此外林林种种的说法也是很多。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方法真的能有效解酒吗?


1楼2013-05-09 09:21回复
    如今,果糖影响酒精代谢的机理依然没有完全弄清楚。目前认为它主要是干扰了酒精代谢的第一步——乙醇脱氢酶的作用。酒精在人体中首先会被代谢产生乙醛。如果饮酒过量或者是代谢受阻,乙醛会在体内堆积起来,导致种种醉酒症状——头痛、头晕、烦躁、心悸……在随后的分解过程中,乙醛会被进一步代谢为乙酸。上述症状就能得到缓解。如果摄入的酒精过量,来不及代谢,酒精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可能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严重的时候往往需要送医处理。此外,酒精也会造成人体脱水。这会加剧醉酒带来的痛苦。所以,即使果糖真的降低了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也仅仅是缓解了乙醇对中枢系统的急性伤害,对危害更大的乙醛则完全无能为力。
    尝试用果糖来解酒,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果糖的使用量远远超过我们日常食用的水平。按照实验标准,如果你摄入10毫升酒精,就要同时服用31克果糖。即使按照前述“饮用1克酒精补充1克果糖”的比例,考虑到一般成人醉酒的量大概是75-80毫升酒精,你也需要服用60多克果糖才足以产生“解酒”效果。实际上,通过口服来摄入如此大剂量的果糖难度很大。而相关的研究大多是采用注射的方法。为了解酒,强迫自己服用大量的果糖,也很难保证效果会理想。因为大剂量的果糖可不是想吸收就能吸收的。研究发现,人体吸收果糖的能力相比葡萄糖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一次能吸收果糖的量的差别也很大,一般在5-50克。过量的果糖不会被吸收。它们会聚积在大肠里供细菌代谢,而产生的气体则会造成腹胀、腹痛。此外,由于渗透压的关系,大肠里的果糖还会使得消化道的水份析出,造成渗透性腹泻——蜂蜜润肠通便的说法或许就与此有关。对于部分有果糖吸收障碍综合征的人来说(在西方国家比例高达30%,我国没有找到相关数据),能被吸收的果糖量更小,未被吸收的果糖造成的不适也就更加明显。所以,在谣言粉碎机看来,喝蜂蜜水的作用更多的来自于其中的水能改善身体的脱水状况。
    当然,如果你觉得“只有少量果糖,也比没有的好”,那也用不着迷信蜂蜜。果糖是广泛存在于食物中的一种单糖成分。其实许多蔬菜和水果里都含有果糖,以果糖单糖和蔗糖二糖(一个果糖加一个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其中含量比较高的常见水果有苹果、香蕉、葡萄、梨。蔬菜里的红椒、洋葱,果糖含量也不小。


    3楼2013-05-09 09:22
    回复
      2025-07-28 12:51: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解酒什么的都是浮云,主要是怎么让你不那么难受?
      其实,很多用来解酒的方法并没有解酒的功效,只是针对部分症状,使用以后人觉得舒服了些,好像起到了解酒的作用。但实际上酒精该在那儿还在那儿,该怎么作用还是怎么作用。
      为了您的健康,谣言粉碎机希望大家对酒还是浅尝辄止的好。如果您实在管不住自己,或者已经喝多了,且先不想对健康危害那码事,怎么解决眼前的这股难受劲呢?
      依据酒精在体内的这些恶行,可以看出,要想摆脱这些罪,有两条途径:1、加快代谢;2、解决脱水问题。对于第一个途径,依据前面的分析,果糖的作用并没有期望的好。此外,谣言粉碎机也没有发现其他的方法可以立竿见影的改善这个问题;第二个途径主要靠大量喝水了。脱水同时也会使你体内的电解质缺失,所以有些解酒的方法会提示你在水和饮料里加上食盐。但其实,仅仅补充食盐是不够的,体内缺失的不仅仅是钠离子。还有更重要的钾和镁,它们的补充还是要靠各种食物。


      4楼2013-05-09 09:22
      回复


        6楼2013-05-09 09:25
        回复


          7楼2013-05-09 13:00
          回复


            8楼2013-05-09 1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