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雪如尘吧 关注:8贴子:975
  • 25回复贴,共1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仙;中士修之,南宫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1楼2013-05-08 17:20回复
    出来了!


    IP属地:浙江2楼2013-05-08 17:25
    收起回复
      坐等白话文


      IP属地:浙江3楼2013-05-08 17:39
      收起回复
        我发觉此经通篇在讲“炼神还虚”那么,有没有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呀?


        IP属地:浙江4楼2013-05-17 13:19
        回复
          我不太赞同你一部分的解释,但我无法参悟全篇经文,以下是我对此经的一些理解。
          老君说:“道”大到没有形象,却生成了天地;“道”没有情感,所以顺任日月自然运行;没有称呼可代表“道”,生长的世间万物都包含其中。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给它起个名叫“道”。这个“道”,清、浊、动、静都属于它;天具有清与动的特质,地具有浊于静的特质;男具有清与动的特质,女具有浊与静的特质(从‘天动地静’到‘男动女静’,我未能参悟其中玄机,我认为老子所言是比较深刻的,科学并不能解释其中道理,正如西医的解剖学无法解剖中医里的经络一样。)离开“道”的本源,趋于“道”的边缘,就生成了品物万象。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根基。人能经常保持清净,自然天地人三才合一。


          IP属地:浙江6楼2013-05-22 16:12
          回复
            人的元神喜爱清宁,但会被心绪扰乱;人的心灵喜爱安静,但会被思绪牵引。所以,能常排除杂念,心就自然平静,能常静下心,元神就自然清宁。清净之中本就不着万物,六欲三毒自然就没有了。所以,做不到的人,是心没静,杂念没排除。能排除杂念的人,观察内心“圣人恒无心”,观察形象“众象非象”,观察外物“看山非山”(好吧,我把它认为是气功的中级阶段,炼神还虚)三者中体悟到的,是空;看空还是空,空到无所不空;无所不空就是无,无就是虚空;既然无就是虚空,一切都虚无寂静;虚无寂静到只剩虚无寂静了,哪里还能生出欲念?既然生不出欲念,就是真正的入静。接受事物的本质,接受自己的本性;“明心见性”只是平常,如此就可以常保清净。做到这种清净,渐渐就修入真道之中;既然修入真道之中,就叫得道,这虽然叫得道,其实只是与虚空同体;以此道度化苍生,才是真正的得道;可以参悟到的人,就可以传播神圣的“道”


            IP属地:浙江7楼2013-05-22 16:20
            回复
              老君说:上士不争强好胜,下士争强好胜;上德之人不知道自己所为是“德”,下德之人,执着于德。执着做道德事的人,还不明白什么是道德。众生之所以不明白真道,是因为有虚妄心。既然有虚妄心,就惊扰了清净的心神;惊扰清净的心神,就着相烦杂的万物;着相烦杂的万物,就容易起贪念;起了贪念,就有烦恼;妄心贪念带来的烦恼,害苦了身心;屈辱本来只是幻象,如今又感受到它了,意识流浪在生死的幻象里,身心沉浸在苦海的幻象里,如果永远置身其中就永远丧失了真道。永恒的“真道”,能参悟的人就会拥有,参悟永恒的“真道”的人,只是经常保清净。


              IP属地:浙江8楼2013-05-22 16:30
              收起回复